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贵木材知识.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026341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贵木材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名贵木材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名贵木材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名贵木材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名贵木材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贵木材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贵木材知识.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贵木材知识一、紫檀属 1、紫檀木类 檀香紫檀(印度) 2、花梨木类 越柬紫檀(越南、柬埔寨、泰国) 安达曼紫檀(印度、安达曼群岛) 刺猬紫檀(热带非洲) 印度紫檀(主产于印度、缅甸、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及云南引种栽培) 大果紫檀(缅甸、泰国、老挝) 囊状紫檀(印度) 鸟足紫檀(东南亚中南半岛)二、黄檀属 1、香枝木类 降香黄檀(中国海南)/即海南黄花梨 2、黑酸枝木类 刀状黑黄檀(缅甸) 黑黄檀(东南亚及中国云南) 阔叶黄檀(印度、印尼的爪哇) 卢氏黑黄檀(马达加斯加) 东非黑黄檀(非洲东部) 巴西黑黄檀(巴西) 亚马孙黄檀(巴西) 伯利兹黄檀

2、(伯利兹) 3、红酸枝木类 巴里黄檀(热带亚洲) 赛川黄檀(巴西) 交趾黄檀(越南、泰国、柬埔寨) 绒毛黄檀(巴西) 中美洲黄檀(墨西哥等中美洲) 奥氏黄檀(缅甸、泰国、老挝) 微凹黄檀(中美洲)三、崖豆属、铁刀木属 1、鸡翅木类 非洲崖豆木(非洲刚果盆地) 白花崖豆木(缅甸、泰国) 铁刀木(东南亚、中国云南、广东引种栽培)四、柿树属 1、乌木类 乌木(斯里兰卡及印度南部) 厚瓣乌木(热带西非) 毛药乌木(菲律宾) 蓬赛乌木(菲律宾) 2、条纹乌木类 苏拉威西乌木(印尼苏拉威西岛) 菲律宾乌木(菲律宾)红木,泛指颜色较深、材质臻密的珍贵硬木。在北方,人们现在把颜色深、质致密的统称为红木,它包括

3、:酸枝、花梨木、紫檀、鸡翅木、铁梨木、漆树科、豆科和进口南洋材中的心材红色者。这些树种中,材质最好的是紫檀、酸枝和花梨木,它们的特点是材质致密、色泽美观、木材重硬、耐久性强、不易劈裂和稳定性好;较好的是鸡翅木和铁梨木,它们基本具备了上述三类木材的特点,但在结构上稍微粗糙一点;最差的是漆树科和豆科中的心材红色者及门格里斯,它们虽然在颜色上和上述树种差不多,但在结构上比较粗糙,并且易开裂,耐久性也较差,因此称为假红木;而进口南洋材中的心材红色者材质差别比较大,较好的有印茄、贝连,差的有胶木、红厚壳。1 酸枝类(Black wood或Rose wood)1.1 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

4、ifera)蝶形花科,黄檀属,我国海南岛特有的珍贵树种。原木特征:落叶乔木。外皮灰褐色,底层黄绿色,微纵裂;石细胞颗粒状,材表具不规则槽棱和波痕。宏观构造: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小,红褐色至深红褐色,边材淡黄色。散孔材或半散孔材,早材管孔12列,略细至中,肉眼下可见至明显,具红褐色树胶,侵填体可见;晚材管孔单个与23个径列,互成不规则排列。木射线甚细,肉眼下不见,镜下略见。轴向薄壁组织环管束状、翼状和傍管带状,线宽大于木射线宽度23倍。生长轮圆而明显。木材性质:纹理斜或交错,结构细至中,材色深沉红润,花纹美丽,质地重硬,强度高,气干密度0.94g/cm3。木材干燥尚易,干缩大,干燥易缓慢,不挠曲

5、,稍微裂。心材耐腐耐久性最强。加工较难,削面光滑,锯解时使人打喷嚏,锯屑刺激皮肤使皮肤发痒。握钉力强,油漆、胶粘性能好。木材具辛辣香气,削去边材的木材即为降香,国家论斤收购,出口东南亚及印度供佛香制作之用。别名:黄花梨、降香。1.2 宽叶黄檀(Dalbergia latifolia)蝶形花科,黄檀属,产于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别名:印度红木,印度黄檀、孟买黑木、希沙姆、印度蔷薇木。原木特征:乔木,树高可达43m,主干长10¬15m,胸径达150cm,一般在60cm左右。外皮白灰褐色,小片状剥落。树干通常不直,主要有槽沟,无板根。宏观构造: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紫褐色至深紫褐色,带有

