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隧道沉降观测要点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671141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隧道沉降观测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桥梁隧道沉降观测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桥梁隧道沉降观测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桥梁隧道沉降观测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桥梁隧道沉降观测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隧道沉降观测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隧道沉降观测要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涵隧道沉降观测学习总结太焦高铁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其中不乏不良土质和采空区。隧道,大型桥涵构造物较多 ,速度达20kh以上的高速铁路,其路基、轨道和桥梁的列车动力作用远不小于一般铁路,轨道的不平顺对迅速行车引起的列车振动也远比相似条件下一般速度的列车严重,。因此,高速铁路对路线沉降有严格规定,通过学习桥梁隧道沉降观测有关规范后,本人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做出如下总结:一、沉降观测的目的因隧道开挖断面大,必须加强及支护的施工沉降观测工作,并贯穿于施工施工全过程。其目的是:1、 提供监控设计的根据和信息。掌握围岩力学形态的变化和规律,掌握支护的工作状态;2、 指引施工预报险情。做出工作预报,确立施工

2、对策,做到监视险情、安全施工。3、 通过回归分析,拟定围岩变形收敛的精确时间和最大变形量,为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提供科学根据;针对大桥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定期沉降观测,通过对各期监控数据的解决和分析,并借助桥梁构造、工程地质等资料,得出大桥正常运营状态下的下沉值,找出大桥下沉规律和趋势,分析大桥下沉的因素。为桥梁的运营养护、道路标高调节提供技术根据,同步检查大桥设计,施工质量,同步为科学研究提供有关信息。二 、沉降观测技术规定1.沉降变形测量级别及精度规定沉降变形测量级别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观测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沉降变形点点位中误差(mm)三等1.005

3、.0变形监测应建立独立的变形监测网,覆盖范畴一般不适宜不不小于4公里,基准点选择应优先考虑运用PI、CII和水准基点。2沉降变形监测网重要技术规定及建网方式(1)垂直位移监测网垂直位移监测网重要技术规定按下表执行:级别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每站高差中误差()来回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措施及规定三等1.00.30.600或DS型仪器,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规定施测。2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级别三等的规定(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规定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规定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布设

4、措施分为三级;1)基准点。规定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同大地测量点的比较,规定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设有强制归心装载。基准点使用全线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工作点。规定这些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同基准点同样,其平面控制点应设有强制归心装置。工作点除使用一般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规定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立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00左右时,可基本保证垂直位移监测需要。3)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

5、的特性部位,不仅规定设立牢固,便于观测,还规定形式美观,构造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沉降变形点按桥涵专业布点规定进行。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垂直位移监测沉降变形测量级别规定二等及以上的重要桥隧工点,应独立建网,并按照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规定进行施测或进行特殊测量设计。(2).水平位移监测网1.水平位移监测网重要技术规定水平位移监测网重要技术规定按下表执行:级别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测角中误差(”)测边中误差备注一等1.5000.71.0201.010二等3.04001.02001.82三等0450184.035025.0四等2.607.0水平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水

6、平位移监测网一般按独立建网考虑,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级别及精度规定进行施测,并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网坐标的互相转换。三、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规定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其布设按下列规定: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立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2.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项目,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沉降变形观测点。3沉降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沉降变形体上能反映沉降变形特性的位置。四、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规定1.

7、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查,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照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2.水准仪使用S05或1型仪器,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常常规检校合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均不超过15。仪器多种设立对的,其中有限差规定的项目按规范规定在仪器中进行设立,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规定的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来回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行。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T 287-)有关规定执行。观测时,视线长度50,前后视距差1.0m(电子);前

8、后视距累积差3.0m(电子);视线高度055m(电子);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差0.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05,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1.0mm;4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1)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规定施测。初次观测每个来回测均进行两次读数。(2)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通过培训才干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3)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佳用同一水平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措施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相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似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5

9、)成像清晰、稳定期再读数。(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毕,半途不中断。 (7)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要定期检核,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与否有变动。(8)数据计算措施和计算用工作基点一致。标注:何为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从已知水准点出发,沿各个待定高程的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水准点M2,这种水准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由已知水准点出发,沿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原水准点上,称为附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由已知水准点出发,既不附合到其她水准点上,也不自行闭合,称为支水准路五、沉降观测线路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措施进行,采用美国Trim

10、le(INI)精密电子水准仪配合铟合金水准尺进行现场观测,该水准仪具有奇偶站变换功能,按如下顺序进行:往测: 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返测: 奇数站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为后前前后图3-1沉降观测水准路线示意图六、沉降观测测点布设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级别拟定,、级围岩无砟轨道隧道应进行沉降观测及评估。级围岩隧道沉降变形应进行专项评估。其她特殊条件有砟轨道隧道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评估 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级别拟定,一般状况下级围岩每600m、级围岩每400m、级围岩每300m、级围岩每200、级每50m布设一种观测断面; 明暗交界处、围岩级别、衬

11、砌类型变化段及沉降变形缝位置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长度不小于20m的明洞,每0m设立一种观测断面。仰拱(底板)施作完毕后,每个观测断面在仰拱(底板)两侧及中间附近布设沉降观测点,如下图所示 图31隧道观测标施工期埋设位置示意图当墩全高不小于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墩身观测标;当墩全高不不小于等于14时,埋设一种墩身观测标。 桥台观测标原则上应设立在台顶(台帽及胸墙顶),测点数量不少于2对,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胸墙两侧(横桥向),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把观测标埋设在台身的两侧以便观测,后期具有条件可以把台身观测标转移到桥台顶部。墩身观测标一般设立在墩底部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的位

12、置;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便于立尺观测时,墩身观测标可设立在相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也可以在墩身正面下水槽附近埋设个观测标,运用1m水准尺观测。涵洞进出口两侧帽石或涵体应各设立1个沉降变形观测点。涵洞顶中心应设立一种沉降板;遇到高路基的状况,可以把涵洞进出口的两侧帽石的沉降观测点转移到涵洞进出口两侧的边墙上,进出口各埋设1对点;遇到净空较低,测量有困难的涵洞,直接在涵洞顶中心设立一种沉降板,涵洞两侧不埋设沉降观测点。 七、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规定桥台、桥墩、涵洞观测标采用20mm不锈钢钢筋,顶部磨圆,后期钻孔埋入,埋设前需进行渗锌防腐解决(注:为了统一和美观,建议采用统一加工的观测

13、标)。图4 变形观测点埋设措施八、观测频次规定墩台基本沉降观测频次表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墩台施工到一定高度/1次设立观测点,进行初次观测墩台混凝土施工全程完毕后1次相应墩台预制梁桥架梁前全程1次月相应墩台预制梁架设全程架梁前后各1次桥位施工桥梁制梁前全程1次/月上部构造施工中全程荷载变化前1次,荷载变化后前3d1次/d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全程荷载变化前1次,荷载变化后前3d1次/d桥梁主体工程竣工无砟轨道铺设前第-3个月1次周第36个月1次/2周6个月1次无砟轨道铺设期间全程次无砟轨道铺设完毕后24个月第1个月1次/2周工后沉降长期观测个月1次/月个月次/3个月1324个月1次/6个月隧道沉降观测频次表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仰拱(底板)施工完毕后第1个月1次/周第个月次/2周3个月后1次/月无砟轨道铺设后第13个月次月412个月1次/3月12个月后次/3月以上为本次学习的总结,参照规范Q/R 923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程 TB001- 962-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部门:测量队 姓名:焦文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