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复习题目答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6725531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题目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题目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题目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题目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题目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题目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复习题目答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填空选择题:1刀具后角是指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2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粗车钢时,应选用(YT5、)。3当进给量增长时,切削力(增长),切削温度(增长)。4粗磨时,应选择(软、)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组织砂轮。5合理的刀具耐用度涉及Tc经济耐用度 与 Tp最高成本耐用度 两种。6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粗加工孔时,应选择(、麻花钻)刀具。7机床型号由 字母 与 数字 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其中符号C代表(车床、)。8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9进行精加工时,应选择(,切削油),为改善切削

2、加工性,对高碳钢材料应进行(退火,)解决。 10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位置)误差。11机床制造误差是属于(系统、)误差,一般工艺能力系数Cp应不低于(二级、)。12在常用三种夹紧机构中,增力特性最佳的是螺旋 机构,动作最快的是 圆偏心机构。13一个浮动支承可以消除(1、)个自由度,一个长的v型块可消除(4,)个自由度。14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1. 15工序是指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所连续完毕的工艺过

3、程。16剪切角增大,表白切削变形(,减少);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减少)。 17当高速切削时,宜选用(,硬质合金)刀具;粗车钢时,应选用(YT5、)。18不经修配与调整即能达成装配精度的方法称为(互换法、)。19当主偏角增大时,刀具耐用度(,减少),当切削温度提高时,耐用度(、减少)。20在四种车刀中,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最佳,);粗磨时应选择(,软)砂轮。21机床的基本参数涉及尺寸,运动,动力。22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23衡量已加工表面质量的指标有表面层几何形状特性,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24定位基准面

4、和定位元件制造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位置)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位置)误差。25测量误差是属于(、随机)误差,对误差影响最大的方向称误差敏感方向。26夹紧力的方向应与切削力方向(相同,),夹紧力的作用点应当(靠近,)工件加工表面。 27辅助支承可以消除(0、)个自由度,限制同一自由度的定位称(、过定位)。28磨削加工时,应选择(乳化液,),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不锈钢进行(调质,)解决。29刀具前角是指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 用符号。 表达。30当工件材料硬度提高时,切削力(增长,);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减少)。31制造复杂刀具宜选用(高速钢、);粗车钢时,应选

5、用(YT5、)。32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高碳钢采用(,退火)解决;对不锈钢(,调质)解决。33粗加工时应选择(水溶液、),粗磨时,应选择(软、)砂轮。34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基准重合、统一、自为、互为、可靠原则。35进给量越大,表面粗糙度(愈高,);精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刀具。36机床的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成型运动与辅助运动两大类。37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38在CA6140车床上加工公制螺纹时,所用挂轮是(63/100100/75,)。39夹紧力作用点应(靠近,)工件的加工表面;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

6、、基准位置)误差。40完全互换法合用于(大量,)生产,所有零件公差之和应(,小于)装配公差。41工艺系统刚度等于(Fy/y,),工艺系统刚度大,误差复映(,小)。42一个支承钉可以消除(、1)个自由度,消除六个自由度的定位称(完全定位)。43生产类型通常分为单件,成批,大量生产三种。44. 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变形系数、滑移系数 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 减少 。45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 ;粗车钢时应选用YT5。46.当进给量增长时,切削力增长,切削温度增长 。47.粗磨时,应选择软砂轮,精磨时应选择致密 组织砂轮。单项选择题:1.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B )。A.切削速度

7、 B.切削深度C.进给量 D.切削宽度2.积屑瘤容易在( B )切削时产生。A.低速 B.中速C.高速 D.超高速3.加工过程中塑性变形大部分集中于( A )变形区。A.第一 B.第二C.第三 D.第二和第三4.过定位系指( D )。A.工件实际定位数多于规定定位数 B.工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表面参与定位 C.使用了辅助支承 D.工件的某些自由度被定位元件反复限制5.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位于 ( C )。A.刀尖处 B.切削刃中部C.前刀面靠近切削刃处 D.后刀面靠近切削刃处6.基准重合原则系指使用( A )基准作为定位基准。A.设计 B.工序 C.装配 D.测量7.使用夹具重要是为

