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神奇心理效应.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708985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中的神奇心理效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中的神奇心理效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中的神奇心理效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中的神奇心理效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中的神奇心理效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中的神奇心理效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中的神奇心理效应.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中的神奇心里效应教育孩子,要懂点心理学。这些神奇法则,您一定要了解它,掌握它。一:罗森塔尔效应1、来源: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机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强调:“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半年后,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2、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增强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所以,我们从内心里多信任和鼓励孩子吧。二:超限效应1、来源: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

2、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而这种由于剌激过多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2、启示:教育孩子,一开始就要说到重点,如果孩子听进去了,就不要再反复强调。过多的铺垫以及无休止的唠叨,只会让孩子反感,以至于故意逆反。三:德西效应1、来源: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表示奖励。孩子们很高

3、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 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2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 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2、启示:教育孩子中,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 “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 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

4、地消减了。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在孩子内因方面下功夫,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而外因的刺激,则最好不要。四:南风效应1、来源: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2、启示: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在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

5、启发孩子自我反省、满足孩子自我需要、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木桶效应1、来源: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2、启示: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六:霍桑效应1、来源: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2、启示: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家长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孩子情绪得到释放,问题得到重视,心态回归,会更加自觉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