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23学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7211357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23学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23学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23学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23学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23学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23学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23学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89 B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甲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有机物2美国科学家卡尔克利特在

2、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有关“氮5”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5”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B每个N5分子由5个氮原子构成C“氮5”是一种化合物D真空条件下“氮5”是一种气体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Ca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B盐酸硫酸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CCu(NO3)2溶液AgNO3溶液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Ca(OH)2CaCO3加过量稀硝酸,过滤AABBCCDD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

3、是( )A氧气B水C硫酸D氯化钾5补充一定量的粗粮有益于身体健康。下列粗粮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玉米B黄豆C紫薯D荞麦6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C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7现有下列方法:蒸发、用石蕊试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用硝酸银溶液、导电性实验,其中可用于区别食盐水和蒸馏水是ABCD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a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采

4、用升高温度的方法Ct3时,a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D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ba=c9芒果中含有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芒果苷具有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并具有抗糖尿病、抗病毒等活性。下列关于芒果苷的说法正确的是()A芒果苷不属于有机化合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422gC芒果苷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D每个芒果苷由48个原子构成10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AFeBZnCNaDC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

5、个 微粒(选填序号)ABC(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同学对若干块矿石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序号加入稀盐酸质量(g)剩余固体质量(g)第1次105.5第2次10m第3次101.2第4次101.2(1)8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_克?(2)如表中m的数值应为_?(3)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

6、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制碱原理为:_、_,用_的方法可以把NaHCO3晶体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在制取NaHCO3时,先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NH3,再通入足量的CO2的目的是_14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约为)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取水,加入硝酸钾,搅拌,恢复至 全部溶解,得溶液再加 硝酸钾,搅拌,恢复至恰好饱和,得溶液再加硝酸钾,搅拌,恢复至得溶液加热全部溶解,得溶液冷却至析出晶体,得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为_;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A B C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杨

7、敏在实验室进行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采用酒精灯加热(图A)与书本实验(图B)现象相同,发现在得到的黑色粉末中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杨敏就图A实验中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铁粉及铁的几种常见氧化物的颜色及部分性质。物质铁粉Fe2O3Fe3O4FeO颜色黑色红棕色黑色黑色能否被磁铁吸引能不能能不能实验室酒精灯的温度为400500,酒精喷灯的加热温度在1000左右。当温度高于300以上,Fe2O3容易被还原成Fe3O4;当温度高于600以上,Fe3O4容易被还原FeO;当温度高于700以上,FeO容易被还原成Fe;图A实验得到黑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黑色粉末的成分是:FeO、Fe3O

8、4FeOFe3O4;FeO、Fe3O4、Fe2O3。猜想_错误,理由是_。装置A有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_。请写出澄清石灰水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由对比实验可知,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产物与_有关。将图A实验得到黑色粉末倒在一表面皿中,用磁铁接触黑色粉末,出现_现象,说明猜想正确。实验B最后得到的黑色固体可能是Fe和Fe3O4,中的一种或两种。小海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其成分,请帮助他完成该探究过程。定性研究:取少量的图B实验得到的黑色粉末于一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振荡,出现_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有铁。定量研究:取B实验得到的黑色固体20g,设计如图C实验:试推测黑色固体的成分是_。有同

9、学试图通过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来确定黑色固体的成分,你认为可行吗?(假设氧化铁在反应中完全反应)_(填“行”或“不行”)理由是_。16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斯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加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猜想三:NaOH、猜想四:NaOH、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实验验证)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 _ 不成立另取少

10、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_ 猜想三成立(反思与拓展)写出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向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有氢气和_。登山运动员携带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携带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写一条即可。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答案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高温CO+3H2,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高温CO+3H2。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11、12+14):(12+16)=8:9,故A正确;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故B错误;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是两种化合物,反应后是单质和化合物,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D、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有机物,故D错误。答案:A。2、B【答案解析】A、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则可推断“氮5”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故A错误;B、每个N5分子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故B正确;C、“氮5”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错误;D、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

12、氮5”(化学式为N5),真空条件下“氮5”是盐粒状的固体,故D错误。故选B。3、A【答案解析】A、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将稀盐酸除去,然后过滤将过量的碳酸钙除去,可达到目的,符合题意;B、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氯化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虽然除去了硫酸,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不符合题意;C、加入过量的铁粉,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铁与硝酸银、硝酸铜都会反应,不符合题意;D、稀硝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硝酸钙、二氧化碳和水,也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点睛】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

13、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4、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选B考点:氧化物的概念5、B【答案解析】A、玉米中富含糖类物质。A错误;B、黄豆中富含蛋白质。B正确;C、紫薯中富含大量的淀粉,属于糖类。C错误;D、荞麦中富含维生素。D错误。故选B。6、D【答案解析】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W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7、D【答案解析】蒸发后食盐水有固体剩余,蒸馏水没有,故正确;石蕊试液在食盐水和蒸馏水中都不变色,不能

14、别食盐水和蒸馏水,错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能观察到离子,不能进行鉴别,故错误;硝酸银和食盐水水生产沉淀,和蒸馏水没有现象,可以鉴别,故正确;溶液导电依靠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食盐水中有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蒸馏水中不存在离子,不能导电,能鉴别开,故正确;故选D。 8、A【答案解析】A、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a;故选项正确;B、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故选项错误;C、 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则a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D、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abc;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a和比的溶解度都减小,但b大于a,c物质的溶解度变大,但质量分数不变,则a、c、b三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