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区域发展与城市定位 ——以安徽省阜阳市为例.doc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3KB
约8页
文档ID:547033492
区域发展与城市定位 ——以安徽省阜阳市为例.doc_第1页
1/8

区域发展与城市定位——以安徽省阜阳市为例李 龙 辉(渭南师范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地理091)摘 要: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其发展与所在区域密不可分研究城市与所在区域的主要经济联系,有利于了解区域和城市经济的空间组织,有利于明确区域和城市实体的空间发展方向,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在区域发展中城市该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该如何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文章以安徽省阜阳市为例,通过调研分析,合理定位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条件,提出大力发展物流业,实现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关键词:区域;城市;发展;定位;物流业 1 导言1.1 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城市是区域的核心以及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是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的外部环境城市在区域的发展中起带动、引导作用;而区域对城市发展的前途又有决定性影响,所以二者是相互联系影响的,城市与区域的关键在于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结构和发展方向,都与它所在的区域相联系,并受其影响1.2 城市定位的重要性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城市与城市及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引起的国际分工,导致了城市分工,让国家的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城市的竞争力上。

城市定位是否合理,决定着城市发展的速度,它不仅明确了城市竞争力之所在,更重要的是指明了城市发展的方向1.3 城市定位的方法城市定位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中综合地确定城市坐标的过程从这一定义出发城市定位工作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及其动态变化趋势二是城市与区域(不同尺度)之间社会经济关系的特征,包括社会文化联系,经济分工关系,空间区位关系等三是城市自身发展条件、基础、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和潜力城市定位的核心就是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相关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职能、角度、地位,加以科学概括和高度凝练,最后进行系统的阐述[1]2 阜阳市概况 2.1 阜阳市地理位置概况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最南端,是黄淮海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西北部与周口市,西部与驻马店市相邻,西南部与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亳州市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与六安市隔淮河相望下辖颍上、太和、阜南、临泉4 县,界首 1 个地级市,颍州、颍东、颍泉 3 区,面积9775平方公里,人口约 1000 万,常驻人口760万余人阜阳市经济总量2012年为980亿,居全省第五位,而人均 GDP为12900万元,排名第十六位。

阜阳市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之一阜阳市是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位居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过渡带,有强烈的发展愿望和中部典型区域性特征[2] 2.2 安徽省发展规划安徽省政府在《沿淮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努力把蚌埠、阜阳建设成为沿淮城市群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成为中部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这一决定是十分正确的,但“十一·五”以来,安徽省城市发展却与规划期望不同,如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试验区中的合肥、蚌埠、芜湖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皖江城市带中安徽若干城市加入长三角经济圈以后,发展机会更多,发展速度更快相比之下,政府对于阜阳市乃至皖北的关注就比较少了长江流域的发展固然重要,但人口众多的皖北地区决不能消极对待安徽省皖北地区属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人口较多,而且这些城市同属于松散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不高,互补性不强,区域中缺乏一个集聚力和辐射力较强的核心城市,经济发展缺乏凝聚力生产布局学认为,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通常是工业最集中的地方,是全区的交通运输枢纽、商业贸易中心,科学文化事业也比周围地区发达,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3]。

按此理论,皖北六市中并没有哪个城市与此完全吻合,说明皖北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城市正因为如此,需要政府把培育皖北中心城市上升到一个战略高度,解决其自身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3 阜阳市优先发展的区域条件根据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处在皖西北的阜阳市应优先考虑加以快速发展这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木桶中的“最短板”迫切需要加长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著名的“木桶”原理,其意思是说,木桶由几块木板箍成,它的盛水量是由这几块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有一块很短,则这个木桶的盛水量就被这块短板所限制,其他板块再长也是没有用的,只有加长这块短板,才能增加木桶的盛水量[4]这一原理生动地揭示出在经济发展这一层面上,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即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从安徽省实际情况来看,全省经济就是一个“木桶”,17个市好比17块“木板”,实现全面发展达到小康目标不是由那块最长的“木板”决定的,而是由那块最短的“木板”决定的阜阳市人口众多,全市1000余万人口占全省16%,其中农业人口占60%以上,该市在全省经济最为落后,2012年人均GDP仅为12900万元,而合肥市人均GDP为54997元[5]。

可以说,阜阳不富,全省难富,解决阜阳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第二,优先发展可更快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阜阳市是安徽省的西北门户,西临河南省,周边无经济特别发达的城市,不具备享有外来辐射的条件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果,形成了中部有合肥、南部有黄山、沿江有芜湖马鞍山铜陵诸城市构成安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而人多地广的皖北似乎缺少一极,或者说未能形成一极与其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全面发展皖北六市上,倒不如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阜阳市,使其能够成为区域中心城市,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第三,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可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大量原材料阜阳市盛产小麦、水稻、红薯、棉花、玉米、大豆和蔬菜、水果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薄荷、桐木、山羊、皮革、兔毛和肉类生产基地阜阳市粮食年产在340万吨以上,油料10万吨,蛋、奶、鱼、肉75万吨,被称为江淮粮仓这些都是亳州、淮北、淮南、宿州、蚌埠等周边城市难以企及的第四,丰富的矿藏资源,可将阜阳市塑造成能源新城阜阳市矿物资源储量可观,已探明地下煤储量达80亿吨,境内50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石油属于战略性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紧缺性资源。

