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自查自纠报告-汇报【202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6793603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自查自纠报告-汇报【202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自查自纠报告-汇报【202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自查自纠报告-汇报【202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自查自纠报告-汇报【202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自查自纠报告-汇报【202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自查自纠报告-汇报【20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自查自纠报告-汇报【202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Z J“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自查自纠报告总结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关于抓好落实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的号召,促进“五项管理”落地生根,现依据教体局文件要求,对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先根据实地督查要点将具体落实情况逐一报告如下:一、作业管理篇【执行部门:教导处】根据 “五项管理”具体要求,我校对作业的布置、作业量及作业批改等做了规定,对规定落实情况进行督查。1.严控书面作业量情况:(1)一、二年级年级坚决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2)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3)三至六年级除语文、数学英语以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2

2、.教师指导学生作业情况(1)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2)学生作业情况,教师要及时反馈、及时讲评。对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集中讲评,个性问题要面批校正或予以个别辅导。对作业中存在的错误应要求学生订正,并做好二次批改工作。 3.学生作业批改情况(1)教师对布置的学生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2)做到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3)做到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4)教师要认真、及时批改学生的书面作业,做到书面作业全批全改,鼓励教师对部分学生作业进行面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存在的问题就解决措施:在自查中发现,有六年级2个班级布置作业较多,后进生每天书面作业时间超过了60分钟。毕业班老师以前每天只

3、顾自己布置本学科作业,时间上很难掌控。我们及时约谈老师,语数英老师表示以后每天布置作业互相沟通,也采用分层作业的形式,确保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了60分钟。实行作业统筹把关制。建立教导处牵头、年级长协调、班主任负责、各科教师会商的工作机制,做好各学科作业的统筹平衡工作,确保作业量、作业难度和完成时间的协调。 二、手机管理篇【执行部门:总务处】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弊端已显得十分突出,影响了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督促学生科学使用手机。我校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一)加强学生手机带入校园管理1.有限带入校园学校

4、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在校园内携带、使用手机。2.申请及保管制度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将手机带进校园的,学生提出申请:(1)填写申请表,家长签字同意,报班主任登记。(2)进校后应将手机取消闹铃,并处于关机状态,放入信封,封面上写上姓名。(3)班主任是手机保管责任人,手机由班主任统一放入班级手机柜锁好。3.有限使用1.教学时间不许申请拿出手机。2.学生因重要紧急事项联系家长,建议用学校的公用电话,确需手机的,必须在学生休息时间内进行,可与班主任联系。3.仅限于使用手机的通讯功能,不得利用手机聊天、接收或播不良信息、考试作弊。(二)对用手机布置或完成作业管控情况我校严禁教师布置学生利用手机完成的作业。教师不得

5、让学生或家长下载相关手机app,利用手机打卡等形式代替书面或实践作业。(三)严禁教师布置学生利用手机完成的作业。教师不得让学生或家长下载相关手机app,利用手机打卡等形式代替书面或实践作业。(四)手机管理教育引导工作1.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对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进行教育引导。Z J2. 将学生手机管理要求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告知学生家长。存在的问题就解决措施:我校加强学生手机带入校园管理,建立学生手机校园内统一保管制度,教师严禁用手机布置作业,学生严禁用手机完成作业。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手机引导管理教育。学生对手机依赖度减弱,校园基本杜绝学生手机带入。但许多家长反映,学生在

6、家依旧玩手机打游戏,家长也管不了。对家长反映的问题,我们加大宣传,合理引导。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过度依赖手机的危害。另外就是让家长对学生手机加强管理。四、睡眠管理篇【执行部门:少先队】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健康的睡眠环境,我校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学校作息时间。1.落实中小学上午上课时间规定情况上课时间将不早于8:20;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要求学生提出书面申请,学校、班主任知晓,将提前通知保安。此外,学校将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保障学生每天12:50-13:30必要的午休时间。2.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乐平路小学将继续提

7、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使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3. 建立学生按时就寝管理制度情况充足良好睡眠是孩子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我们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加大宣传,并制定了XX学校学生按时就寝管理制度,并对家长作了要求:1.家长要监督孩子不晚于9:20上床睡觉,保证孩子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2. 家长要帮孩子养成准时上床,按时入睡的好习惯。准时、按时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孩子尽快进入睡眠状态,提高睡眠质量。3.孩子因身体或其他原因未能在就寝之前完成作业,可终

8、止作业,按时就寝。通过系列活动,学生的睡眠充足,精神状态良好。存在的问题就解决措施:1. 家长自己往往不能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我们发现问题,由班主任通过电话和家长沟通,并提醒家长可以控制室内适宜的亮度温度及湿度,屏蔽噪音,可放一些助睡眠的音乐等等帮助孩子尽快入睡。2.后进生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后进生每天书面作业时间有时超过了60分钟。老师每天只顾自己布置本学科作业,时间上很难掌控。我们及时约谈语数英老师,他们表示以后也采用分层作业的形式,确保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了60分钟。五、读物管理篇【执行部门:教导处】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健康的睡眠环境,我校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结合实际情

9、况合理确定学校作息时间。学校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进校销售课外读物,禁止任何人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鼓励学生加强阅读习惯的培养,为了激发每位同学的阅读兴趣,为了将读书落到实处,学校特做以下一些工作:1.学校设立读书走廊,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2.每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定期开放,设立专门图书管理员。3. 按照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清理。4. 严禁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活动。Z J5. 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行为。存在的问题就解决措施:主要是家长不配合,学生在家不读书或少读书。我们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取得家长的配合。我们向家长

10、倡议:1.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走走,以学校推荐书目为重点,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的书籍,培养从小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2.设立亲子阅读时间。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读书成果,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为孩子终生爱读书打下基础。3.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班级学校举行的各项读书活动。4.建议孩子阅读健康、积极的读物,使其多样化。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Z J通过系列活动,学生普遍爱读书,效果良好。六、体质管理篇【执行部门:艺体组】根据关于开展中小学校“五项管理”实地督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切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精神,丰富学

11、生课余生活,提高体育活动质量,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我校切实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推动大课间体育活动和每天锻炼1小时制度,通过系列活,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一)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时间为每天上、下午各安排30分钟分两场进行,采用广播操、集体舞、自选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各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大课间活动,班主任要组织好学生有序地参加各项活动。 (二)学生近视眼防控1. 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由班主任带领,少先队督察队检查,对动作、纪律等情况打分,并和期末文明班级评比挂钩。2. 每学期2次对学生视力的摸底统计,加大宣传,提高爱眼护眼意识。(三)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信息的档案管理,各类档案应分类合理、材料齐全。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效果良好。存在的问题就解决措施:主要问题是语数英老师占用体育课现象较为普遍。我们教导处和教研组加大巡课力度,发现一起扣除绩效考核10分,效果非常明显。另外学生近视率高,我们通过推动全校座位轮动及眼保操评比等等系列活动,降低近视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烧伤科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