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成长插上科技的翅膀飞翔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6700909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学生成长插上科技的翅膀飞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为学生成长插上科技的翅膀飞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为学生成长插上科技的翅膀飞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为学生成长插上科技的翅膀飞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学生成长插上科技的翅膀飞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学生成长插上科技的翅膀飞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语文课堂上为学生插上科技的翅膀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的思考云台小学: 刘华平【内容摘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我们立足实际,钻研课标和教材,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深入挖掘科技教育内容,优化课堂设计,开展课外科普阅读,注重实践活动指导,初步形成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的新思路。【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科技教育21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得更高更快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经济增长中最活跃最强有力的因素,科技的进步已成为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为了适应这种时代的挑战,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和人才强国的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2、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以此改变传统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演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的教育现状。课标指出:“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中体现开放性和活动性理念,如何整合语文教材向学生渗透科技教育,如何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插上科技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谈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一、深入分析语文教材,挖掘科技教育内容科技教育内容知识广泛、科学性强,与语文学科具有紧密和明显的互补性,能丰富语文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紧紧围绕科技知识编排,是向学生渗透科技教育的好教材,据不完全统计,语文教材中能整合科技教育的内容占总课量的20以上,主要向学生渗透科技知识,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教育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具体分析如下:1、令人崇尚的科学精神初中语文教材中以传记、演讲稿等多种文体生动讲述了中外科学家的故事,从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使学生受到教育。我的信念中的居里夫人淡泊名利、执著追求,献身科学;邓稼先一文中的主人公邓稼先忠厚朴实,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发展至死不懈;真正的英雄中的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上的七名宇航员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为人类的航天事

4、业献出宝贵的生命。2、令人铭记的科学知识课文看云识天气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和晕、华、虹的形状、颜色,说明各自的特点,交给学生看云识天气的知识;月亮上的足迹真实而详尽地给学生再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告诉了学生恐龙由于大陆板块运动而遍布世界各地的道理和由于撞击造成恐龙灭绝的知识;奇妙的克隆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最前沿的克隆科学技术。语文教材中还涉及工程、物理、生物、社会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内容丰富,文体多样,是一本优秀的科普读物。3、令人受益终身的科学思维中学生思维存在不少缺点:不善于全面看待文体,以偏概全;不善于认识事物的本质,

5、浅尝辄止;不善于联系地看问题,孤立思考;不善于创造性地分析问题,生搬硬套。而语文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全面性、深刻性、联系性和独创性。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告诉了学生要坚信自己拥有创造力,学会保持好奇心,活用知识,不满足一个答案,要有创造性思维,并锲而不舍地发展下去,就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告诉学生学习自然科学要保持怀疑求真的态度,注重实践,有想象力、有计划地探索,注重培养实验精神。大量的神话、童话也能让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特别是科幻作品更能让学生展开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优化设计

6、,激活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如何优化教学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动机,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教学前,教师应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把文本内容与科技信息以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的形式制成课件。教学时,适时呈现学习的知识背景,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或链接当今科技前沿,从而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浓厚的兴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激情。如邓稼先一文教学时,在导入环节可利用电脑再现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蘑菇云画面推出主人公,激起学生对邓稼先的崇敬;在分析“邓稼先与奥本海默”部分,可利用课件声情并茂地讲述邓

7、稼先第一个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核试验区捡核弹碎片的故事,让学生亲切感受到邓稼先身先士卒、关心同志的伟大人格魅力;在课堂拓展部分,可播放祖国60华诞大阅兵的壮观场景,展示祖国雄厚的国防实力,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三、延伸课堂,开展课外科普阅读,丰富学生科普读物的阅读量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可见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堂阅读的基础上我们重视正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科普读物,注重阅读方法指导,按照“分析文本链接课外科普推荐科普读物阅读交流集思成文”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阅读,把

8、课标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学了斑羚飞渡、华南虎、马后,可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科学探秘”等栏目,再推荐阅读动物王国等;学了邓稼先,可组织学生讨论新中国科技发展之光,再向学生推荐阅读中华的脊梁、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等书,然后交流读后收获,写一则读书笔记,从而达到阅读教育的目的。四、用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创新传统的学科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思考、实践、创造。”而新课程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符合了这一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

9、性”,“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这与 “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的 科技教育目的是一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性很强,鼓励学生围绕学习主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创造性地开展活动。通过参观、考察、访问、上网浏览等收集整理资料,动手制作、成果展示等途径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有所思考、有所发现、有所体验、有所创新。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时,可围绕主题设计科技教育活动。活动一:我了解桥引导学生实地拍摄、上网浏览、查阅书刊等方式了解一些桥的名称的由来,搜集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等,搜集关于桥梁的发展、种类、原理等知识,知道一

10、些桥梁专家的故事,利用课间开展以“名桥荟萃”的图片展览活动,指导学生以“我心中的桥”为主题办一次手抄报,或鼓励学生开展“桥的力学原理”的探讨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全方位地了解桥相关知识。活动二:我绘画桥组织学生把自己认为最理想的桥最美的桥、最富有创意性的桥用绘画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快乐。活动三:我制作桥举行纸桥承重比赛,折法不限,纸张的材料限70克A4纸一张,不附加任何其他材料。纸桥的长度为A4纸的长度,桥墩高为8.4厘米,造型不限,最好能符合科学原理,以承重五角硬币数量最多为胜。通过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制作桥”的过程中理解科学、发现科学、运用科学。活动四:我写作桥把自己在此次以“

11、桥”为主题的活动收获、活动趣事、活动感想写下了,或介绍身边的桥,写成作文与大家交流、分享,将语文教学的说写训练落到实处。总之,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我们要本着学生发展的理念,立足学科本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加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融合,不断思考和探索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科技教育的新思路,以此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参考文献:1、科学技术部等: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郭元祥: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