6、黑紫色条纹;边材黄白色或淡黄褐色,宽34cm。散孔材,管孔数少,大小中等,肉眼下可见,镜下明显,大小略一致,管孔自内向外有渐小渐少的趋势(在一个生长轮内),内含物可见,有炭黑状沉积物。轴向薄壁组织数多,放大镜下明显,主要为傍管及离管带状,略呈波浪形,次为束状、翼状和聚翼状。木射线中至多,极细至略细,放大镜下明显。木材性质:纹理交错,结构略粗,光泽弱。材质重硬,气干密度0.750.85 g/cm3。木材气干良好,无干燥缺陷。心材很耐腐,边材易遭受虫害。加工较为困难,表面光滑,若有白垩沉积物则刀具变钝。胶接性能良好,精加工极好,难于钉钉,握钉力强。旋切、胶合效果良好。1.3 缅甸黄檀(Dalber

7、gia oliveri)蝶形花科,黄檀属,产于泰国、缅甸低海拔落叶混交材种。别名:滨黄檀,奥利黄檀,花酸枝,白酸枝,缅甸红木。宏观构造: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红褐色至黑褐色,且带有紫色的条纹;边材淡黄色。散孔材,管孔大都是单管孔。其排列部分微成链状。轴向薄壁组织离管带状和傍管翼状,和木射线一起构成网状。木材性质:纹理交错,结构稍粗或粗糙。木材重硬,气干密度为1.04 g/cm3,强度高,耐腐性和耐久性均好。一般而言,缅甸黄檀的材质比宽叶黄檀的材质差一等。1.4 黑黄檀(Dalbergia Fusca)蝶形花科,黄檀属。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和思茅地区及越南、缅甸等国。别名:褐黄檀,缅甸褐黄檀,黑酸枝。

8、宏观构造: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黑褐色,边材淡黄色间有黑色斑点。散孔材,具黑色树胶。木材性质:材质重硬,结构致密,强度高。气干密度0.99 g/cm3。木材气干常出现严重的纵裂,室干表现良好,但干燥速度较慢。木材具光泽、无香味,打光性质良好,其外观与宽叶黄檀很象,并可用作其代用品。较同类红木、香红木更胜一筹。1.5 缅甸黑黄檀(Dalbergia cultrate)别名:刀状黑黄檀,黑酸枝。其外观和宽叶黄檀很象,可用作其代用品,其构造、性质类似于缅甸褐黄檀。但缅甸褐黄檀较脆,而缅甸黑黄檀较韧。1.6 越南红木(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蝶形花科,黄檀属。产于泰国、越南和

9、东南亚中南半岛东侧。别名:交趾黄檀,香红木,红酸枝。其材质、性质与降香黄檀类同。2 紫檀木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linus)蝶形花科,紫檀属。产于印度南部迈索尔地区。别名:紫檀、老红木、酸枝木、赤檀。原木特征:乔木,外皮灰白色。宏观构造: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大,新伐桔红色,放久转为黑紫褐色,常具深或深紫黑色条纹;边材窄,白色。散孔材,管孔中至小或甚小,单个或210个(常24个)径、斜、团列,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含红褐色树胶或白色沉积物。轴向薄壁组织傍管带状和离管带状及环管束状。木射线细而不见,稍密,具波浪痕,弦切面扩大,镜下也不易见。木材性质:纹理斜,结构细,木材重硬,

10、气干密度0.99 g/cm3。干燥困难、缓慢,少开裂。耐久性强,心材对木腐菌、白蚁和其他虫害有免疫力,加工难,切面光滑,握钉力强。材色和光泽美丽,花纹美丽。在紫檀属百余科树种中是材质最佳的一种。3 花梨木类(Padauk&Narra)3.1 缅甸紫檀(Pterocarpus macrocarpus)蝶形花科,紫檀属,产于缅甸、泰国及印度尼西亚半岛。别名:大果紫檀。原木特征:树皮中至厚,粗糙,外皮灰黄褐色。宏观构造: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大,新伐材淡黄色至砖红色,放久转为金褐色至暗红褐色;边材窄,灰色至灰黄褐色,散孔材,管孔肉眼下易见或甚明显。木射线细,镜下明显。木材性质:纹理交错,结构中至略粗。

