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市人口老龄化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82KB
约10页
文档ID:547062017
2023年市人口老龄化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1/10

关于市人口老龄化情况的调研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社会开展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截至2023年底,我市老年人口已达53.8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64%,比去年增加0.3个百分点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7.8万人,占老年人口比重比去年同期增长1.5个百分点如何面对迅猛而来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近日,市委政研室联合市老龄办对我市人口老龄化及老龄事业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做法近年来,我市老龄工作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心〞方针,在“六个体系〞(养老保障效劳体系、老年人照料效劳体系、老年人权益保障体系、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和教育体系、老龄产业体系、老有所为管理效劳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老龄事业得到全面开展,为全市经济开展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奉献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老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关注老龄事业的开展,把老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开展规划,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开展的意见、老龄事业开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对老龄工作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提出明确要求,为老龄工作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老龄工作还被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围,组织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推动了老龄工作持续健康开展 (二)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实行财政兜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养老保险范围,稳定、标准的养老基金筹措长效机制全面建立,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目前,全市根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6.34万人,比“十五〞末增长35%;城镇根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1.21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从“十五〞末的月人均670元,提高到“十一五〞末的1248.1元,全市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领取每月55元的根底养老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多元化筹资机制根本形成,新农保参保人数达138.38万人,新农合参保人数达259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我市有19549名“五保〞老人、1.3万城镇老年人纳入低保截至目前,全市新农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初步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三)为老效劳网络不断健全一是机构养老效劳快速开展大力兴办公立养老机构,xx市社会福利中心、xx市老年效劳中心等7处大型养老效劳机构先后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

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各级投入敬老院建设资金达1.9亿元,目前共有乡镇敬老院68个,床位15474张,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3273人,集中供养率到达83%以上鼓励开展民办养老效劳机构,现有民办养老效劳机构23家,床位2155张二是老年人活动场所不断增加全市64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和老年学校,城镇已建老年文体活动场所85处,社区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432处,村居建立老年活动场所1948处三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成立市级各类老年文体组织40个,区(市)级老年文体组织80个,每个村居均建立了老工委成立了枣庄老年文化艺术协会和老年音乐家协会,老年文体组织不断开展壮大 (四)老年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一是深入开展“老年人关心工程〞工程实施以来,老年优待救助范围不断扩大,老年人优待标准在原有根底上有了新的提高和突破,发放制度不断标准,共救助老年人4000余人,发放救助资金180余万元,养老志愿效劳者到达2022人二是大力实施“银龄安康工程〞共有34.7万人次老年人参加,保费累计到达360万元,参保老年人出险1547人次,理赔金额到达306.8万元,为老年人构筑了又一道健康保障平安网。

三是积极设立老年人法律援助联络组织全市区(市)以上老年法律援助机构12个,乡镇(街道)老年法律效劳网点79个各级法院继续推行涉老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优先救助的制度目前已有6773名老年人获得司法救助或法律援助,审结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案件2159件,减免诉讼费34.3万元、律师费194.2万元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全社会的重视程度尚不够高社会各方面对老龄化面临的严峻形势认识缺乏,没有将养老问题放到提高老年人生存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团结和睦、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来重视目前,我市人口老龄化正处于加速时期,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牵涉面越来越广,养老需求明显增加,对社会养老的依赖日益增强另一方面的现实是,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为老效劳资源总量缺乏和结构不合理问题逐渐显现面对水平高、速度快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必须尽快建立起系统解决养老问题的长效机制,任何延误都有可能错失时机,使问题积重难返 (二)养老效劳业开展相对滞后由于缺乏系统的政策引导,养老效劳产业的投资主体相对单一,资金保障根本上来源于政府,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会化养老的制度和政策缺乏,市场运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导致养老效劳产业开展缓慢。

再加上养老效劳机构的公益性、微利性,难以吸引更多以赢利为目的的资本投入XX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省政府关于加快开展养老效劳业的意见等,都要求加大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扶持力度,在征地和税收、城市建设和公用事业收费等方面应给予优惠和扶持但由于配套措施相对滞后,优惠政策往往难以落到实处另外,民办养老机构从申报、立项、注册到审批等相关环节,也缺乏统一标准的制度化管理 (三)老龄化城乡倒置逐步加剧2023年底,全市78.6%的老年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达16%,农村老龄化水平远远高于城镇,而经济开展程度却大大低于城镇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将有更多的农村青壮年向城镇流动,农村老龄人口将会进一步增加而我市农村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保障能力也较弱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卫生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老年人健康较难得到有效保障与此同时,文化娱乐条件也严重缺乏,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相对单调,这都为老龄事业统筹开展带来了现实困难 (四)城市开展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经济开展水平决定社会保障的规模,保障范围愈广、规模愈大,所需财力愈多我市在转型前是传统的资源型城市,由于以往实行“重生产、轻生活〞的方针,城市建设速度比较缓慢,第三产业没有形成规模,综合效劳功能较弱。