8、了保证零件加工的( C )。A.尺寸精度 B.形状精度C.位置精度 D.表面粗糙度8. 淬火解决一般安排在( B )。A.毛坯制造之后 B.粗加工后C.半精加工后 D.精加工后9.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的元件有( A )。A.定位套 B.圆柱销C.支承钉 D.心轴10.大批量生产强度规定较高的形状复杂的轴,其毛坯一般选用(A)。A.铸造的毛坯 B.自由锻的毛坯 C.模锻的毛坯 D.轧制的棒料11.在切削加工时,下列哪个因素对表面粗糙度没有影响?( D )A.刀具几何形状 B. 切削用量 C.工件材料 D. 检测方法12.工艺系统刚度等于机床、夹具、刀具及工件刚度( C )A.之和 B.之积 C.倒

9、数之和的倒数 D.倒数之积的倒数13.为了改善轴类零件的综合机械性能,通常对轴进行( C )热解决。A.正火 B.回火 C.调质 D.完全退火14.切削脆性金属材料一般产生( C )切屑。A.带状 B.节状 C.崩碎 D.条状15.车床用的卡盘、中心架等属于( A)夹具。A.通用 B. 专用 C.组合 D. 随行16.一般机床的主运动有(A )个。A.一 B.二C.多个 D.也可以没有17.刀具的前刀面指的是( A )。A.切屑流过的表面 B.加工表面C.已加工表面 D.待加工表面18.金属切削过程是在机床上通过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形成( B )的过程。A.金属的剪切滑移 B.切屑和加工表面

10、C.机械能变成热能 D.刀具磨损19.刀具耐用度的含义,指的是( B )。A.刀具的硬度 B.两次刃磨间隔的时间 C.能承受的最高温度 D.力的大小20.可转位车刀是采用一定的( C )方式,把刀片和刀杆连在一起。A.焊接 B.粘接C.机械夹固 D.铆接21.圆周铣削时,工作台不会发生窜动现象,使铣削过程较平稳铣削方式是( B )A.顺铣 B.逆铣 C.端铣 D.对称铣22.粗加工时,铣刀的齿数应( B )些。A.多 B.少C.不多不少 D.大约40到50个齿23. 麻花钻由于有横刃,在钻削时( A )。A.导致很大的轴向抗力 B.有助于刮削金属C.有助于定心 D.有助于切削24.滚齿加工使用

11、展成原理,使其加工精度比铣齿( A )。A.高 B.低C.相同 D.没区别25.砂轮的磨粒在外力作用下从表面的脱落难易限度称为(A)。A.硬度 B.粘合度 C.牢固度 D.粘度26.经济加工精度系指采用某种加工方法( C )A.所能达成的最高精度 B. 所能达成的平均精度 C.在正常条件下保证的精度D. 在最不利条件下保证的精度27.工艺系统刚度等于机床、夹具、刀具及工件刚度( C )A.之和 B.之积 C.倒数之和的倒数 D.倒数之积的倒数28.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 B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成指数函数关系 D.成对数函数关系29.车削加工塑性材料时,大部分切削热( D )。A.传给工件 B.传给刀具 C.传给机床与夹具 D.被切屑带走30.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 C )。A.各组成环公差中最大值 B. 各组成环公差中最小值 C. 各组成环公差之和 D. 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简答题:1、什么是磨削烧伤?影响磨削烧伤的因素有哪些? 磨削烧伤:当被磨工件的表面层的温度达成相变温度以上时,表面金属发生金相组织的变化,使表面层金属强度硬度减少,并随着有残余应力的产生,甚至出现微观裂纹的现象。 影响因素:合理选择磨削用量;工件材料;对的选择砂轮;改善冷却条件。2、什么是工艺系统的刚度?误差产生的因素? 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