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征求意见稿)二O — O年^一月目录第一部分 学院概况……………………………………2第二部分 评估基本条件自查的结论…………………4第三部分 基于 2009/2010 学年《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统计,分析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5第四部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16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 号)、《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 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 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文件精 神,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的评估方针,自 2008 年 9 月以来,经过近两年努力认真的评建工作, 学院基本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成 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现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将我院自评 情况报告如下,请专家组审议第一部分 学院概况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独立设置的省属体育类高职院校, 也是浙江省唯一独立设置的体育院校,由省体育局主管,是浙江省乃 至全国高层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院以培养素质全面的 一流竞技体育人才和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体 育人才为根本目标,坚持“育人创佳绩”的办学宗旨,弘扬“校园金 牌文化”,践行“明德、睿智、尚勇”校训,是一所具有鲜明竞技体 育特色的高职院校一、历史沿革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 年 9 月 在合并原浙江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和浙江省 体育局萧山体育运动训练基地的基础上筹建2006 年 1 月,浙江省 体育训练一大队、浙江省体育训练二大队和浙江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 实质性并入筹建中的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同年 7 月,浙江省人民 政府批准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二、目前基本情况 学院本部坐落于杭州萧山高教园区内,另设有古荡、教工路、千 岛湖、长兴等校区和杭州珊瑚沙、宁波象山、湖州安吉、温州、黑龙 江海林等多个教学训练点学院目前总占地面积 716 亩,总建筑面积 37.2 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 4.2 万平方米,实践场所 19.2 万平方 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6952.8 万元,馆藏图书总数 11.9 万册学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下设8 个职能处室、9 个系和 4 个 直属单位。
其中 8 个竞技体育系主要组织并实施竞技体育专业各专业 方向运动员学生的竞技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训练)和竞赛 工作;体育系主要组织并实施高职各专业学科课程和社会生源高职学 生术科教学工作;附属体校主要组织并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学生 学科课程教学工作;培训中心主要负责非学历教育培训并承担浙江省 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的有关工作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册教职员工667 名,其中高职专任教 师 102 人,此外, 还有其他各类教师( 教练)187 人高职专任教师中具 有副高以上职称 29 人(占 28.4 %),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教师 22 人(占 21.6%),“双师”素质教师 50 人(占 49.0%);拥有一批具 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名师名教(培养出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国家级教 练、教授等),浙江省教学名师 1 人,浙江省高职专业带头人 1 人, 浙江省教坛新秀 1 人,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 4 人,浙江省精品课程 2 门,浙江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1 项,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 5 个开设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体育保健、体育服务与管 理等 5 个高职专业,现有各类学生 1650 余名(其中高职学生 675 名)。
近三年高职新生报到率分别为 93.12%、98.54%、98.47%,近三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 85.56%、93.53%、96.96%学院正式成立后的 2006—2009 年四年中,共取得奥运会冠军 2 个、亚运会冠军 15 个、全运会冠军 16 个和世界冠军 19 个、世界大 学生运动会冠军 3 个、亚洲冠军 48 个、全国冠军 321 个特别是在 2008 年第 29 届奥运会上,我院学生获得 2 枚金牌、4 枚银牌和 1 枚 铜牌,并破一项世界纪录的出色成绩,延续了浙江省自洛杉矶奥运会 以来“届届有金牌”的光荣传统(浙江省是全国自洛杉矶奥运会以来 届届都获得奥运金牌仅有的两个省份之一)第二部分 评估基本条件自查的结论学院正式建院以后,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 学校,怎样办好学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两个重大问 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与目标定位;狠抓 教学基本建设,提升学院内涵基于学院的办学基本条件,按照教育 厅的要求,于 2008 年 9 月,全面启动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自查与 建设工作通过采取层层发动,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以 评促建,狠抓落实等措施,学院于 2010 年 10 月 22 日通过了省教育 厅组织的评估条件审查。
