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充足率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摘要1988 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BCBS)发布的巴塞尔资本协议,为世界各国监管当局提供了统一的银行资本监管框架,成为银行监管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此,资本监管成为银行业审慎监管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单个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的重要指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实施了巴塞尔资本协议 本文研究我国资本充足率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首先在国外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是本文的重点节:资本充足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的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针对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资本充足率;银行信贷;信贷扩张Abstract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in 1988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BCBS) Basel Capital Accord released, provides a unified framework for bank capital supervision authorities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become an important milepost banking history. Since then, capital regulation has become the core of prudential supervision of banks, the capital adequacy ratio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the individual banks and the whole banking system stability. So far, the world has more than one hundred countr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asel capital accord. This paper study on the effect of China's capital adequacy ratio of bank credit behavior, analyzed the capital adequac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based on foreign theory research and empirical research, and is the key section of this paper: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fluence on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credit capital adequacy ratio rang, come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capital adequacy ratio; bank credit; credit expansion目 录一、引言 4二、国外相关研究 4(一)理论方面 4(二)实证方面 5三、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分析 6(一)对信贷总量的影响 6(二)对信贷结构的影响 7四、研究设计 8(一)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8(二)数据处理与模型估计 12五、实证分析 17(一)资本充足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与信贷资产扩张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17(二)对于资本不足银行,其资本充足率水平对信贷扩张的影响并不显著 17(三)资本充足率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及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行为的途径 18(四)经济景气状况对信贷扩张的影响 18六、建议 19七、结束语 20参考文献 21一、引言中国的监管部门在最早的资本监管制度推进中国银行于1994年。
1996年,中国加入会员国之间的巴塞尔协议,表明了中国政府决心实施的资本充足率监督 2003年4月,中国成立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商业银行 2004年3月,中国银监会颁布实施了“管理办法”的资本充足的商业银行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基础上的比例以及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中国的资本监管制度推进到实施阶段 2007年2月发布的“指导意见”的新资本协议在中国的实施,以实现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监管制度与国际接轨,增强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可以看出,中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越来越严格二、国外相关研究(一)理论方面MyersandMajluf(1984)证明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在满足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时会优先选择减少贷款,而并不是发行股票,因此造成信贷紧缩现象HolmstormandTirole(1997)的静态模型表明,资本充足率本身具有顺周期性,而资本监管要求的提高会加剧经济周期的波动即在经济的上行阶段,资本充足率水平上升,银行有多余的资金继续投资,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则造成负面影响KopeckyandVanHoose(2006)的“监督成本”假说认为,由于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面临借款人冒险行为的道德风险。
银行可以监督借款人行为以降低风险水平,但这一监督行为存在一定的成本存在资本管制的情况下,银行为了避免企业的过度冒险而对其风险产生不利影响,会积极监督企业行为,但监督成本的存在会提高贷款利率,这会抑制一部分贷款需求,贷款增速下降结构方面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不同资产被赋予不同的风险权重,资本要求的提高会激励银行调整信贷结构,改变风险偏好目前,学术界对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导致的银行信贷结构变化还没有统一的结论第一种观点是资本充足率监管增加了银行的资本成本,银行有动机去冒险从事风险更高的业务Blum(1999)和A.Milney(2001)采用动态模型研究银行资本约束与风险承担的动机,他们发现由于资本约束的实施会使得银行未来筹集资本的成本增加,所以银行当前就倾向于采用风险和收益更高的资产来弥补这些成本,从而导致银行的风险增加第二种观点认为银行会选择从事风险更低的业务由于不同性质的贷款具有不同的风险权重,如果监管当局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商业银行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就会增加调整信贷结构的激励,尽可能多的发放风险权重较低的资产,少发放或者不发放风险权重较高的贷款因此,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提高会促使银行调整信贷结构,降低风险偏好。
