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夹竹桃》一、说教材《夹竹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六组的一篇课文,这一组课文的主题是“咏物抒情”《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中描写了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划分为四大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写作者家中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融,景象奇妙有趣 第三段(第三至五自然段):写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第四段(第六自然段):写作者爱上了夹竹桃二、说教学目标: 体会着作者的情感,揣摩着编者的匠心独运,我由读者转化为教者的目标越来越清晰,那就是我要引领学生们依据《夹竹桃》这篇文章内容去感悟文本,培养情感,迁移写法,形成能力因此,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3、学习作者对比反衬、联想的写作方法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灵魂词即是“爱”,所以我将重点定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2、学而致用,学习不仅仅为了学,还要为今后的运用打下基础,因此本课的难点是学习反衬的写作方法四、说教法:1、在这堂课中,我运用了“读、思、议、导”结合法,在课堂上,我力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照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最后由教师“点拨引导”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2.同时我还运用了“读、写”结合法和情境教学法等,通过由读到写使学生阅读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和升华这里的写不是抄写生字词或抄写课文,而是根据课文中精彩的语句段落,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或文章结构方式来仿写当然,每个班级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此,我的仿写任务也分成了难易等级分层异步,供每个学生都能去品尝成功的喜悦五、说学法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引导学生精思与感悟六、说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2、学习作者对比反衬、联想的写作方法3、学习用“无……不”、“无不……”造句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探究主题 1、谈话导入课题板书课题2、复习第二自然段,并板书: 景象 奇妙有趣3、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夹竹桃的段落4、5自然段)[设计意图]由谈话导入,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回忆上节课的内容,然后出示夹竹桃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夹竹桃两种花色相映的奇妙有趣接着我就直奔课文的重点段,文章篇幅较长,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面面俱到,要精心剪裁课文,大胆舍弃,腾出足够的时间、空间来让学生品读重点段二、品花期之长———感受夹竹桃的韧性1、找出第四自然段的中心词(韧性)2、出示韧性的两种意思,并让学生选择[设计意图]六年级下册练习四中,有一项练习就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解释,并运用这种方法,预习课文,弄懂不理解的字或词3、画出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4、集体交流1)预设句一:“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抓住“悄悄地”,“一声不响”,“ 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来体现夹竹桃的默默无闻和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 指导朗读课件出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齐读。
2)预设句二:“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抓住“无……不……”两字,理解双重否定句,并会运用“无……不……”造句指导朗读课件出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齐读3)出示句三:“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理解“无不”双重否定句,并会用“无不”造句4)出示句四:“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读好反问语气,改成陈述句5、引导学习第三自然段用春、夏、秋季作家小院的十四种花反衬对比出夹竹桃的花期之长,韧性可贵6、小结[设计意图]在这一部分,找出自己所找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自己的体会是第一步;认识后两句的句式特点---双重否定句,赞美的语气更强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朗读是第二步;与第三自然段对比朗读是第三步三、品花影之美——感受夹竹桃带来的乐趣 1、过渡: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因为夹竹桃能引起我的幻想板书:(幻想)2、出示课件,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3、师生交流4、出示句子,老师配乐范读,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
5、作者把夹竹桃幻想成了什么?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幻想练读6、指名读,齐读 7、想象夹竹桃还能引起我什么样的幻想?[设计意图]“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边读边想像,以读促悟借助画面、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努力营造自主阅读,积极对话的氛围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1、齐读第六自然段2、作者为什么爱夹竹桃?3、第六自然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4、读季羡林的简介5、总结[设计意图]不停留于语言文字的表面、文章的表面,引领学生感受作者更为博大的情感世界,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五:作业:1、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2、仿照课文对比反衬的写法,写一段话或一段文章[设计意图]学习语文的目的之一是习得方法,把学到的写作方法及时地迁移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也就达到了内化、外显的效果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的积累,也得到了技能上的发展六、板书 景象 奇妙有趣 19 夹竹桃 韧 性 爱 幻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