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院)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6747049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院)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院)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院)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院)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院)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院)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院)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 *市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院)扩建工程二、项目法人及承办单位1、单位名称:*市皮肤病防治院2、法定地址:*市*区*镇王府村北3、项目联系人:三、工程建设地点*市*区*镇王府村北,*市皮肤病防治院医疗区内。四、项目法人简介*市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院)前身为*麻风疗养院,是1926年“英国麻风会”为纪念约翰杰克逊而建。在80多年的历史中,该院经历3次搬迁、5次更名,1957年最后一次迁址*区*镇王府庄村北至今。该院占地39401.6平方米(60亩),编制床位180张,实际开放床位60张,现有在职职工117名,专业技术人员111名,其中高级技术人员23人,

2、中级技术人员38人,初级技术人员50人,其规模、综合技术实力均位于全省前列,承担着*市麻风病的临床治疗、康复、疫情监测、防治人员培训等综合任务,是*最大的麻风病人收容医院和全省麻风防治科研教学基地。在八十多年的麻风防治工作中,*市皮肤病防治院积累了丰富的麻风防治经验,培养了一代代麻风防治优秀人才,1991年在全省率先达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为控制*市的麻风流行与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1991年*市率先在省内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1994年该院被确立为“中国麻风康复中心*分中心”,多次被评为全国、*麻风防治先进单位。该院住院部主任刘振华在护理麻风病人方面作出了优异成绩,荣获 “南丁格尔”奖章

3、。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单位名称:*工程咨询院2、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资甲1111111111111113、资格等级:甲级4、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二节 研究依据一、*市皮肤病防治院委托*工程咨询院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麻风病院村建设规划的批复发改社会2007901号三、*卫生厅关于做好麻风病院村改造建设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鲁卫规财发200712号四、*市皮肤病防治院提供的项目设计要求及基础资料、数据五、*城乡建设勘察院*市皮肤病防治院规划方案总平面规划图六、卫生部麻风病院村建设规划七、卫生部、建设部、国家计委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八、国家现行建筑

4、设计规范九、国家及省市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定第三节研究范围和内容一、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二、选址与建设条件三、建设规模四、工程方案五、环保与节能六、实施计划与进度七、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八、社会效益分析第四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建设规模1新增建筑面积m23000其中:综合病房楼m22372含办公平房病房m2314医疗及后勤服务用房m23142现有建筑面积m21541600 m2可用二占地面积1占地面积平方米39401.660亩三容积率0.24四建筑系数%17.69五投资强度万元/亩15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4501工程费用万元3832其他费用万元463预备费万元21七资金筹

5、措万元4501国家扶持万元1602地方配套万元290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麻风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该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吸入和皮肤接触传染。麻风杆菌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并损害周围神经功能,导致患者肢体畸残。上世纪四十年代之前,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麻风病被视为不治之症。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麻风病已经能够治愈,但仍有部分病人由于延误最佳治疗期,虽经治愈却造成畸残。这些麻风病患者因畸残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引起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从1949年至今累计登记病人数为48万余例,主要分布在北纬38以南的

6、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省份。全国86%的县(市)都发现过病人,累计数1万以上的有13个省(市),其中在5万以上的有4个省。患病率曾在1/10万以上的县(市)占69.1%,在1/万以上的县(市)占42.6%。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积极防治,至上上世纪80年代初,以氨苯砜单疗治愈的病人达31万余例。1986年在全国普遍推广了WHO联合化疗方案,至2003年底,全国累计接受联合化疗的麻风病人达7万余例。2005年初全国有麻风病现症病人6000多名。近几年,每年新、复发病人1600多名。现有治愈存活的麻风病人约21万,其中约10万人存在不同类型的可见畸残,居留在麻风病院村的有2.1万人。全国现有600多所麻风

7、病院村,分布在除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及宁夏以外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过几十年的变迁,各地麻风病院与麻风病村的名称各异,不完全统一。全国三分之一的麻风病院村地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麻风病院村的规模不一,多的收容近300人,少的仅1人,平均每处收容31人。在麻风病院村收容的2.1万名居留人员中,大多数是老、弱、病、残,个别院村混居有健康家属及其子女。麻风病院村居留人员平均年龄约65岁,其中64%有手、足、眼部的可见畸形或残疾。建国后,*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本控制了麻风在省内的流行和传播。*市麻

8、风防治工作始终处于全省前列, 1949年至今,*市共计免费查治麻风病人1804例,1991年率先在省内达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患病率1/10万)。但近几年,由于多种原因,*市的麻风整体疫情又有所回升,每年都有新发、复发病人,有的县市区已经超过基本消灭指标,同时,流动人口中输入性麻风患者的防治也是一个难题,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市有档案管理的存活麻风病人411例,其中现症病人14例,平均年龄65岁,除30名在*市皮防院麻风病房住院治疗康复外,其余患者都分布在偏远山区和农村,其中255例畸残严重,生活不能自理,且合并多种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由于缺乏基本的医疗条件,长年处于疾病痛苦

