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胎的变化与瓷器鉴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瓷胎的变化与瓷器鉴定.doc(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古瓷胎的变化与瓷器鉴定微观鉴定高古瓷修补之六 我十二岁拜师时,师傅对我讲:“鉴瓷不鉴胎,等于瞎胡掰,鉴胎不鉴点,等于白长眼,鉴胎不找碱,等于没有脸,鉴胎不找红,等于瞎糊弄”。那时好多意思不懂,只见师傅用放大镜翻来覆去仔细一点一点的查胎,可不敢问。那时师道尊严,不明白的自己去想,不能提为什么?怎么啦等等。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牢牢地记住了。另一方面限于当时的放大镜,一般也就五、六倍,仍然看不出什么名堂,所以糊里糊涂地一下就是四十多年。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现微观放大镜,一下子可以把胎釉放大100200倍,才真正看到了胎表的“碱状物”和胎内的“红点”,也看到了很多异形异色的微粒。现在知道了胎上的碱不
2、是我们食用的碱,因为它遇水后会溶解在水里。这种类似碱状的物质就是次生物。而胎上的“红”即现今的俗称“火石红”,其实质是铁的氧化物。成器时胎内没有铁的氧化物,否则会有不等的红褐色点状或片状存在,只有时间足够后才能使胎内的铁氧化。瓷器的胎从质地讲不如釉,包括选用原材料的纯度、烧制温度(虽然胎釉同窑,但胎厚釉薄,釉在外,吸收的热量不等,熟化的程度不等)。原材料的细度、以及原材料的配比不同(釉层按色要求须加入助熔剂、呈色剂)等等,在时空中胎釉的变化会各有不等的表现。但胎的变化必然要与釉的变化匹配和谐,具体从下述三个方面加以讨论。一、胎会不发生变化?这是研究瓷器老化的前提(有很多人只讲瓷器会“老化、古朴
3、”,但没有具体的分析与描述,更没有照片辅佐。这种作法虽不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但比那些不承认胎会变化、也不以变化程度鉴定的人强多了)。组成胎的原材料主要是硅、铝、钙、铁,次要的是钾、钠、镁、钛、锰,还有部分少量的其它物质(大多在百分之一以下),共约近二十种。目前对胎的检验检测报告,有的用元素、单质,有的用氧化物(这说明当前文物鉴定的混乱)。胎的组成有可能既有单质,又化合物,有的可能是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有的可能是成器后时空中变化形成的,这些都没有科学的数量依据标准来证明,只是收藏界或鉴定机构各自的认定。但无论如何,胎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既有金属,又有非金属,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既有有机物,又有无机
4、物,除了没有化学范畴之内的酸外,基本以盐和碱为主,其中有可能是极其复杂的物质,如硅可以在高温下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硅酸盐类,如KNaO2Al2O32H2O。可以确信在1300以上,会有单质分解出来,尤其是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可能不会被分解,它的熔点在1650左右。但分解出的单质不会永为单质,在时空中会与氧、氯、二氧化碳等化合,成为新物质。胎中的多数金属都会成为氧化物,有少量的其它化合物。这也就是胎在时空中必定要发生变化的理论基础,铁成为氧化铁(火石红)就是最有力、最典型的代表。再深奥的科学原理说不清了。二、胎制作的复杂性:现今大多数人认为瓷器的胎是拉坯成型的,包括笔者的书内和在网络上发表的
5、文章中,也多用拉坯一种。实际上瓷器的胎并非只有用轮车拉坯一种,而是有多种方法,甚至不排队会有人想象不到的方法。青铜器的成型就很复杂,用的是内外陶范合铸方法,就是瓷胎推理的依据。很多大型陶器用的是分体模具,将陶器的局部在模内压制成,再组合成整体陶器;有些瓷器的纹饰用的是压花,在模具上先刻好纹饰,把胎压在模具内形成纹饰,然后再组装成整器;有些瓷器的配件也有先用模具压制出来、再安装好,如壶的嘴(流)、把手(提)等。对那些三角形、四方形、六边形等棱柱状瓷器,用的先压制成相应的片状,再组装成整器。所以不能一概而论瓷器全是拉坯而成的。青铜器固然弥足珍贵,才用内外范,但有些高级别的瓷器是否也会用此方法?如用
