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不论书法而论书神”书学观探究毕业论文设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6689887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渭“不论书法而论书神”书学观探究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徐渭“不论书法而论书神”书学观探究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徐渭“不论书法而论书神”书学观探究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徐渭“不论书法而论书神”书学观探究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徐渭“不论书法而论书神”书学观探究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渭“不论书法而论书神”书学观探究毕业论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渭“不论书法而论书神”书学观探究毕业论文设计.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 徐渭“不论书法而论书神” 书学观探究 专业代码: 050403 作者姓名: 姚 威 学 号: 2009203664 单 位: 美术学院书法系 指导教师: 王 艳 军 2013年6月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日期 1目 录

2、前 言1一、徐渭生平1二、徐渭“不论书法而论书神”书学观的渊源2(一)徐渭与阳明心学2(二)徐渭书学渊源2三、徐渭的“不论书法而论书神”书学观3(一)“不论书法”书学思想并不是对传统技法的完全抛弃3(二)“论书神”的呼声可见他的书学思想受到阳明心学的影响4四、徐渭“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对后人的艺术影响6结语7参考文献致 谢摘 要徐渭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是晚明时期进步思想的前驱者。他作字论书强调“独抒性灵”而又讲究技巧,既重“警惕”功夫又崇尚任性之自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雅俗、古今、姿媚观。徐渭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单单从徐渭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上来看,这句话明显是值得商榷的,但是如

3、果从书诗文画四种艺术形式哪种最能表达他内心的不安与彷徨,无疑就是书法了!徐渭的狂草书,纯粹是个人内心情感的宣泄,是真正意义上的“满纸荒唐言”。由于受阳明心学的影响,在书法成就上他追求的是书法是否能表现本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真我”的不断追求与发掘,虽然十分重视对传统技法的吸收与运用,但他反对抹杀个性的一问的摹古,使他提出了“不论书法论书神”的书学主张。关键词:徐渭 ;书神;阳明心学;传承;创新 iAbstract Xu Wei was a great artist, is a pioneer in progress during the late Ming Dynasty thought. Hi

4、s words on the book emphasiz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soul and pay attention to skills, both vigilance Kung Fu capricious nature, forming the unique elegance, ancient and modern, beautiful enough view. XuWei said my first book, poetry, painting, two, four, just from the Xu Wei achieved in various are

5、as of the performance point of view, this sentence is obviously debatable, but from the book of poetry painting four kind of artistic form which can best express unease with the loss of his heart, is undoubtedly the calligraphy the! Xu Wei cursive book, is purely a personal emotional catharsis, is t

6、he full paper absurd the true sense of the word .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Wang Yangmings philosophy, in calligraphy achievements he is in pursuit of calligraphy can show my inner world, and constant pursuit of I and excavation, although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absorb and utilize the traditi

7、onal techniques, but he was opposed to obliterate the personality or to ask, he proposed a no matter the Calligraphy Theory Book God book study stand.keywords: the book of God; Xu Wei; Yang Ming; inheritance; innovation ii徐渭“不论书法而论书神”书学观探究 前 言 明朝晚期着重追寻个性、思想解放,明晚期在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中都受到王守仁心学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由、解放的新思

8、潮,同时对书法领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在书法领域产生一批个性鲜明而且对后世影响非常大的书家,徐文长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个大的变革中徐渭以狂放不羁的性格,离经叛道的书法精神成为晚明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徐渭最好地诠释了书法艺术的“独抒性灵”的意识美,在书法上他追求“不论书法论书神”,从而在感性上达到审美的极致。王守仁思想对徐文长的书学思想影响很大,文长在跟随恩师季本和王畿学书期间吸取了两派的书学思想,推崇性格源于天地的同时又加强“警惕”之功夫。文长在跋张东海草书千文卷后一文提出要“始于学而终于天成”。在“独抒性灵”与“警惕”功夫二者相辅相成的原则上,徐文长在以后的书学思想以及书法作品展示中造就了

9、雅俗共赏的审美方向。一、 徐渭生平纵观我国书坛妄大菲薄、个性张扬的书家还是很多的,但是像外国的一些画家那种走到疯癫的极限,活着的时候寂寞、无人理解,但死后为后人尊敬、效仿学习的书家屈指可数徐文长就位列其中。徐文长(15211593)浙江绍兴人,字文长,青藤居士等别号,明末著名书画家,一生坎坷,相继八次参加乡试均落榜,后入胡府做幕僚,对抵抗外敌多有策划,鞠躬尽瘁。后因严嵩案精神病发作误杀其妻,下狱七年。出狱后以卖诗、文、画糊口,最终穷困潦倒而死。王长安先生曾用十字歌来概括徐渭独特的人生经历: 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 年冤狱、八试不售、九番自杀、实堪嗟叹。”

