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案例与反思 (2).doc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01KB
约4页
文档ID:547134112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案例与反思 (2).doc_第1页
1/4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有序思考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符号感  3. 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组字的游戏  (1)、出示“日”和“月”  红色的字蓝色的字可以组合成什么字?(明)  (2)、出示“力”和“田”与“口  它们又能组成哪些词?  2、举生活中的搭配现象  二、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同学们真不简单,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搭配组合出了许多新的字,还知道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思考解决  (一)利用卡片代替实物选配  1、观察:前天是星期天,小明和他的妈妈一起为妹妹去买生日礼物出示图)从图中你知道什么?  问:小明想买一个木偶,再配一顶帽子,他可以怎么选配?  2、操作:  选一个木偶,再配一顶帽子,他该怎么选配?有几种方法?  合作要求:同桌两人,一人拿学具进行搭配,另外一人把搭配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中出现的不同的搭配方法  3、 理解不同的搭配方法  请学生演示并汇报搭配过程,  (1)先选木偶,有3个2种  (2)也可先选帽子 有2个3种  小结: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小结:有序地搭配可以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二)、借助图形或 符号选配  1、刚才我们在选配时是用卡片代替实物选配,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木偶和帽子的搭配方法全都表示出来呢?教师提示可用连线的方法  2. 尝试  谈话: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作业纸上有序地表示出这些搭配的方法吧  全班交流,  展示学生作业,简要评析  小结: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多,有画实物的,有画简单图形的,还有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  3. 比较  这么多的表示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小结:看来,用简单的图形、字母或数字等符号表示实物的方法更简洁些  (三)探索规律:  木偶的个数和帽子的顶数,与有多少种选配方法是什么关系?  问:为什么用3×2=6?3、2、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三、 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小明从学校里出发经过公园到少年宫,有几种方法?。

我们看从学校到公园有几条路?(2条)我们用字母“A”和“B”表示  从公园到少年宫有三条路,我们用字母“C”“D”“E” 来表示  说说丽丽从家去少年宫可以怎样走呢?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3. 游戏问题  同学们在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时,有没有注意其中也有我们研究的搭配规律呢?你知道在这个游戏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怎样才能把各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有序地玩出来呢?  同桌商量,试着玩一玩  交流玩法:一个同学连续出三次“石头”,另一个同学依次出“石头”“剪刀”和“布”,就这样玩下去  同桌两人玩一玩,然后交换一下角色,再玩一玩  学生活动后,说一说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小结:原来游戏中也有数学问题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 全课小结,引导延伸  搭配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还有好多的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动脑筋,找规律,就能够出色地解决问题,获得更多的成功和喜悦  教学反思: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积极地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于数学活动中探索发现、验证巩固、延伸拓展。

一、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生活化是指数学知识向生活世界回归,将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搭配”作为生活用语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用到,作为数学用语,它是“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的体现让学生处处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处处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有趣,又处处增长知识学生不仅玩得高兴,而且也学得开心  教学伊始,我以组字游戏、小明为妹妹买的生日礼物为线索,让学生进行搭配,以此来唤起学生搭配的已有经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需要掌握搭配的学问这堂课的导入,从富于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引出课题,使学生感到亲切、熟悉,产生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巧妙地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的朴素思想  二、生活世界数学化——启迪学生抽象思维  在学习新知时,让学生在对搭配知识的交流中,通过观察、验证、总结认识搭配要遵循有序、合理,而且要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初步建立有序、合理的搭配观念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不断感受数学有序思维的重要性、体会“数学表达(算式和符号)”的简洁性这样的教学过程提升了学生用数学思考和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后面的练习是对前面学生数学学习的巩固——让学生脱开“具体感知”这个拐杖,进一步运用有序思维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是好玩的,数学是可做的,数学是有变化的同时注意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丰富对搭配问题的感性认识整个教学过程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也保证全班同学,人人参与数学学习,个个成为学习主体,实现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