合理规划与开发能源,将是阜阳市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第五,有大量富余劳动力,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充足人力资源阜阳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是中国四大民工输出源头目前阜阳市有540万劳动大军,虽然每年有不少外出务工,但仍有300万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或通过城市化加以吸收人口多虽然拉小了人均GDP,也在某些方面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但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潜在人力资源,无论是农副产品加工,还是煤炭开采,或者从事第三行业,都需要大量劳动力第六,城市文化底蕴深厚阜阳市历史悠久,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这里是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故里,诗人嵇康的桑梓,其周边地区产生老子、庄子等名播千古的重量级历史人物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曾巩、苏轼曾在这里为官多年区内古迹遍布,人文蔚盛,交相辉映除此之外,阜阳市内还有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的颍州西湖,先后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命名为“全球500佳”的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风景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为阜阳市发展旅游业提供必要的基础4 物流业在阜阳市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分析阜阳市不仅属于皖北经济区,同时地处中原经济区的东南,在这样的地理格局下,阜阳市应该寻求一个主导产业,以带动全市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依据这样的原则,结合阜阳市的自身条件与当前的经济形势,可以分析得出物流业在阜阳市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优势物流业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6]物流业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的服务产业,这一产业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和我国有些经济发达地区已成为支柱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先进性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物流发展,视为其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动力阜阳市区位承东启西,有发展物流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的先天条件,也有发展物流产业的决定性优势的后天物质基础 4.1 交通优势交通枢纽地位为塑造中心物流贸易城市提供重要的基础阜阳市交通便捷,四通八达4.1.1 铁路作为华东第二通道的起点和大京九铁路的中枢,全国六大铁路编组站之一,阜阳市在国家铁路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阜阳市邻近欧亚大陆桥的东段,京九、合阜、徐阜、漯阜铁路交汇于此而在建的洛宁、徐汉铁路的建成可以看作是中国铁路网完善的标志性工程洛宁、徐汉铁路将连接陇海、沪昆、沪蓉、沿江通道四条东西方向的干线,京沪、京九、京广、大湛、沿海通道五大南北干线,其地位的重要行可想而知。

这样西北方向的车到上海,东北方向的车到广州,通过这两条铁路将缩短很大的距离和时间,节省了很大资金和劳力4.1.2 航空阜阳市机场为国家二级民航机场,现已开辟阜阳到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合肥等国内大中城市的航线阜阳市区位条件良好,距离周围的南京、郑州、武汉等大城市300~400 km,距徐州、合肥、漯河、信阳、商丘、蚌埠、周口都在180~250 km位于大城市辐射区的薄弱部分,因此,阜阳机场与阜阳海关的服务半径都较大[7]4.1.3 水运境内淮河、颍河、泉河、茨淮新河等六条航道可入江达海,是中原通往华东的水运要塞淮河临淮控制工程的顺利实施,提高了淮河中上游的水面高程,为淮河、茨淮新河、泉河等水运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8],虽没有重要的江河湖海可以依靠,但独特的水运优势,提升了阜阳市资源优势、成本优势的价值品位,为塑造其在皖北以及豫皖交界中心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基础条件4.2 地理位置由于阜阳市的特殊位置,西北向由山西省、河南省的农产品,煤及工业品出入本市;西向连接分流106国道的物流;西南向至武汉连京广线,有大量工业品出入阜阳市;东南向至淮南、合肥、南京、马鞍山等地;东北向至徐州、连云港等地,由阜阳市出境经连云港出口大量农副产品;东向有工业品出入,这样可以把中西部大量农副产品推向国内国际市场,让东南地区的工业品通过阜阳市流入中西部,阜阳市将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9]。

5 阜阳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第六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上,阜阳市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商品市场最佳投资城市”,荣获“2010年度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商品市场”称号的阜阳•临沂商城由山东临沂兰华集团、兰田集团、华强集团和天基集团四大企业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成为安徽省规模最大、专业市场门类最齐全、配套设施最完善、物流最便捷的中国中部明星商品交易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8月,阜阳市共有物流企业及子公司1000余家,各类从业人员近20万人,各类营运车辆12万余台,为阜阳市商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预计2012年,全市物流业可实现增加值45亿元,较2011年增长19.04%[10]在阜阳城区,已经形成一个以人民路、颍州路为轴心的市级商务中心区,一条沿三环路的专业市场带,5个次中心商业圈,7条特色步行街和4大物流配送基地2012年,随着一大批重点商贸项目的开工建设和商贸物流业的繁荣发展,揭开了阜阳市从“皖西北商贸物流中心”向“中部区域性现代化商贸物流中心”跨越的崭新一页与此同时,阜阳市积极实施“贸工联动”战略,即以工业促进贸易的进行,再用贸易来引导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的良性互动。

虽然物流业在阜阳发展欣欣向荣,但作为一个新生产业,阜阳市在这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现代物流观念薄弱一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重生产轻物流”倾向很多企业不懂得利用物流,仍然是大量生产产品,通过自己运输、交易,而不去找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