10、 王长安:徐渭三辩,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156。 徐渭少负盛名,坎坷生活造就他的艺术生命,徐渭书法别具特色,曾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文长把自己书法放到其他艺术之首,虽然后人对其评论各有说辞,但徐渭“不论书法而论书神”的书学思想确实具有其他艺术成就的一切品格,尤其是他的狂草。他在狂草上独树一帜,而且徐渭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用笔大胆创新,他的书法开一代先河,为后人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二、徐渭“不论书法而论书神”书学观的渊源 (一)徐渭与阳明心学徐渭当时生活的年代,正是继武宗之后的世宗和神宗临政时期,政治危机,内忧外患最为严重。随着王朝统治

11、的动摇,程朱理学思想也随之动摇。王阳明就在政治思想局面混乱、理学根深蒂固的情况下提倡一种新兴书学思想(心学)。文长是新兴书学思想(心学)一派倡导者,新兴书学思想以代替理学为目标,从而挽救明晚期的政治地位和思想发展方向。文长刚好处在新兴书学思想 “心学”学派鼎盛时期,此时正对理学实行评述,从而开启本性自由的思想的局面。当时文长处的家庭是书香门第,文长从小就穿梭在上流的社会以及身处文学雅士之中,以至于他在书学思想和文艺功底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熏陶,养成了非凡的胸襟。文长长大成人之余,依次拜两位恩师,分别是季本、王畿,文长两位恩师都曾拜在阳明门下。季本强调“致良知”当以警惕为功夫。王畿提出“从真性流行

12、,不涉安排,处处平铺,方是自然,真规矩”。 (二)徐渭书学渊源艺术领域中,艺术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主要依靠临摹、在其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艺术为真实性艺术。二是表达自己个性、抒发感情的写意性艺术。依靠临摹、在其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叫做复古,表达自己个性、抒发自己感情的写意性艺术形式叫做创新。复古则较注重对古人的学习,特别是对古人经典思想进一步解释和创新。当代很多书家接受传统思想的教化,在其领域成就非常显著,但缺少随意性、灵活性,缺少自主创造力,只是很好的临摹效仿古人,没能把自己的思想展现出来。追寻创新路线的书家特别看重自己内心感情的抒发,急于展现自己的面目,由于吸收古人思想欠缺而显后劲不足,即

13、使略有新意但缺少内涵。当时书坛书风的成长便是凌驾于复古与创新的对立的基础上形成的。文长在枝山之后,文长和枝山习古的路子是一致的毫无例外是属于二王一脉。文长对王羲之的稧帖心摹手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长不是一味的复古从而没加入守旧派的行列,文长与枝山思想一致,批判陈旧思想,也批判一些只追求性格、追求新意,不遵循古人思想的做法。文长从小受当地名流熏陶,比较喜欢放任性情一路的行草书。明朝晚期以抒发自己性格为主的书风在文长作品中已经体现出来,文长非常注重自己的想法书写自己的情感,在吸取古人的基础上要发挥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东西,批判对古人东西照搬缺乏灵动性。在临摹名作时要“时露己意”,方称“高手”。读

14、此可知徐渭的思想与新儒家“心学的一致性,用这种思想的眼光来看待书法艺术,就会养成典型的“以我为主、传统为辅、一任自然”的主观唯心主义审美观。这也是徐渭书学思想的倾向。三、徐渭的“不论书法而论书神”书学观 (一)“不论书法”书学思想并不是对传统技法的完全抛弃徐渭的书法作品中到底有没有对传统书法的法度继承的地方?答案是有的,如果没有技巧与法度的支撑,神采何来?而且一般认为徐渭是个疯狂的人,可他却能在诗文书画上都卓有成就,也可看出他是有比较冷静的一面的人。他所作玄抄类摘一书就把把“书例”与“书法”两卷放在全书较前面的位置,也许是因为徐渭作此书的时候是因杀妻一案入狱后所作,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悟到了万物皆有法则而书法更是,但这也只是笔者的推断而已,我们需要从徐渭传世作品中找出答案。探寻性情、追寻自我的基础上文长从来都没有抛弃对古人经典的继承,文长曾著有玄抄类摘一书,评论点画笔法,在该书序中他说: 余玩古人书旨,云自有蛇斗,若舞剑器,若担夫挣道而得者,初不甚解,及观雷大简云,听江声而笔法进,然后知向所云蛇斗等,非点画字形,乃是运笔。知此则孤蓬自振,惊沙坐飞,飞鸟入林,惊蛇入草,可以贯之而无疑矣。惟壁拆路、屋漏痕、折紁股、印印尼、锥画沙,乃是点画形象,然非妙于手运,亦无从臻此。 (明)徐渭:玄抄类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