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十三章.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6679725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第十三章.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十三章 课前热身第一部分 机械运动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_的物体叫参照物.由于选择参照物 可以是任意的,所以运动和静止是_.飞机做俯冲飞行时,驾驶员说: “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作参照物的.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_ ,物理学中采用的方法是_ 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是主单位是_,1 m/s=_ k m/h.4.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机械运动中最简单的运动形式是_ 5.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快慢程度可以用_来衡量,它的计算公式是 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A.一定都不相等 B.不一定都相等 C.一定相等 D.三种情况都不正确.7.小华

2、用18 s跑完100 m,小明骑自行车,1h行驶18 km,他们相比较,则( )A.小华的速度大 B.小明的速度大 C.两人速度一样大 D.无法确定8.由匀速度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9.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 m路程,接着又以20 m/s的 速度匀速行驶300 m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 A. 13 m/s B. 15 m/s C. 16 m/s D. 18 m/s10.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3、,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3,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4 ,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 A. 89 B. 98 C. 29 D. 92第二部分 力1.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施力物体是_,受力物体是_.2.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所包含的物理道理是_,两手用力鼓掌,双手都会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_. 3.质量为1kg的铅球,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重力为_,当它 受到其他力作用时,其重力 _(填“变”或“不变”),当它最后静止在 地面上时,其重力为_.4.当你用铅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是_摩擦.用圆珠笔写字时 ,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是_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表面的_和_的大小有

4、关.5.用扳手拧螺母时,不仅要考虑作用在扳手上力的大小,还要考虑_和 _,因为它们都与力的作用效果有关,称为力的三要素.6.使用弹簧测力计前首先要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观察,观察指针是否对准_,还应当观察_和_.若在一次测量 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4-1-1所示,则所测得的拉力大小为_N. 7.质量是500 g的一袋食盐放在斜面上,如图4-1-2所示,它所受到的重力为_,方向是_,请你在图中画出重力的示意图.8.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4-1-1 图4-1-2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B.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高速向前运动,是因为在空中仍受推力作用C.重力的方向始终垂直

5、水平面向下D.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不会掉下来,是因为它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9.关于力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B.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10.下列做法中增大摩擦的是( )A.鞋底和轮胎上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减小皮带与皮带轮接触时的压力C.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上蜡 D.在运动的木箱底部装上圆轮第三部分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_状态或_状态.2.如图4-3-1所示中的物体,能处于静止状态是图中的_.3.质量为50 kg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静止不动,他受到_力 和_力的

6、作用,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_和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 图4-3-14.用手提起100 N的物体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需的拉力大小是_ N;如果改为沿水平方向匀速拉物体,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_ N,则所需拉力大小为 20 N;若该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 这两个力_是平衡力(填“一定”、“一定不”若“可能”).5.两辆吊车,吊着两个完全相同的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一重物以1 m/s 的速度上升,吊绳的拉力为F1,另一重物以2 m/s的速度上升,吊绳的拉力为F2,则F1与F2的关系是( ) A. F1 B. F1=F2 C. F1=2F2

7、D.无法确定6.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外力时,有惯性,受外力时没有惯性B.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C.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7.用细线拴住一个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如果细线断开的同时一切外力都消失,小 球将会( )A.静止 B.仍做圆周运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8.某人用40 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拉着一重为100 N的重物在水平面上做匀速 直线运动,速度为1 m/s,则重物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 N,方向 是_;当重物在同一水平面上以0.5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重物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

8、小为_ N,方向是向左。9.如图4-3-2所示,用10 N的水平方向力F将重为6 N的物体紧紧压在竖直墙面上,请 画出物体在竖直方向所受力的示意图. 第四部分简单机械1.在图6-1-1所示的杠杆中,O是_,若设F1是动力,则F2是_ _,OA是_ _,OB是_. 图4-3-2 例题图2.旗杆顶端的小轮是_,起重机吊钩上的铁轮是_ ,缝纫机脚踏板是_.(填“杠杆”、“定滑轮”或“动滑轮”)3.如图6-1-2所示杠杆,在杠杆B点挂上一个重为8 N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在A 端至少要加_N的力,力的方向是_. 图6-1-1 图6-1-2 图6-1-3 图6-1-44.使用定滑轮时,沿不同方向拉绳子的

9、自由端,所用拉力大小_,这 是因为它的力臂_.由此可见定滑轮特点是_,实质是_.5.如图6-1-3所示,若人手拉力F=50 N,则货物重_ N(不考虑动滑轮和摩擦),A钩所受的拉力为_ N,B钩所受的拉力为_N.6.某个动滑轮重20N,用它提着一个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上升,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_ N.(不考虑摩擦)7.如图6-1-4所示,物重为250 N,每个滑轮重50 N,当物体被匀速提起时,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_ N,当物体上升2 m,则绳子自由端在竖直方向移动了 _m.8.下列关于杠杆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只可以是直的 B.杠杆的支点可以不在杠杆上C.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和

10、阻力臂之和 D.以上答案都不对9.关于滑轮组的叙述,较全面的是( )A.一定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B.一定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C.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D.肯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10.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_.若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这时应将两端的螺母都向_移.杠杆的支点通过杠杆的重心,这样做的目的是_。实验中,我们是根据测得的数据,通过计算_才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 _。11.在图6-1-5中画出各力的力臂. 12.使用一滑轮组吊起重物,若拉绳子的力

11、为200 N,重物提起1 m,绳子的自由 端移动5 m,那么物重为_ N.请画出该滑轮组的装配图.要求拉力方向 向上.(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不计)课时训练第一部分 机械运动 例题用图 例题用图1.船上的人看到岸边的树木向后退,这是用_作参照物;若船匀速行 驶的速度是5 m/s,则0.5 h内船运动的路程是_km.年2.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加油机给空中战斗机进行空中 加油时,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则战斗机是_的(填“运动”或“静止” ),若战斗机以300 m/s的速度向前飞行,则加油机2 min内飞行的路程为_ km.3.如图4-2-2所示是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

12、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南 京,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min.4.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2 m/s,v乙=3 m/s,它们通过相同 路程所用时间之比t甲t乙=_; 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之比s甲s乙=_. 图4-2-25.某同学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8 km/h,若他骑自行车到相距3 km的学校上学,为了不迟到,他至少要在上课前_ min出发才行.6.甲物体的速度是72 km/h,乙物体在1 min内通过的路程为1.2 km,丙物体的速度是20 m /s,则( )A.甲同学运动得快 B.乙同学运动得快 C.丙同学运动得快 D.一样快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B.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速度越大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越长,所需的时间越长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的路程用了30 s时,那么它在第15 s时的速度为( ) A. 0.5 m/s B. 0.75 m/s C. 1.5 m/s D.无法确定9.小明在上学的路上,先以v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以v2的速度走完剩 下的一半路程,则他在上学的全 程中平均速度为( )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