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基本申报条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6708698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基本申报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基本申报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基本申报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基本申报条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基本申报条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基本申报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基本申报条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基本申报条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基本申报条件河财政文 2011111 号(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研究)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基本申报条件( 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基本申报条件( 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基本申报条件( 4)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档案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基本申报条件( 5)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卫生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基本申报条件( 6)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基本申报条件( 7)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审计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基本申报条件( 8)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统计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基本申

2、报条件( 9)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附小、幼儿园专业技术岗位基本申报条件( 10)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出版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基本申报条件( 1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政管理岗位基本申报条件( 1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聘用条件及首次申请办法(2011 年 11 月 24 日印发)1/25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基本申报条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基本申报条件一、教师岗位基本条件1. 热爱祖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和学术道德;2. 身体健康,能承担岗位任务;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实验室建设;3.

3、积极承担科研工作,组织、领导或作为成员参加教学科研团队,参加教学科研项目和参加教学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工作,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任务。4. 积极参与学校或院(系)、部的各类活动,对学校或院(系) 、部的建设与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5. 符合教师岗位的申报条件, 具备与履行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且在此次岗位聘用前已被聘用到相对应岗位。二、教授岗位(一)教授一级岗位教授一级岗位属国家专设的特设岗位,其条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二)教授二级岗位教授二级岗位属河南省管理和评审的岗位,其条件由河南省制定。(三)教授三级岗位1. 直接聘用条件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

4、,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较为突出的成就和贡献。 任现职以来, 在学术成就、学术影响和资历等方面(除重要的学术荣誉外)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直接认定三级岗位:(1)任现职满 12 年以上,且符合表一16 项中 1 项者;(2)任现职满 9 年不满 12 年,且符合表一 16 项中 2 项者;(3)任现职满 6 年不满 9 年,且符合表一 16 项中 3 项者;(4)任现职满 3 年不满 6 年,且符合表一 16 项中 4 项者。2. 评审聘用条件2/25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基本申报条件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5、、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较为突出的成就和贡献。任现职以来, 在学术成就、学术影响和资历等方面(除重要的学术荣誉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评审聘用三级岗位:(1)任现职满 12 年以上者;(2)任现职满 9年不满 12 年,且符合表一16 项中 1 项者;(3)任现职满 6年不满 9 年,且符合表一16 项中 2 项者;(4)任现职满 3年不满 6 年,且符合表一16 项中 3 项者。表一:教授三级岗位申报条件类选项条件选项别序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1秀教师;或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或中原学者;或省管专家荣“ 555 人才工程” 第一或第二层次入选

6、对象;或教育部 “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誉科研奖励计划” (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奖者;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2称划”入选者;或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或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受资助者;或省号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受资助者;或省杰出人才计划受资助者省特聘教授;或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或博士生导师;或省级重点一级学科3带头人4 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申报带头人5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得者、一等奖排名前五、二等奖排名前三;或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前三、一等奖排名第一教国家级精品课程排名前二;或省级精品课程主持人;或(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6国家级规划统编教材主编、副主编

7、;或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排名前二;或省级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主持人(均为获批)件7国家级特色专业申报排名前二;或省级特色专业申报主持人(均为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报牵头人;或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8 报牵头人; 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牵头人;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牵头人(均为获批)9 国家级教学团队排名前二;或省级教学团队主持人主持完成国家级 (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部 “ 863”科项目及一级子课题、 “ 973”项目及一级子课题、科技支撑项目和软科学项目)立研10项资助课题1 项;或主持完成省部级(包括教育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

8、究条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教改项目、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省科技厅件2 项研究项目)立项资助课题3/25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基本申报条件获国家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获得者、二等奖排名前五、三等奖排名前三;或国家发明专利排名前三; 或获省部级成果奖(包括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1 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成果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政府发展研究奖、省“五个一”工程奖)一等奖排名前三、二等奖排名第一在学校规定的一类期刊发表论文1 篇;或二类期刊发表论文2 篇;或三类期刊发12 表论文 4 篇;或四类期刊发表论文 6 篇(一、二类文科限第一作者,

9、理工科为前 2 名;三、四类文科限独著,理工科限第一作者)13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排名前二;或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主持人;或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主持人;或省级重点实验室申报带头人(均为获批)主持承担的纵向科研项目累计经费(以学校到账为准) ,文科 15 万元以上, 工科、14理科 45 万元以上;或横向课题项目,文科40 万元以上,工科、理科 120 万元以上15在国家级出版社以第一作者出版学术专著2 部以上(每部 20 万字以上),其中至少有1 部为独著16 经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委员会集体认定的特别优秀者(四)四级岗位基本申报条件: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未聘用到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者, 可

10、直接聘用到专业技术四级岗位。三、副教授岗位(一)五级岗位基本申报条件: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符合教师岗位基本条件, 任现职以来(除重要的学术荣誉外)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可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评选聘用到五级岗位:(1)任现职满 12 年以上,且符合表二16 项中 1 项者;(2)任现职满 9 年不满 12 年,且符合表二 16 项中 2 项者;(3)任现职满 6 年不满 9 年,且符合表二 16 项中 3 项者;(4)任现职满 3 年不满 6 年,且符合表二 16 项中 4 项者。表二:副教授五级岗位申报条件类选项条件选项别序号省管专家;省级以上模范教师;或省级以上优秀教师;或省

11、级以上师德先进个荣1誉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奖者;或称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或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或省号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受资助者;或省杰出人才计划受资助者4/25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基本申报条件3456教学条7件891011科研条12件13141516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受资助者;或“555 工程”第三层次入选对象;或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对象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申报带头人(团队,国家限前五,省级限前三)(均为获批)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得者;或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得者排名

12、前五、一等奖排名前三,二等奖排名前一国家级精品课程排名前五;或省级精品课程获奖排名前三;或参编国家级规划统编教材 (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 本人撰写5 万字以上);或省级规划统编教材(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主编、副主编;或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排名前五;或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排名前三国家级特色专业排名前五;或省级特色专业排名前三;或国家级教学团队成员排名前五;或省级教学团队成员排名前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报牵头人(团队, 限前五);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牵头人(团队, 限前五);或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报牵头人(团队, 限前三);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牵头人(团队, 限前三

13、)(均为获批)年均教学工作量 400 学时以上,近三年教学质量评价优秀,同时在学校规定的四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 篇以上。参与完成国家级 (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部“ 863” 项目及一级子课题、 “ 973”项目及一级子课题、科技支撑项目和软科学项目)立项资助课题1 项,排名前五;或主持完成省部级(包括教育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教改项目、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省科技厅研究项目)立项资助课题1 项。获国家科学技术成果奖成员;或获省部级成果(包括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成果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发展研究奖、省“五个一”工程奖)一等奖排名前五,二等奖排名前三,三等奖排名第一;或国家发明专利排名前五。在学校规定的二类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 篇以上(文科为第一作者,理工科为前两名);或三类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 篇以上;或四类以上期刊发表论文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