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7107184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跑出高质量开展加速度”【年末,我们交出这样的答卷(3)】日前,广东交出一份最新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88009. 86 亿元,同比增长9. 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 67万亿元,同比 增长12. 1%;外贸进出口总额6. 03万亿元,同比增长18. 6%;地 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1. 3%;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35694元,同比增长11. 4%。这是广东省统计局公布 的2021年前3季度广东经济运行简况。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疫情时代世界 经济仍待复苏的背景下,作为GDP连续32年蝉联第一的省域经 济“龙头”,广东,透着自信与稳健。走在前列:

2、高质量开展的“广东实践”在前不久刚落幕的广交会上,一个会飞的“大块头”成了不 少人关注的热点,它就是来自广州开发区的亿航智能展出的全自 主研发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一一亿航216。这款飞行器在展会 上热到什么程度?参观者在导览电脑中刚输入“亿”字,就有工 作人员上前询问,是否在找亿航智能的展区。(记者王忠耀吴春燕)(2021 年)在广州开发区,除了亿航智能,还有实现质谱仪国产化、打 破国外同行长期垄断的禾信仪器,可与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 同台竞争的明珞装备选择望向先进制造领域“星辰大海”,广州开发区提出“万 亿制造”蓝图,计划培育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推动汽车制造、 高端化工等六大传统支柱产业智

3、能化绿色化转型,大力开展新一 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谋划量子通 信、纳米科技等未来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高质量开展的 广东究竟潜力几许,尽可在此凭栏展望。2021年7月,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开展“十四五”规划 印发,赋予了广东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球重要的 制造业创新集聚地、制造业高水平开放合作先行地、国际一流的 制造业开展环境高地的开展定位。提出到2025年,全省制造强 省建设迈上重要台阶,制造业整体实力到达世界先进水平,创新 能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 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局部领域取得战略性领先优势,培育形成假设 干世界级先进

4、制造业集群,成为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开展典范。眼光不可谓不远,目标不可谓不高。这背后,是广东对新发 展格局和新开展理念的信心和底气。近年来,广东围绕新一代信 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实施九大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着力培育 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2020年,广东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 业比重到达56. 1%。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建设高水平推进, 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深圳光明科学城等一批大 科学装置、大科研平台全面布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科 技创新和产业开展的重要支撑。如今,广东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全省创造专利申请 量、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有效创造专利量、商标有效 注册

5、量、国家质检中心数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一;5G产业产值、 数字经济规模、5G专利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开展指 数等指标居全国之首“以创新为引领和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开展模式,正在广 东加快形成。高质量开展的步伐迈得越坚实,美好生活的获得感 越显著,广东经济开展信心越充分、势头越强劲、愿景越可期。”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陈再齐表示。站上新平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成长凌晨,山间薄雾还未散尽,位于广州市郊的从化马场还笼罩 在淡淡夜色中,海关监管区查验平台已是灯火通明、马蹄声声。 装载着马匹的车辆进入从化马场,经过海关监管区查验平台检验 合格后,通过生物平安通道前往中国香港沙田马场。从没有先例可循,

6、到广州海关创新审批制度,创立马匹跨境运输通关检疫体系,实现了粤港“自由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得益于规那么的便捷畅通,不单“从化驹” 变身“世界马”,更让“湾区人”的概念呼之欲出。在横琴口岸实现粤澳通关有多便捷?站在口岸合作自助通 道的闸机前,过了检测港澳通行证信息的第一道门;在第二道门 处核对指纹并进行人脸识别;再通过第三道门的信息核对并领取 凭条,通关完成!在短短几十秒的通关间隔背后,是“合作查验、一次放行” 模式历经的37次专题研讨、27项技术课题研究、数十万次反复 调试测试和前后6年的扎实探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所面临的,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 个关税区、两种货币的现实。但真正踏上横琴

7、合作区100多平方 公里的土地,心中的顾虑总会被高效公共服务带来的舒适感以及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的亲切感所取代。澳门街坊总会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伟良2019年来到横 琴,把澳门社会服务元素带到横琴,致力于对接琴澳两地资源, 提供精准多元的社会服务。“好的公司可以吸引人才前来开展。 而留住人才,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民生层面融合尤其重要。比方 小朋友需要上学,老人需要养老等。”作为从业者,陈伟良对粤 澳间的民生融合尤其关注。陈伟良每天9点上班,他只需要8点30分出门,开澳门单牌车从冰仔的家到单位打卡即可。而对于定居横琴的90后澳门青年程曦而言,得意的是,“通勤只要五分钟,可以多睡一下懒* ”见I

8、 。“如果留在北京或澳门开展,主要是到门诊坐诊看病,在中 医药方面的工作比拟单一。横琴重点开展中医药产业,工作形式 可能会比拟多样,所以想在横琴挑战一些不同类型的工作。”2017 年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便来到横琴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的 程曦表示,在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 设总体方案纳入明确开展的四大产业方向后,有不少学弟学妹 或中医药相关人士都来向她咨询,还有不少澳门品牌中医药企业 想到合作区开展。如今,常住横琴的澳门居民参加珠海市基本医疗保险早已实 现了 “只跑一次”,涵盖了从幼儿园到中学的n所学校也已落 成招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在教育、医疗、通勤、通信等民生 配套等方

