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辅助曝光.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6692810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码相机辅助曝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码相机辅助曝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码相机辅助曝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码相机辅助曝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码相机辅助曝光.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动对焦辅助光在光线不足时会自动亮起,照亮被摄物体以让相机的对焦系统能正常工作,在光线充足时可以关掉。有些不宜打扰被摄者的场合应该关掉,或者偷拍的时候_。AiFi就是佳能的智能对焦系统,半按快门后由相机自动选择对焦点。中央就是将对焦点固定在中间,只对中间对焦框内的物体对焦。多数情况下可使用AiFi对焦,如果AiFi对焦总是对不上你想要的地方,那就用中央对焦点吧。室内光线不足,有些虚是正常的。解决办法有提高ISO、打开闪光灯以及使用三脚架。(三种办法只使用一种就行,不要同时使用其中的两种甚至三种都使用)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

2、,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值,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一般叫包围式曝光,意思是在某些特殊的光线下(比如主体的亮度与周围的亮度差别较大),对曝光难以把握(机内的测光数据并不一定能使主体正确曝光),采取包围式曝光,先按机内测光数据拍一张,再按增加一档、减少一档分别拍一张(有的可根据情况设置增减的EV值拍摄的张数,比如+1EV、-1

3、EV、+2EV、-2EV拍四张),这样的话里内一定有一张照片曝光是正确的。在使用闪光灯的时候才会用到这些功能。 焦平面快门由2个帘幕。前帘同步就是在帘幕开启的时候闪光,产生的拖影的效果在物体移动方向的前面,比如一个走动的人那么拖影在人物前面;后帘同步在帘幕开始关闭的时候闪光,产生的拖影效果和前帘同步相反,即一个走动的人其拖影在人物后方。也就是说使用后帘同步可以体现出物体移动的方向。 至于什么场合用就看你想怎样利用照片表达你的意思了。慢速同步就是用长时间曝光加闪光给前景补光。前帘和后帘只是闪光的时机不同,前帘是在快门打开的瞬间闪光,后帘是在快门即将关闭的瞬间闪光。1、平均测光:对整个取景区平均计

4、算测光值。 这是一般相机默认的基本测光模式,使用率最为普遍。在取景范围内光线比较均匀,明暗反差不大的情况下,几乎都能让你得到一张满意的照片。 2、中央平均测光:是以取景范围中部的30左右的区域平均测光为主的测光模式。 当需要表现的主体在取景范围中间部分,而环境明暗与主体有较大的差别时,选择中央平均测光,偏重对中央大部分区域测光,能使主体的曝光较为准确。 3、点测光:又称重点测光,是对取景范围中的15区域内测光。 点测光模式用的极少,也不易掌握。但在某些情况下,点测光却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点测光,并能正确使用点测光,一方面可使主体曝光精确,另一方面利用“感光宽容度”来创造

5、出现实中无法看到的奇妙图片。 点测光模式适用的情况:点测光方式在取景内光线分布不均而且反差很大的情况下适用。这种情况如果不用点测光,可能会造成需要表现的主体曝光不正确,太亮至白或者是太暗没有细节。 曝光锁定:在使用点测光模式前,需要了解曝光锁定的使用。相机点测光的测光点在取景区的中心。使用点测光的时候,需要把取景区中心点(点测光的测光点)对准需要表现的主体来测光。如果在你想要表现的取景中,表现主体并不在中心点,可以先用点测光的测光点对准表现主体进行测光,并使用相机的曝光锁定功能锁定对主体测光的数据,最后根据自己的想法,重新构图,对焦后按下快门。大多数相机的曝光锁定都有专门的按钮,能够使我们得以轻松的在曝光锁定后重新考虑构图。但也有一些相机曝光锁定和对焦都是通过半按快门实现,假如测光点和对焦点并不一致,例如图2的测光点是太阳边的云彩,而对焦点是建筑物,就需要先对云彩点测光后曝光锁定,然后重新构图对建筑物对焦。有些相机不能提供单独的曝光锁定和对焦锁定,也可以先对主体点测光后记下曝光数据,然后把相机的拍摄模式设置为M档,按点测光的数据设定曝光数据,然后进行构图和对焦。 76、75、49-52、60-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