6、木质模具、蜡模、或用陶器模具,根据待做的瓷器样式先制好模具,把瓷胎在模具内压制好。能用一组的为整器,不能用一组的可分两组、三组等,分别做好后再组装,这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高效,尤其是批量生产的瓷器。从遗存的高古瓷中可以找到有对接的(先分局部压制成型)、有印花的等等,证明了瓷器制胎的多样化(木质易腐,蜡熔化了可以无残留物)。如果我们思考一下,既然可以用模具,那么有没有可能像青铜器一样浇注,换言之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注塑”成型?比如一个碗,如果有了模具,就可能不用一个一个的拉坯了,只要把干湿度合适的胎泥放在内外两模具上一压,碗就出来了。比如器型复杂的,先做好内外模具,把胎泥的流动性加大,灌注到模具内
7、,器型也就有了。模具用木制、陶制的,大多需要除去内外模具。这里肯定有复杂的技术问题,如模具的脱模是否会引起胎的变形等等。我们的先人并不比现代人笨多少,那么复杂的青铜器都浇铸出来了,难道瓷器的模具问题解决不了吗?那么多超难工艺在青铜器上都解决了,如越王勾践剑上的纹饰,难道瓷器就必须一个一个地拉坯吗?当然这只是根据铜、玉、陶工艺的推测,也有部分瓷器造型的旁证,缺少的是实证。但挖掘出的各个窑口大量的碎陶瓷片是否都为不合格品?其中有没有使用过的模具?这里不无疑点,也不属本文讨论的内容,只是为了说明瓷器的制胎工艺多种多样,不可仅仅局限在拉坯一种范围之内,这样有可能引发误导。制坯的多样化带来胎变化的多样性
8、。水平拉坯与平面拍打坯变化不同;同样拉坯与压模出的胎变化也不可能相同。必须考虑胎的成型工艺,工艺不同用的力不同,不同的力在成器后释放的速度与时间不等,从而引发胎的变化的不等。本文基本以拉坯为主,围绕前述各文的实例进行解析。三、胎的变化:任何实体物在时空中都必然会变化。虽然瓷器外部有釉层,大面积的胎体受到釉层的保护。但加工瓷器必有不同面积的胎外露,档次越高的瓷器,特别是官窑一类的,外露的胎面积越少。这些露胎部位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个大方面是人制作时痕迹的消退、弱化,以至全无,只留下其型,这要视时空条件而定,时间越久消失的程度越重;另一个大方面是大自然的“二次加工”,像釉层的变化一样,产生全方位的
9、变化,质地越优的变化程度越弱(时间相等,空间条件相似),不同的窑口、不同的级别胎变化必然有差异。瓷器露胎部位的变化与窑口和工艺有关,官窑与高级别的瓷器施釉都相当考究:有的窑露胎面积极小,如汝窑,在器底只有几个支点,一般都类似芝麻粒大小,因此多数经千年左右成为紫红色,见图3.4.r、s;有的面积稍大,是用手抓住瓷器在缸内荡釉,只有手抓的三、四个点没有釉露胎,此文内的耀州窑玉壶春瓶就属于这类,见图3.1.e;有的全器施釉,只有足底与外部接触的部位不施釉,主要是为了防滑,足内部与器底全施釉,有些施半截釉,其中有用不同色的护胎釉,如钧瓷和官瓷等等。一般民窑粗制瓷器用品,大多露胎面积较大,且不规则,也无
10、规律。这些都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核心是讨论胎的变化,尤其是高古瓷,也包括近百年的瓷器,通过六件不同时期瓷器胎的变化,验证胎在时空中将发生变化,时间短的有人制作时的加工痕迹,随时间的推移人做的痕迹逐渐消失,全面充分体现出天做的结果。所以凡是讨论高古瓷的,如果说某某瓷胎上的加工痕迹清晰、历历在目,甚至附加了照片,这件瓷器绝不可能是千年左右的,也就不可能是宋代以前的(其中有些过大过深的加工痕可以存在,但绝不可能清晰),而必须要有各种相应的变化,只有其形尚存。该造型与纹饰形态的各个部位全发生了不等的变化,即不存在加工时的工艺痕,如一条沟状纹饰,它的沟两侧、沟底、沟的口沿等具体部位,见不到刀刻划的痕迹,