9、面的详细安排,让程曦直言:“在横琴生活,与澳门没 什么不同。”“从双区驱动到此次迎来两个合作区建设的战略机遇, 表达出中央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政策在不断迭代推进。接下 来,两个合作区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在大湾区建 设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国家的重大开展战略在大湾区 更好地落地。”在谈到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将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怎样影响时,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表示。融合开展:文旅强省实现“诗与远方”在广东省委的“1+1+9”工作部署中,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位 列其中。对于外界而言,见惯了广东的制造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等 “硬肌肉”,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开

10、展的氤氤香气,“诗 与远方”在南粤大地上的融合汇聚,同样令人向往与着迷。假设问起舞剧沙湾往事醒狮,粤剧白蛇传情, 以及音乐剧烽火冼星海,这些剧种、题材、风格各异的舞 台剧有没有共同点?他们会告诉你,有的:其一,它们都受到了 文华大奖、文华表演奖、舞蹈荷花奖等各自领域艺术大奖的青睐; 其二,它们都来自广东。“在物质条件满足、温饱解决以后,人们追求的就是精神文 化需求。我们小时候看一场电影、看一场戏、看一本书,就可以 影响我们几十年,这说明文艺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经典不能只 放在箱底里。不演,就没有社会效益,更没有经济效益! ”广东 省文旅厅厅长汪一洋表示。近年来,广东坚持不懈夯实高原、力攀高峰,

11、持续推进复排 演出经典剧目、推广演出当红剧目、创排演出新创剧目的“三条 线”建设,“十三五”期间全省共创作推出200多台大型剧(节) 目,演出总场次超过4万场,观众总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提起广东,人们很难不联想到产业,而建设文化强省,自然 也少不了文旅产业的助力。“十三五”期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 产业综合竞争力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广东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 值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七分之一,旅游总收入、入 境过夜游客等指标也多年保持全国第一。目前,广东省文化产业 9大类146个行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整,创意设计服务、文 化传播渠道、文化装备生产、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规模领军全国。融合是

12、广东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开展的有效路径。广 东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 展,加快培育“文旅+” ”+文旅”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推动“文 旅+互联网”“文旅+演艺” “文旅+康养”等新兴产业开展。在 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广东更是走在前列,涌现出腾讯、奥飞娱 乐、锐丰音响科技、励丰文化等一大批行业领先的文化科技企业。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共建人文湾区也为广 东文化强省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海上丝绸之 路历史文化资源集中区,现在亦是文化出海、入埠的“码头”。 9月底在深圳召开的文博会上,有热热闹闹的醒狮、精美的广绣 广彩,也有国际VR展厅带来

13、的德国版画雕塑、俄罗斯油画以及 日本陶瓷作品。粤港澳大湾区的强大制造能力、消费能力和文化 影响力,正在为广东吸纳着来自全世界的优秀文化元素。民生新招牌:三项工程擦亮“粤字号这段时间,从广东电白走出的24岁技能女将崔艳霞,正全 力备战明年将在上海举办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最近实现 了一个自我超越,将网线水晶头的制作时间从15秒压缩到 12秒内。我主攻的信息网络布线是数字化、高质量开展的 重要工作,我也希望依靠技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从中不难听出, 她信心十足。5年前,怀揣着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迷茫,19岁的崔艳 霞从家乡小镇坐上了去广州的大巴。在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 从最初只知自己喜欢计算

14、机,到发现搭建物联网了不起,从而加 入信息网络布线兴趣班,再到首届全国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 目唯一女选手银牌获得者。曾自嘲以开“盲盒”心态做选择的崔 艳霞明白,自己的成绩,离不开“广东技工”工程的帮助。自2018年4月26日广东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实施 “粤菜师傅”工程以来,广东又陆续推出“广东技工”“南粤家 政”工程,三项工程零门槛或低门槛帮助劳动者提升技能素养。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年农村妇女、大学落榜的年轻人、 因疫情失业的普通打工者,到学会一门技术、掌握一项技能,成 为各自岗位上不可或缺的高技能人才,广东三项工程的背后,是 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中国故事。因三

15、项工程受益的,并不只有广东追梦人。对于饮水思源、 来自四川凉山州的25岁彝族小伙海来普铁,有着自己的感受。2019年,随着广东将“粤菜师傅”工程导入省际扶贫协作, 抱着学几道菜改善一下平时生活的愿望,海来普铁和首批37名 老乡一起登上南下的汽车。在广东佛山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学习 时光,除了技能的进步和眼界的开阔,还让他确定了自己对餐饮 业的喜欢。如今在海来普铁开办的“思源生态农庄”,除了川菜、彝族 菜的香辣,食客们还能品尝到粤菜的鲜美。“现在美姑县粤菜师 傅培训基地就设在我店里,有广东的老师送教上门,每次培训二 三十人。自己通过这条路走出来,也想让更多老乡一起就业创业, 这样家乡才能开展起来,我想这也是对广东帮扶的最好感恩。” 海来普铁说。“经过3年的实践,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 三项工程逐渐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广东名片,在 稳定就业大局、促进产业开展、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方 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了 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广东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省三项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陈奕威表示。据了解,目前广东三项工程累计培训近640万人次。其中“粤 菜师傅”工程带动61万人实现就业创业;“广东技工”工程开 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96万人次;“南粤家政”工程带动133 万人实现就业创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