栀果栽培技术.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7213282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栀果栽培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栀果栽培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栀果栽培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栀果栽培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栀果栽培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栀果栽培技术.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栀果栽培技术栀果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能。外用治跌打扭伤、挫伤,有消肿止痛之效。栀果也是提取食用黄色素的重要原料,栀果黄色素是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耐光耐热、无异味无沉淀,安全性高的天然食品色素和天然染料。当前作加工用的需求量很大,致使价格坚挺稳健。主产于湖南、湖北、江西、四川、浙江、福建等省。(一)形态特征栀子为常绿灌木,高可达2米,通常高1米左右。叶对生或3叶轮生,草质光亮,长椭圆形或倒卵形,全缘,叶柄短;托叶鞘状,膜质。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芳香。花瓣裂片螺旋排列,花开时呈高脚碟状,5-6裂

2、,初为白色,后变为乳黄色,萼筒倒圆锥形,有棱,裂片线形。果卵形,黄色,有翅状纵棱5-8条,种子多数。花期5-7月,果期8-11月。(二)生长习性栀子适应光照充足、温暖湿润、土层深厚肥沃的生长条件。在-5以上,均能安全越冬,20-25最为适宜。30以上生长缓慢。3月下旬叶腋间开始萌发新枝,一部分老叶也在此时脱落,一年内于春、夏、秋有三个明显的抽梢阶段,花谢后有一落花落果过程出现。种子容易萌发,发芽适温为25-30,发芽率可达95%以上,种子寿命为1-2年。(三)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 育苗地应选择东南向的山脚处或半阳的丘陵地为好,土壤以疏松肥沃、透水通气良好的砂壤土为宜,播前深翻土地,耙细整平,

3、作宽1-1.2米、高20厘米左右的苗床。定植地宜选坐北朝南或东南向,大水体附近最好。需选耕作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灌方便的冲积壤土、棕壤土和砾质土栽培。重黏土和重盐碱土不宜种植。选地后宜冬前深翻,使其冻垡。2、繁殖方式 可用种子、扦插和分株三种方法繁殖。种子繁殖的苗木数量大,成株后生长势强,病虫害少;扦插、分株法是营养繁殖,种性易保持,成苗快,投产早;近来也有用嫁接繁殖的。(1)种子繁殖 春、秋二季均可播种,以春播为佳。春播多在2月下旬至3月初,秋播在9月下旬至10月。将选择好的栀子果实剪破,取出种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捞出下沉的充实种子,晾至半干即可播种。播前苗床先泼施人粪尿作为基肥

4、,整平后按行距25厘米开深2厘米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覆1-2厘米厚的草木灰与磷肥拦和的营养土,稍镇压,再盖一薄层稻草,以保持土壤湿润,每亩用种2-3千克。幼苗出土后,揭去覆盖物,经常保持苗床湿润,及时除去杂草,追肥2-3次,分期分批匀苗,最后保持株距在1015厘米,必要时适当培土。(2)扦插繁殖 一般于2月下旬至4月之间,或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行,选择优良健壮、生长2-3年的枝条,剪成18-20厘米的插条,在高畦上按行距20-30厘米、株距约10厘米扦插。扦插时枝条应稍微倾斜在苗床上,入土约2/3,上端留1个芽节露在土面。插后经常浇水,保持床木湿润。(3)分株繁殖 于春季或秋季,选择优良

5、健壮的株系,刨开表土,将幼株从母株相连处分挖出来,然后单独栽植施浇稀粪水,促其成活。现采用单杆定植,此方法已不多用。3、田间管理(1)定植 34月定植壮苗(单株定植),一般株行距11.52米,亩栽200-300株。成林前行间可种花生、绿肥或药材。(2)中耕除草 定植后特别加强中耕除草,每年保持2次以上,中耕除草宜浅,冬季结合根际培土进行防冻保湿。(3)整形修剪 通常采用主干三分枝自然圆头形的整形方法,栽植后1年就应修剪株芽,将主干30厘米左右以下的芽全部抹去,确保树形小乔木化。夏季对夏梢摘心,无果枝轻度修剪。冬季剪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整理树形。培养成多头式内空外圆层次分明的树冠。(4)追

6、肥 春梢肥,在3月底4月初,每亩施尿素3-4千克为开花奠定营养基础。壮果肥,在花谢后的6月下旬,每亩深施复合肥4-6千克,此次忌施氮肥,以防止夏梢过量抽发,导致结果部位迅速上移。花芽分化肥,立秋前后施用,亩施尿素6-7千克配合粪尿水200千克,兑磷酸二氢钾5千克,穴施,施好这次肥是来年增产的关键。基肥,也叫腊肥,采果后到冬前施用,亩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加拌30-35公斤磷肥。4、病虫害防治(1)褐斑病、溃疡病 为常见的叶、果病害。防治方法: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65%代森锌800倍液于5月下旬发病前和8月上旬分别喷药,每隔15天1次,连续2-3次。(2)绿灰蝶、咖啡透翅天

7、蛾 从5月上旬至12月均有危害。防治方法:重点在5月下旬开花盛期和7月上旬幼果期,可用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脂2000倍液喷施,现倡导使用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2000倍液、强敌312(500倍液)等。(3)龟蜡蚧 局部地方危害较重,6-7月若虫大量出现时栖居于叶片、枝梢上吸食为害。于6-7月间,第一代卵孵化盛期用药,可用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速扑杀乳油1000倍液,常规喷雾,重点是树冠膛、叶片反面。(四)留种技术用种子繁殖的定植后3-4年可开花结果,扦插繁殖的2-3年开始结果。现多采用育苗期圃内整形,大苗带土定植后,1-2年可开花结果投产。留种时应选生

8、长势强、进入旺盛结果年龄、无病虫害的植株作留种母株,注意疏花疏果,加强田间管理。果实成熟时,选择果大饱满、色红、皮薄、无病虫为害的果实,晒至半干,剥开果实,取出种子,放水中揉搓,收集下沉于水底的饱满种子,于通风处晾干,装入布袋挂藏。(长阳科协 向一兵)木瓜研究所筹建运作草案指导思想 以科技创新为己任,服务三农为宗旨,发展经济为目的。发展目标 科研做响,产业做大,产研双盈。对栽培、育种研究;木瓜药用、保健价值的应用研究。机构设置 研究所在产地设试验基地,在加工企业设实验室,由科技局统筹协调科研与生产单位、加工企业之间的关系,统一调配人员。在确保研究项目顺利实施,科研活动能正常开展,任务能完成的前提下,由2-3个常设人员组建成较为松散的研究机构。场地安排 在产地需有5-10亩的试验地,可纳入GAP基地建设中;在加工地需有加工测试实验室,可由加工企业提供。经费来源 先应注入一定启动资金或申请项目款,正常运转后,再考虑科研与经济效益双盈发展,最终力争达到以产养研的良性循环。业务计划一、栽培研究1、有关木瓜生物学习性的基础研究2、木瓜无公害栽培到有机栽培的研究3、木瓜园立体高效栽培研究二、育种研究育种目标按药用和食用两个方向进行三、加工研究1、资丘木瓜各成份的准确含量及潜在价值研究2、加工工艺、综合利用研究3、新产品开发研究四、成果研究整理编撰资丘木瓜一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