11、木材具光泽,气干容重0.820.96 g/cm3。强度高,耐久耐腐性强。木材的强度、韧性均较印度紫檀、安达曼紫檀高,是花梨木中材质最优良的树种。3.2 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蝶形花科,紫檀属。产于缅甸、菲律宾、新几内亚和非洲。别名:那拉、安格色拉、森拉。原木特征:乔木,树木高达30m,胸径可达90cm,板根膨大并向上延伸。树皮厚1020mm,表面粗糙,外皮灰红褐色,不规则片状脱落;内皮红褐色至深红褐色。韧皮纤维发达。宏观构造: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鲜紫红色,久则变深为暗红褐色,有时有条纹;边材淡黄白色或淡黄褐色。半散孔材或环孔材,管孔数量少,早材管孔略大至大,形成连续

12、的早材带,通常13列,内含物常见,黄色沉积物丰富;晚材管孔稀少,由内向外渐小渐少,肉眼可见或不见。轴向薄壁组织量多,放大镜下明显。主要为离管和傍管带状,次为环管状及轮界状。木射线量多,略细至甚细,放大镜下明显。木材性质:纹理交错,结构粗糙,花纹美丽,无特殊气味和滋味。重量硬度中等,气干比重为0.520.74 g/cm3。干燥容易,干燥缺陷极少,甚至没有因干燥而降低等级的现象。心材很耐腐。加工容易,削面光滑,略难钉钉,握钉力中。3.3 安达曼紫檀(Pterocarpus dalbergioides)蝶形花科紫檀属。产于印度安达曼群岛。宏观构造: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紫红色或深紫色;边材窄,灰色。散

13、孔材,波痕镜下可见。木材性质:纹理交错,结构中至略粗。木材生硬,气干密度为0.690.88 g/cm3。干燥性能良好,少开裂和变形。很耐腐,耐久性不如缅甸紫檀。手工加工困难,但旋切性好。径切板花纹美丽,难钉钉,握钉力好。打光效果良好。4 铁梨木类4.1 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苏木科,格木属。产于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浙江、贵州、台湾,越南也有。别名:铁力木、铁木、东京木、赤叶木、乌鸡骨、山茬、孤坟柴、LIN(越南名)。原木特征:常绿乔木,高25m,胸径可达40cm以上,外皮浅红褐色,粗糙,不开裂至微裂,具锈色皮孔;内皮浅红色。树皮厚度中,质外脆内略韧,不易剥离。石细

14、胞颗粒状。宏观构造: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大,紫褐色至黑褐色;边材窄,黄褐色,年轮不明显,散孔材,管孔小至中,略可见,小23个复管孔,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管径大于射线宽度35倍,侵填体可见。轴向薄壁组织明显,环管束状、翼状、聚翼状,线宽大于木射线宽度35倍,木射线细。弦面波痕可见。木材性质:纹理交错,结构稍粗。木材重硬,干缩及强度大,气干密度0.894 g/cm3。干燥良好,但不留意则易翘曲。耐久性强,能抗虫蛀、白蚁及海中动物危害。加工较难,径面不易刨光,木材有光泽。油漆、胶粘性能良好。握钉力强。4.2 铁力木(Mesua ferrea)山竹子科,铁力木属。产于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印尼、马来西亚和我国广西南部及西双版纳。别名:铁栗木、铁棱木、铁木、互普、宾拉。原木特征:常绿大乔木,材高可达30m,胸径100cm左右,最大可达300cm。树皮厚510mm,质硬,易剥离;外皮灰白色或灰褐色,极薄,骨样,有尖棱;内皮灰棕色至棕色,多黑色分泌物。韧皮纤维发达,皮底有尖棱。材表细纱纹,间有长短不等的沟槽。宏观特征: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鲜红褐色至淡紫褐色;边材宽约2cm,灰褐色微带红。生长轮略明显,不均匀。散孔材,管孔略少,中至略大,肉眼下明显,大小一致,分布不大均匀,星散分布及不规则径列及斜列,充满橙红色的沉积物。轴向薄壁组织量多,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