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村贫困问题现状调查汇报.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6719622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村贫困问题现状调查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农村贫困问题现状调查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农村贫困问题现状调查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农村贫困问题现状调查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农村贫困问题现状调查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农村贫困问题现状调查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农村贫困问题现状调查汇报.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贫困问题现状调查汇报 近年来,市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2022年到达2686元,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使市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居住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农村根底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方向发展。在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我们各级政府应该清楚的看到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国家扶贫政策将在调整的情况下,我们就近年来对贫困监测调查情况进行分析,为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扶贫工作时参考。 一、贫困问题的现状 市是国家级贫困县扶持比拟多的地区之一,全市辖七县一区,有六

2、个县是国家扶持的贫困县。全市现有总人口268万人,农村人口228.99万人,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5.44%。长期以来,这里交通不便,生产条件落后,自然环境差,地方财政非常困难,农村经济主要靠单一的种植业收入来支撑,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非常缓慢。据有农民收入调查的1980年的资料显示:XX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6.61元,这一数据根本反映全市当年的平均水平,可见当时农民的生活水平根本都处在贫困状态。1983以来年,地区所辖的8个县,除西峰区的几个乡镇之外,其余均被列为国家和省的扶贫对象,区内重点扶持的有69个乡镇和161个村,这些乡镇和村主要集中在中部干旱山区,子午岭林缘区和北部半农半牧区。就

3、是从这个时间开始,省委、省政府将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在西峰区主持召开了九次老区建设工作会议,为扶贫开发制定政策,确定重点项目,积极协调资金、精心描绘扶贫开发蓝图,极大的促进了全市的扶贫开发工作。经过市几届政府的精心组织和筹划,在国家扶贫力度逐年加大的情况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经过27年的不懈努力,扶贫开发工作有了显著成绩,农民的生产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水、电、路等根底设施有了很大的发展,据调查,2022年全市收入在919元以下的贫困人口70.23万人,贫困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1.1%;到2022年全市收入在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40.59万人,占全市总人

4、口的18.2%。贫困人口在逐年减少,但扶贫工作的难度确在增加,可以说扶贫工作到了攻坚阶段。通过我们深入六县部分乡村调查,目前我市引起贫困的原因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因为身体残疾或智力有问题的,这部分人根本丧失生产能力,主要依靠家庭其它成员或政府救助生活,从此导致家庭困难的;二是因教育引起的贫困,这些家庭主要是由于供养高中、大学生引起的家庭贫困;三是因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引起的贫困,这些家庭主要是缺乏劳动力导致的贫困;四是交通不便利,信息不畅通,地少人多引起的贫困问题。从目前贫困人口分布情况来看:这些人口多分布在XX县区、XX县区、XX县区、几个县的遥远山区,这四县的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的76.8

5、%,其中:XX县区贫困人口9.2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8.3%,XX县区贫困人口8.52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7.25%,XX县区贫困人口8.4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6.91%,贫困人口4.9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0.69%。XX县区、XX县区、XX县区、西峰区四县区由于农村人口相对较少,但贫困人口所占的比重也不小,XX县区贫困人口3.3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2.10%,XX县区贫困人口2.11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8.46%,XX县区贫困人口2.3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0.86%,西峰区贫困人口1.6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49%。从目前农村住户收入来源来看,2022年农村贫困监测年报资料显示,

6、贫困监测人均纯收入为2321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840元,占总收入的36.19%;家庭经营收入为1110.64元,占总收入的47.85%;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占90%以上,第二、三产业的收入所占比重很小。财产性收入61.35元,占总收入的2.64%;转移性收入为309.26元,占总收入的13.32%;根据调查资料分析,我市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主要是靠外出打工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家庭经营收入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种植业的收入,这说明收入的单一性是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这就是我们目前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尽管我们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把贫困人口减少到40万人左右,但这部分人的扶贫难度是很

7、大的,还有收入在1190元以上1500元以下的一些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随时都有返贫的可能,因此,在我们地方经济欠兴旺的地区,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关注这一群体的民生问题,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二、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 1、农业生产根底薄弱,靠粮食增产增收难度加大。我市是“雨养型农业,这里由于水资源的短缺,尽有的少量水利设施,由于设施老化很难利用,因此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粮食继续增产的难度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粮食生产播种面积增加的空间受到制约。二是“靠天吃饭影响粮食单产增加的空间不大。2022年以来,由于各项恵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由于受耕地面

8、积总量和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在逐年减少,因此,靠粮食增产来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不大。 2、农民收入偏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有一定难度。202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86元,比全省农民人均收入3050元低364元;比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低2467元;比全省收入最高的XX县区6410元低3724元;由此可见,我市农民收入不高,跟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很大,要想保持较快增长难度较大,由于农民收入主要是靠农民工外出打工得到收入,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民工的工作力度,农民工就业环境不断改善,工资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农民工增量不断递减,靠农民工外出务工规模增加来提高农民收入难度

9、增加。 3、农村社会救助供需矛盾突出,贫困人口救助水平不高。我市属于西部欠兴旺地区,地方财政比拟吃紧,农村扶贫开发资金筹集十分困难,按照国务院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要求,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要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的解决温饱问题,从我市实施情况看,目前难以到达这一要求,一是地方财政资金难以到位,保障标准与当地群众的温饱标准存在差距;二是部分贫困人口尚未进入低保,目前低保对象主要是缺乏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特困户,五保户为主。由于贫困人口多,数量大,靠国家的救助资金很难满足目前的要求。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完善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建设,使五保户、无生活来源的贫困户

10、老有所养。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是各级政府在今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主要任务,目前我们的贫困人口主要是因疾病、残疾、鳏寡孤独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占有一定的比例,这部分人已经完全丧失“造血功能,只要依靠政府的救助才能生存,因此,我们一定要完善保障制度,加大乡镇一级福利院、敬老院的建设力度和效劳功能,使这个群体的人老有所养。 2、加快小城镇化建设步伐,有效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及城镇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只有持续地、有条不紊地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才能逐步增加农民的收入,减少贫困,

11、实现农业现代化。 3、要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极大地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使广阔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煤田、石油是我市发展工业的主要资源,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希望,在资源开发中,一定要注意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坚决防止过渡开采造成新的污染,特别是要注意水资源的保护,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决不能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发展地方经济。只要从一开始就关注这一问题,使这一强市战略按照高标准顺利实施,真正让的老百姓感受到工业强市带来的成果。 4、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点线面统筹安排,综合治理。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把扶贫开发放在全市经济发展的全局中统筹考虑,“跳出扶贫看扶贫,进一步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把扶贫开发同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整村推进有机结合起来,把资金整合与规划整合结合起来,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那么,提高政府投入的整体效益。 5、大力发展特色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带动农民增收。我市的苹果、黄花菜、白瓜子和一些小杂粮很有市场,我们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扩大种植面积,形成一县一品,一乡一品,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