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6741894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已成为每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是我们教师当前首要的工作。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呢?第一,在校园、走廊和教室里不能追逐打闹,特别是在教室里,摆放了很多桌椅非常危险。下楼梯时不要拥挤,遇到随身物品掉在楼梯上时,不要弯腰去捡,等人少时再捡起遗落物品。发现有人摔倒迅速扶起来,快速走下楼梯。更不能顺着楼梯扶手下滑,容易造成危险伤害。第二,体育课安全教育。学生年龄小身体发育不完全,因此,大部分体育项目都可能导致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老师就应该做课前安全教育,提前考虑可能发生危险的不安全因素,并且应教会学生一些简单处理外伤的应急办

2、法。 第三,火灾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白火灾经常发生的原因。一旦出现了火灾,应如何自救快速逃离现场。在火灾中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等方法。更要组织学生经常演练遇到火灾后怎样快速撤离火场。第四,地震安全教育。先让学生知道地震前的征兆和特点。一旦地震发生,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地带并且找到空旷的安全地方避险。第五、交通安全很重要。学生上放学靠右行,在公路上行走时,不追逐打闹。穿越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切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要慢行”。 首先,安全教育,应立足于安全意识的培养。学生意外事故多发于溺水、交通事故。每逢夏季来临,总有三、五成群的学

3、生瞒着老师、家长来到湘江游泳,孩子们满足于泡在湘水中的凉爽与畅快,全然忘记身边时时潜伏着危险,因此总会不时的耳闻学生溺水身亡的事故。有时是身边的朋友、同事的孩子,看着伤心欲裂,悲痛欲绝的那些父母,我,心也揪起来的痛。因为,我知道,这痛,需要一辈子去忘记,时间有时也无能为力。痛定思痛,这样的伤害,本可以避免的,只源于安全意识的淡薄。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跟着陌生人走,不想他们被奇怪的味道迷昏,不想他们站在倾斜的墙下,不想他们独自去游泳,不想他们受到可以避免的伤害。那么,我们时刻要注意把安全放在首位,事事都要有安全意识,把这个世界上可能存在的危险与丑恶分析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从而加以防范。其次,

4、安全教育,防范能力的培养应重在“防”。2008年5月12日,一个今我们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灾害发生的一瞬间,我们失去了很多老师、学生、孩子、朋友。那一刻,让我们所有人痛心不已!在这场灾难中,很多学校成为一片废墟,许多正在上课的师生都没能脱险逃生,但是,却有这样的一所中学桑枣中学,在地震发生后短短1分36秒左右的时间里,将2200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全部安全转移到了学校开阔的操场上。那一刻,叶志平校长,该是百感交集,喜极而泣!因为,在这场灾难中,他没有丢下一个学生!没有丢下一个老师!是什么原因让桑枣中学的师生安然无恙?是疏忽?是手下留情?不,是桑枣中学自己救了自己的生命!灾难发生后,一片恐慌之中

5、,几千名师生能在1分36秒的时间里安全转移,可以想象,那是怎样的秩序井然!怎样的训练有素!然,这一切并非一日之功,全源于该校有着强烈的安全意识和有效的防范机制,由此而培养了师生较高的防范能力,他们长时间的进行安全知识宣传,长时间的进行疏散演习,不惜花重金对学校进行加固,所做的这一切都起作用了,它为学生疏散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安全重于泰山,我们一刻也不能忘!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多进行安全教育,重视体育锻炼,多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汶川大地震,这是一场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启示!从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地思考: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该怎样去防范?最后,安全教育,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同等重要。不断地从新闻媒体上了解到,不少地方的校车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些校车(接送学生上学、放学),无牌无照,车况不敢维恭,只是有了一纸合同,各方便大开绿灯,任其营运。也看过记者的跟踪采访,相关职能部门对安全隐患一事,表示无能为力,似乎在职权范围之内又不在职权范围之内,真有点雾里看花。可是,性命攸关,容不得玩忽职守啊!安全重于泰山,责任大于天!校车,接送的是花季孩子,肩负的是祖国的重托!在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的同时,责任何其重大!因为有了责任,可以避免许多的灾害事故,因为有了责任,可以为孩子创造更好地学习环境与生存条件,因为有了责任,这个社会会更融洽,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