11、而是次生物的堆积、胎的形变、色变、质变等等。露胎部位的变化证明了这点,详文内各种变化的分析。胎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色变:图3.1.a 小碗胎变色 釉开片图3.1.b 胆瓶胎变色新做出不久的瓷器(含高仿)其胎以三色为主,主要的和大面积的部位为白色,小面积的坑洼或杂质为灰黑色(杂质多为颗粒状),此外便是局部极浅淡的黄色或褐色。这三种颜色在一般标注为100倍放大镜下可观察出来。至于各种作旧其色会五花八门,有些会超出时空变化的范围,成为真正的“怪胎”。胎清洗的方法很容易,放在水盆内,加入适量洗涤灵、洗衣粉,用牙刷刷,一般沾上的浮物会去掉。如果用的是化工类等油漆、胶类,这种方法洗不掉,只有在微
12、观上查涂抹物与胎结合的层面,只要是人工涂抹的一定会高出胎表。老瓷器的胎就不光只是这三色了,从民国早期开始,在近百年岁月中,胎就开始发生了老化,最明显的是胎的光泽日渐强化,在局部出现明亮的光泽,与之相伴的是黄色与褐色的深重,开始有了面积的增加和色的浓艳(较前文三色的黄和褐而言),其中有极小面积出现了火石红,见图3.1.a、b、c、d、e、f。图a是小碗胎的局部,图b、c、d、e、f分别是胆瓶、高足托盘、棒槌瓶、耀胎和北宋官胎的色变。可见真正的火石红最低要有近百年方会生成,且产生时是以极小的点出现的,不仅人的肉眼观察不出来,就是一般放大镜也观察不到。这就是我师傅所说“查点、验红”(当然他老人家当时
13、是指乾、嘉瓷器的胎)。图3.1.c 高足托盘胎变色釉开片图3.1.d 棒槌瓶胎变色图3.1.e 耀胎变色图3.1.f 官窑胎变色色变不会仅停留在胎的表面,胎的变色实质是胎内原有物质发生了质变,成为新的物质,包括氧化物、氯化物、碳酸盐等等。比如Na2O(氧化钠)是暗灰色的,既使胎内含的钠或氧化钠很少,氧化钠的熔点1123,这样的熔点在窑内早已分解。钠又极其活泼,最容易氧化成为氧化钠,显示出暗灰色容易观察出来。钠在胎内(含其它所有金属、非金属)不会只停留在表层,而是胎的构成之一。胎内的钠也会氧化,就像铁一样。所以自然变色不单单是表面,而会深入胎体之内。变色的面积开始都不会很大,大多数在微观之下才能
14、观察出来。道理也很简单,构成胎的原材料从粉碎、熟化,到拉坯成型,其间经历了反复的混合,各种原材料基本会均匀地分散开(个别部位相对集中多一些也有可能,但所占比重极小)。由质变引发的色变,不可能集中在某一部位大面积出现,只会星罗棋布地分散开。这点更可以从高古瓷中得出结论,高古瓷的胎内异形异色微粒没有“扎堆”的。民国到清代虽不明显,但绝不会超越人做时混合的分散状态而集中。均匀分布的某类物质怎么会突然地集中在一起?有些仿品在乾隆时期的胎上作出大面积的“火石红”,就越出了时空效应。既使到了元、明时的瓷器胎上,也不会有直观的大面积“火石红”。其它色变除了次生物和污物外,均以不同的色彩呈现,时间越久胎色越丰
15、富,可参照下文中各种变化认知胎的色变。色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包括色的浓淡、面积的大小、深度的薄厚,以及色的不同色差(指同一色)等等。它往往与胎的某些材料含量多少有关。比如同是铁,当胎内含铁量高时,同一时期的胎所反映出的褐红色轻重不同,少的淡些,多的重些,有些甚至能达到紫红色,如汝窑之胎。汝窑全器仅有三、五个非常小的支点,似芝麻粒大小,在烧制时胎釉之内的铁会涌向这几个点,所以支点的红色极重,时空中会发紫色。可见图3.4.t、3.4.u。而官窑的足部露胎面积较大(有护胎釉),相对而言铁的分布范围会广些,从而显示出的红色就浅一些。而耀州窑又不同,它的胎外部施加了一层护胎釉,只留下荡釉时手抓足圈
16、的三个小面,所以胎内的铁也会相对集中。青瓷的胎釉之内全部含有铁,这点已经由已故的著名故宫鉴定大师冯先铭先生作了定论。胎釉之内的铁不仅会随气泡集中,在熔融的情况下也会向无釉的部位移动,故而使露胎部位有铁的集中。成器时铁显现不出来,一是铁已与其它原材料熔合在一起,无论胎体的瓷化,还是釉层的熔融,在新瓷上均见不到铁。但时间久后,最低限度要在八十年以上,由于空气中活泼的氧气、氯气、一氧化碳等气体的化合,使铁成为不同的化合物(其它金属原材料也会如此),才使铁在胎釉之内以氧气铁特征出现。这个过程并非一下就使白色或灰色的胎成为褐红、紫红色,而是缓慢地、渐进式发生着微弱转化。开始由白、灰向黄色过渡,继而再慢慢地转向粉色,再由粉色转为橙色或橘红色,最后转为褐红色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