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态农业的十大模式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21KB
约4页
文档ID:547073990
生态农业的十大模式_第1页
1/4

生态农业的十大模式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2002年,农业部向全 国征集到了 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专家反 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 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今后 一个时期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北方“四位一体”生态 模式及配套技术;南方“猪一沼一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 续利用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 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 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农业模式类型包括时空结构型、食物链型及时空 食物链综合型等类型1)时空结构型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 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农业 生态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 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 营养元素,是在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 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具体有果林地立体间套模式、 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农户庭院立体种 养模式等。

2) 食物链型这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 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 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的防止农业 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 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加工三 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等3) 时空食物链综合型这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 的有机结合,使系统中的物质得以高效生产和多次利用, 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的模 式类型我国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塘”农业模式珠江三角洲中部的一些低洼地区,常年积水不退劳 动人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在低洼易涝区挖地成塘, 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 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 蔗叶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 态系统2、“台田一鱼塘”模式黄淮海平原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科技工 作者“因洼制宜”,摸索出了低湿地的治理模式,即台田一 鱼塘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 筑台田,在田地里种植粮、果、棉和饲料作物,饲养禽畜。

这种模式,使台田一鱼塘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3、 “山区农业”模式在地形变化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山区,人们充分 利用这种“立体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林、牧、副、渔 业的农业生产方式例如,浙江南部出现了在河谷底部的 溪流、水库里养鱼、鸭,谷底平地种粮食,从山麓到山顶 分别种植亚热带水果、毛竹、茶叶和发展用材林的经营方 式这样布局,既发展了生产,又保持了水土,使山区农 业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4、 “庭院经济”模式利用庭院零星土地、阳台、屋顶进行种植业、养殖业、 农产品加工工业的综合经营例如,四川彭县楠木乡的一 位农民,在自家的院子里挖了 2米深的水池,同院外水沟 相通,池内放养2000多尾鱼苗,池上搁鸡笼养母鸡,鸡粪 落入池中作为鱼的部分饵料,鸡笼之上搭个葡萄架给鸡遮 荫,这样获得蛋、鱼、葡萄三丰收5、 北京“留民营”模式北京大兴县留民营村是世界著名的生态农业新村,该 地以秸秆、米糠、麸皮等作饲料搞饲养,牲畜粪便和部分 秸秆送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作生活燃料,沼气池的废渣送回鱼塘,或者送至农田……这样既提高经济效益,又增 加农田有机质的含量,实现了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 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循环。

6、 “水田农业”模式广西与浙江中南部等地区形成的稻—萍—鱼共生模式, 既在水田中起垄,垄上种稻,垄下水中养萍养鱼,形成立 体农渔业的生态结构7、 “蔗田农业”模式甘蔗苗期套种大豆、西红柿、茄子、绿肥等,后期在 甘蔗行间种植蘑菇、香菇、木耳等,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发展农业生产8、 “果园农业”模式以果、瓜、豆、菇为主体,种养结合,多层次利用土 地空间例如,葡萄园内套种大豆、黄瓜并养蜂可以明显 提高产量因为豆科作物的根系、枯枝落叶,根瘤菌和含 氮的化合物留在土壤中,能提高土壤肥力,黄瓜苗会分泌 葫芦素C、九碳链等化学物质,对葡萄常见病虫有抑制作 用,而蜜蜂授粉则能显著提高产量此外浦方的“猪一沼一果”模式、北方的“四位一体(猪 一厕一沼一菜广模式、西北内陆地区的旱作农业、节水农 业等也属于生态农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