现对照评估指标体系 7 个主要指标,22 个 关键要素,本着“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态度,进行了逐项自评、 评建结合学院自查各项评估要素均已达标,结论为“通过”第三部分 基于 2009/2010 学年《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统计,分析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一、 领导作用浙江省体育局高度重视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将学院发展纳入 浙江省体育事业整体规划中,从政策、经费、人力资源等方面,支持 学院快速发展学院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 《浙江省体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体育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教 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办学实际, 制定并实施《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经过近 5 年时间的探索实践,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12 项指标与规划 初期(2006 年)比较,均有大幅度提高(平台校园面积数据中未包 括 2008 年新开工建设的长兴校区,总占地 487 亩,一期建设目前已 完成运动员公寓、射击射箭训练比赛馆、自行车训练比赛馆及教学楼 等设施,总建筑面积为 8.1 万平方米)除学生人数,因学院办学目标、 办学定位等原因外,规划期末要求值较高,目前尚有一定差距外,其 余均已经达到或超过规划期末(2010 年底)要求。
具体见表 1:表 1 办学资源的“十一五”规划要求与 2009/2010 学年平台数据对照表序号项目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数据2009/2010 学年平台数据规划初期(2006年初)规划末期(2010年底)1校园面积6216907162校舍建筑面积25.99734.5237.233学生数681 (466)1300 (900)1010 (675)4纸质图书3?11.811.95教学仪器设备3753. 22/551136241.78/61799.806952.766/68839.27/生均6实训(习)基地校内71111校外013137设置专业数3558生师比7.2413.49.169专任教师949710210高级职务教师29294811硕士及以上教师17152112双师素质教师556850表中单位:[校园面积(亩)建筑面积(万m2),学生数和教师数(人)实训、实习基地数(个),纸质图书(万册),教学仪器设备(万元)/生均(元),平台中没有显示信息的数据表示:—]平台数据显示学院基本办学条件和监测办学条件全部达到教育 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 号 文件有关要求(具体见表 2 和表 3)。
表 2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基本条件项目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 政用房(平 方米/生)生均教学科 研仪器设备 值(元/生)生均纸质 图书(册/ 生)我院2009/2010学年数据9.1621.641.8568839.27117.83教育部体育类高职院校合格要求131522300050表 3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监测指标统计项目具有高级生均占生均学百名学生百名学新增教生均年职务教师地面积生宿舍配教学用牛配多学科研进书量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平方 米/生)面积(平方 米/生)计算机台数(台)媒体教室和 语音实 验室座 位数仪器设 备所占 比例%(册)我 院2009/2010学年数据47.06472.3513.3123.4780.7930.5513.79教育部体 育类高职 院校合格 要求20886.587102学院办学定位准确,办学宗旨明确,发展思路清晰,办学特色 鲜明坚持“育人创佳绩”的办学宗旨,践行“明德、睿智、尚勇” 的校训,立足“体育强省”建设,面向体育训练、竞赛、管理、服务 一线,培养全面素质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和高技能体育复合型 人才,开创了一条富有浙江特色的竞技体育院校办学之路。
学院充分利用浙江体育行业优势,建设以竞技体育专业为特色, 其他体育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设置 5 个高职专业,2009/2010 学年全部招生,实际报到学生数 203 人,报到率达到 98.54%在校 生 1010 人( 其中, 全日制普通高职学生 675 人)依托行业,服务社会, 短期培训种类、规模逐步增加,2009/2010 学年培训 4030 人次,其 中,依托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人数为170 人次学院始终把教学(训练)工作作为党委和行政的中心工作,每 年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教学(训练)工作,研究解决教学(训 练)建设、教学(训练)改革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确保正确的办学方 向学院领导经常深入教学(训练)第一线听(看)课、走访学生, 认真调查研究,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师生的沟通,解决教 学(训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009/2010 学年,学院领导深入课堂 听(看)课累计 162 次,走访学生寝室累计 82 次,走访校外实习点累 计 24 次学院领导重视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保证资金来源,确保教学需 要当年,学院财政经常性补助总收入19050.2 万元,中央、地方财 政专项投入 6193.4 万元,社会捐赠总收入 158.2 万元。
在经费支出 上,当年投入日常教学经费 5519.5 万元,占总支出 19.58%;投入 1988.4 万元购置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能够践行以“服务为宗旨,就业(比赛)为 导向”的教育思想,在不断加大教学(训练)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把工作重心逐步转向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践基地建 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建设上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体育事 业发展输送高技能人才从表 4 可知:当年新生报到率、就业率 2 项 指标较高,说明学院专业设置符合社会需求在校生数、当年招生数、 当年毕业生数较低,主要是因为学院为体育类高职院校,建院时间短, 专业设置少,招生规模小,仅 3 个专业有毕业生校园和谐稳定,对突发校园安全事件有应急预案无不稳定和违 规办学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