而方案经济年代企业效益长期被转移出去,直接导致养老保险金无积累,社会养老保障结构范围窄、层次低、规模小,养老保障压力较大特别是我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在国企改革和破产中离退休人员多、老职工多、下岗职工多,家庭经济能力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养老保险基金短缺、扩面无力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难以开展的困境 三、对策建议老龄人口曾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做出重要奉献,尤其是为地方经济建设献出了青春和健康党委和政府有责任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统筹推进城乡老龄事业开展,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开展成果,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枣庄开展的长远大计,是重大的民生和民心工程,对于加快城市转型、建设“幸福新枣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六点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老龄工作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越来越来繁重的老龄工作任务,政府在解决这一事关中心和大局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上,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各级党委、政府都应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用产业化、社会化的运行机制推进老龄工作和养老效劳业开展应进一步加强领导,把老龄事业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开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保老龄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开展、同步提高。

应建立健全老龄工作责任制和目标考评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确保老龄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应加强机构建设,为开展老龄工作提供组织保障;老龄委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要根据职责分工主动协调效劳,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老龄事业的开展 (二)健全保障体系,提升效劳水平做好当前老龄工作,健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是根底一是稳固家庭养老功能家庭养老作为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应对当前社会养老开展滞后现状,确保“老有所养〞的一种直接有效的供养方式应通过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等方式,建立多种形式的鼓励和监督机制,用道德标准和社会力量协调代际关系,促使子女自觉履行赡养义务二是加大根本保险工作力度城镇职工退休金的水平应与物价指数、在职职工工资等挂钩,切实表达经济社会开展的成果大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真落实有关减免政策,适当提高医疗费报销比例积极推行城乡居民根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城乡老年人根本医疗保险待遇,确保他们享有根本医疗保障三是健全完善贫困老年人救助制度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线和“五保〞供养标准,逐步缩小城乡保障差距健全救助贫困老年人工作长效机制,突出对高龄老人和特困老人的优待照顾。

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缓解城乡生活困难老年人的医疗困难 (三)完善效劳网络,协调城乡开展解决我市老龄化城乡倒置严重的问题,当前应突出加强设施建设一是完善老年福利设施建设切实抓好敬老院设施的建设、改造,完善设施功能,满足效劳需求,提高效劳水平加快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进程,确保有入住敬老院意愿的“五保〞老人“应进全进〞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建养老机构对于社会力量、民间资金投资兴建和改造的民办养老效劳机构,按照相关政策给予适当补贴对于民办养老机构收住城镇“三无〞老人的,按相关政策给予供养补贴二是加强老年效劳设施建设把老年设施、场所建设列入城乡建设规划,城乡建设和改造、住宅小区建设等工程,应配套一定数量的老年效劳设施和活动场所整合社会养老效劳资源,加快老年效劳设施建设速度城乡闲置的厂房、宾馆、校舍等,有条件的可改建成老年活动场所;现有文化、体育、医疗、教育等设施,不分归属和性质,但凡具备条件的,应向老年人优惠或免费开放三是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效劳建设建立和完善社区养老效劳信息平台,依托社区效劳中心和为老效劳站,完善社区老年人日托效劳设施,为老年人的日间照料提供场所依托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为老年人看病就医、防疫保健、康复护理等提供方便。

(四)开展老龄产业,满足养老需求养老产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对于解决养老资源紧张、社会养老效劳供求矛盾突出及社会保障压力空前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着力培育现代老年产业体系老年产业应坚持福利化和商业化同步开展的路子,在满足老年人根本物质、医疗需求及效劳的同时,引导企业大力开发老年食品、服饰、教育及效劳市场二是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开展养老产业引导大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养老效劳业开展上来鼓励支持房地产商开发建设老年公寓,享受同行业同等优惠政策鼓励大型商业企业在人口较多社区设立便民效劳店,方便老年人购物,减轻老年人出行压力三是支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产业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原那么,鼓励和支持单位和个人参与养老效劳业要重视相关民办公助政策体系建设,把养老产业开展作为本地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参与养老产业开展的新格局 (五)制定鼓励政策,开发老年人才进一步健全完善支持老有所为的政策和措施,有效发挥低龄健康老年人的作用积极探索实行富有弹性的退休制度,让低龄健康老年人中的高级专家和经济社会高级管理人员及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在经济社会开展中继续发挥作用。

按照积极老龄化的方针,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优势和特长,鼓励、支持老年人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下一代、参与社区效劳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作用推广“以老助老〞结对照顾活动,组织低龄老人照顾高龄、患病、空巢老人,建立结对照顾档案进行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