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训练(二).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709478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阅读训练(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说明文阅读训练(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说明文阅读训练(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说明文阅读训练(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说明文阅读训练(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说明文阅读训练(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阅读训练(二).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文阅读训练(一)昆虫的“鼻子”触角 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聚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

2、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 ;蝴蝶的触角像两个 ;白蚁的触角像一串 ;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 ;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 。 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聚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

3、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开头为什么要讲述“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 2、在第段的横线上依次选填恰当的词语:( )( )( )( )( ) A、小麦穗 B、小鼓槌 C、小胡子 D、小小的羽毛 E、念珠 3、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说明了什么? 4、第段加点词“有的”不能去掉的理由是什么? 5、第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么?6、第段“因此爱到启迪”中“此”指代什么?“启迪”具体表现是什么?(二)假如没有灰尘 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岩石。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分裂成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和其他有机物颗粒一起在空中飘

5、浮。它们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反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有趣的是,尘粒还有个“怪脾气”,容易反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由于下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才是蔚蓝色的。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地飘浮。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温漉漉的。

6、更严重的是,天空不可能有云雾,也不可能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从地面上蒸发到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来。假如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此外,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 1、 本文属于什么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2、第段中体现这篇说明文说明中心的是那一句? 3、本文第段分别抓住灰尘的什么特征来进行说明? 4、“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中的“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 5、根据第段内容,说说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会受到哪些不良的影响

7、。 (三)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

8、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古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 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

9、“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长安、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本文第一段说明了黄河的那些特点? 2.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摇篮的原因是什么? 3.对“中华”这个名称的由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 B.因为黄帝后裔自称“华”(或“夏”) C.因为华族发展到整个中国 D.因为华族聚居于被认为是四方之中

10、的中原地区 4.第四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中的“相传”一词能不能省略,为什么? (四)点球中的科学 足球是许多人都爱看的体育项目。复杂多变的战术组合,娴熟高超的个人技术,看得人眼花缭乱,兴奋不已。特别是互罚点球决定胜负的紧张场面,更是令人难忘。你想过没有,罚点球里面也有不少科学道理呢。 1998年夏天,在法国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上,英格兰队和阿根廷队之间的点球大战让所有的现场球迷和电视观众都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场上比分6:5,阿根廷队领先。轮到英格兰罚球,如果这个球进不了,英格兰就输了。巴蒂主罚,你相信吗?就在巴蒂出脚的一刹那,有一个人就

11、感觉到了英格兰的失败!他不是久经赛场的球星,也不是经验丰富的教练,更不是见多识广的记者,而是一个研究核弹的专家。他的判断不是来自幻觉,而是来自科学。他就是英国诺贝尔奖候选人、核弹专家德里克劳博士。 德里克博士说:“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成功率最高的点球应该是贴着地面滚入大门的。而巴蒂却选择了一个成功率极低的半高球。” 其实,早在德里克博士之前, 已经有不少科学家对罚点球进行过研究。他们经过测试和分析,得出的结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点球实际上是扑不到的!因为根据测试,球从罚球点踢出到越过球门线,经过的时间仅为0.2至0.4秒,而守门员看准来球的方向,作出扑球动作,这段时间最少也要0.4秒以上。所以守门

12、员根本不能等到看准来球再作出反应, 只能在罚球的运动员起脚的同时, 向着预感到可能来球的方向扑过去,这样才有扑住点球的一线希望。知道了这一点,您就会明白为什么常常看到点球飞进球门的这边,而守门员却扑向了另一边他不是判断错误,只是来球方向和他预想的不一致罢了。如果等到判断正确,哪怕动作再快,也望球莫及了。 为什么还有占一定比例的点球被扑着了呢?瞎猫碰着死耗子吧?不过,偶然中也包含着某些必然的因素。罚球的运动员经过120分钟的激烈对抗,体力已经消耗到了极点。此外,胜败在此一脚,球员在心理上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即使是大名鼎鼎的世界级球星踢出的点球也难免或高,或偏,或被对方守门员“没收”。现在不少运动员

13、罚点球时采用“让皮球贴着地面滚进球门的踢法,也许是接受了德里克博士的意见老练的守门员则平时就注意搜集有关资料,掌握各个球员的射门特点,扑点球时,向着球最可能飞来的方向扑去。这是一场体力、毅力和智慧的较量,也应用着科学方面的知识。 足球,蕴含着那么多预料不到的和值得琢磨的东西,所以才如此引人入胜。 1、本文所要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2、根据你对文中所说明的道理的理解,用一句话说明“点球实际上是扑不到”的原因 ?3、第段中说,点球被守门员扑着是“偶然中也包含着某些必然的因素”,请概括说明这“必然因素”是什么? 4、第段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5、点球有科学,其它球类运动也同样含有科

14、学道理,请从其中举一例,试加以解释说明。 说明文参考答案 昆虫的“鼻子”触角 1增添说明文的趣味性 2C B E A D 3举例子 列数字 昆虫嗅觉器多,嗅觉灵敏 4“有的”表明昆虫的触角并非同时具有这些功能,所以不能去掉 5昆虫触角的其他作用 6昆虫触角具有各种功能 模拟触角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 假如没有灰尘1、事理 逻辑, 2、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3、(1)它们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反射光线;(2)容易反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3)具有吸湿性能 4、不能。“一般”表明通常情况,它并不排除特殊情况,若删掉,说明语言就不准确 5、地面

15、上的万物都将是湿的;气候不能调节;地球上的水将会干涸,生物无法生存;某些自然景色不会存在。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1.流程漫长,流域广大,气势雄伟 2.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人类生存 3.C 4.举例子,说明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5. 不能,因为它表示所述内容来源于传说,不是确实有据的。 点球中的科学 1、足球也应用着科学方面的知识 2、点球踢出的速度比守门员扑球反应的速度快 3、(1)罚球的运动员体力消耗到极点且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 (2)守门员掌握了运动员相关的信息 4、列数字,用具体而准确地数字形象直观地说明守门员实际上是扑不到球的。 5、如铅球运用到物理中的抛物线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