9、折磨中,死亡的病人数逐年增加,但由于医疗用房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部分病人不能集中收治,这样不利于麻风病疫情的控制,也给公共卫生管理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市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医院建设年代较久远且几经搬迁,由于设计和建设标准低,长期缺乏投资维护,地基下沉,墙体断裂,多数成为危房,*市公安局多次下发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2004年*市政府和卫生局曾拨款100万元于对麻风病房进行了部分翻建改造,但可以安全使用的病房仅有600平方米平房,安排30个床位,仍有900多平方米的危房等待拆除重建。根据*市文生发展规划和卫生部颁发的全国麻风病院村改造建设规划,按该院达到250名收容能力

10、,还需建设新的病房才能满足需求。2、防治麻风病属公益性事业,麻风病院建设和运行所需资金全部依赖财政支持。由于经费有限,该院虽已拥有足够的建设用地,但缺少更多的财力对病房和诊疗、办公用房进行改扩建,收容能力低,病人居住环境、医护人员医疗和办公条件很差,与该院在省麻风病防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很不相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从根本上摆脱麻风病防治中基础设施的限制和束缚,改善病人的就医环境,国家卫生部制定了全国麻风病院村改造建设规划并由国家发改委进行了专项批复。*卫生厅也下发了关于做好麻风病院村改造建设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按照要求*市皮肤病防治院被确定为全省麻风病院村改造建设单位,将在现有基础上改扩建

11、麻风病房3000M2,使该院成为集医疗、康复、休养、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全国一流的麻烦防治基地。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麻风病的防治主要采取隔离措施,各级政府在远离城镇、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地方建立麻风病院或麻风病村,收容和治疗麻风病人。1986年起,我国开始对麻风病采取“从隔离治疗为主转变为社会防治为主”的防治措施,新发现的病人一般在家接受治疗,原麻风病院村的大部分病人治愈后逐渐出院,回归社会。小部分治愈者因年老畸残、生活无法自理或终身未婚,以及社会上对麻风病及其患者产生恐惧和歧视,使他们无家可归、无人收留,仍长年居住在麻风病院村内

12、,无法回归社会。麻风病院村居留人员医药费用保障水平低,近90%的麻风病居留人员每月医药费用不足60元。大部分院村没有必要的康复设施和器械,居留人员无法进行愈后功能康复。37%以上居留人员生活不能自理,多数麻风病院村缺少护理人员,居留人员处于无人照料的窘境,互相代医、代护现象十分普遍。为了使麻风病院村居留人员这一弱势群体能享受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成果,改善现有麻风病院村居留人员居住及生活条件,体现党和政府对麻风病人的关爱,对全国现有麻风病院村调整合并基础上,改扩建麻风病院村基础设施,配置必要的生活设施和医疗、康复设备器材,改善麻风病院村居留人员生活质量,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关爱弱

13、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是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二、符合国家麻风病防治规划为推进我国麻风病防治进程,有效控制麻风病的流行,早日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国家卫生部于2006年印发了全国麻风病防治规划(20062010年)。规划工作指标包括麻风病联合化疗的覆盖率达到100%;麻风病联合化疗的规则率达到95%以上;麻风病联合化疗治愈率达到95%以上;新发现麻风病人中级畸残率控制在20%以内;现症病人完成治疗时新发生的畸残率控制在10%以内;完成治疗的现症病人每年随访监测率达到95%以上;现症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每年检查率达到90%以上;皮肤科

14、医生接受麻风病诊疗培训率达到90%以上;乡村医生麻风病防治培训率达到80%以上;公众麻风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完成麻风院(村)的改造建设任务,并投入正常运转。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该规划的要求。三、是*市麻风病防治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市目前有档案管理的存活麻风病人411例,除30名在*市皮肤病防治院 麻风病房住院治疗外,其余患者主要分布在各县市区的偏远山区、乡村,其中255例畸残严重,生活不能自理,且合并多种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长年处于疾病痛苦的折磨中,这样不利于麻风病疫情的控制,也给公共卫生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项目建设后,可以将*市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房床位数增加到250床,极大的提高医

15、院的医疗条件和治疗规模,及时的收治麻风病人,有利于*市麻风病疫情的防治。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市麻风病防治的客观要求。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一、建设规模*市皮肤病防治院现有土地39401.6平方米(60亩),现有房屋面积1541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941平方米,可居住病房600平方米,实际开放床位数60张,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划要求,该院未来的床位数应达到250张。根据卫生部全国麻风病院村改造建设规划、*卫生厅鲁卫规财发200712号文要求以及*市皮肤病防治院(麻风病院)现状情况,本项目拟定的建设规模为3000平方米,拟新增床位190张,达到250床的规模。二、主要建设内容根据*市皮肤病防治院总体规划,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新建病房和医疗、后勤服务用房、绿化,同时按照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