KeeleyandFurlong(1990)认为,资本要求的提高会降低银行的风险偏好,即考虑到在危机时期银行将自己承担高风险的损失,将会选择谨慎投资,降低资产的风险鉴于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较高,银行为了降低加权风险资产以提高资本充足率,首先将会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因此,在信贷缺乏的环境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要远远超过大企业Dangla和Lehar(2004)分别研究了引入风险价值方法之后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他们通过理论分析发现这种模式比1988年的资本协议更能促使银行降低风险二)实证方面不少的文献对日本20世纪90年代经历的经济衰退进行了研究日本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有别于其他国家,日本银行的附属资本格外包括了45%的股票资本未实现利得当股市牛市时,银行资本增加,信贷扩张;但一旦股市步入熊市,银行资本将大幅下降KimandMoreno(1994)分析了1970—1983年和1984—1993年两个时段日本股票价格变化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前一时段即实施巴塞尔协议前,日经指数的变化对信贷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后一时段日经指数变化却与贷款增长显著正相关说明90年代初日本股票价格的急剧下降导致了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严重不足,而此时资本监管的实施对日本银行的贷款增长率产生了负面影响。
TakatoshiItoandYuriNagatakiSasaki(1998)研究发现,从1990年到1993年间,巴塞尔资本充足率标准对87家主要日本银行的信贷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随着股票价格的暴跌,影藏储备迅速减少,导致资本充足率的下降不能达到资本协议的要求资本比率较低的银行不得不采取缩减贷款的方式来提高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的信贷紧缩效应也同样存在于发展中国家G.Choi(2000)根据韩国银行和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韩国金融危机后实施的资本充足率监管降低了银行信贷的供给,进而对主要依靠银行信贷融资的中小企业产生了负面的影响Chiuri、Ferri and Majnoni(2000)对15个新兴发展经济体采用了面板数据和横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包括以下三点:一是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实施导致了信贷紧缩现象,而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的信贷紧缩更明显;二是通过在不同国家间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新兴国家的信贷紧缩比在十国集团表现的更为明显;三是GDP增长率和贷款增长率关系较为显著,虽然信贷紧缩可以提高贷款质量,减少不良贷款,但同时也造成了某些实体经济部门的收缩,限制了经济增长鉴于之前出现的信贷紧缩现象,巴塞尔委员会对新协议的实施影响也进行了实证分析。
2009年起,巴塞尔委员会采用二步法对巴塞尔协议Ⅲ实施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的测算,结果显示,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会导致监管资本的短缺和信贷规模的下降,从而对投资和消费产生影响,最终导致GDP下降由于中国数据的不完善,此次测算并没有将中国包括在内三、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分析(一)对信贷总量的影响下图描述了2003-2011商业银行和贷款增长变化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具体如下:图3-12003-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变化和贷款增长率变化数据来源:根据国内主要银行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图3-1显示了中国商业银行的一个显著现象: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的变化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增长率呈明显的反向的趋势 2004-2005年中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显著增加,但信贷扩张的速度已经较上年同期显著下降 2003年,中国的商业银行贷款增速达到23 % ,但在2004年,贷款增长不显著,2004年比2005年下降到13.95 %,而只2005有9.93%的平均增长率,这表明2004年之后,中国的商业银行正经历着严重的信贷紧缩现象根据理论,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增加资本;二是减少风险资产然而,受信息不对称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加资本额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做法在短期内的条件是不容易实现的。
中国的商业银行一直比较低,2004年之前的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以满足在规定期限内的要求,不得不调整其资本结构,以减少高风险贷款为基础资产的比例虽然大多数银行都选择减少信贷的方式来满足监管资本充足率,整个信贷市场的总供应量将显著减少,导致贷款增长在2004-2005年持续下降2008年,为了刺激经济复苏,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在2009年快速上升的贷款增长,较快的贷款增长带来的资本消耗,降低了商业银行利率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因此资本充足率在此期间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2009年始,各大银行为了维持资本充足率,利用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资本充足率开始缓慢上升,但在此期间贷款增速持续下降此外,经过大规模的资本市场融资,实施肯定会希望再次遇到了很大的障碍,所以我们的外部融资由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方法将更加困难根据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银行利用留存收益等内源性融资的能力,如果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