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件大道之行也.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6679070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件大道之行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复件大道之行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复件大道之行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复件大道之行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复件大道之行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件大道之行也.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道之行也 礼记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懂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难点 :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假如同学们到南京旅游,一定要去中山陵。那里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在中山陵的大门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生前题写的四个大字“天下为公”。这四个字是孙中山先生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题写的最多的一句话。它包含着孙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最高理想和最完美的社会构想。其实,这一句话最早出自于我国一部儒家经典著作礼记。那么这四个字究竟有什么含义?这什么被孙中山先生奉为一生理想?我们不妨走进这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

3、的典籍,共同寻找答案。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一)朗读: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标注出自认为难读的字词和朗读节奏。2学生自由读,在熟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3指名学生朗读并互评。(评价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4指名学生试着当堂背诵。5学生齐读课文。(二)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1、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不独亲其亲(亲:用作动词,以为亲)不独子其子(子:用作动词,以.为子) 男有分(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厌恶、憎恨) 是故谋 闭而不兴(谋:奸邪之心。 闭:闭塞,这里作杜绝) 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2.通

4、假字 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n”,指老而无妻的人。) 3.全班齐读课文。 五、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2、提问: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3、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六、探究性思维训练,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让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不设统一答案。)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只

5、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七、课堂小结,齐读课文。 老师小结:这段文字从很多方面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安居乐业、人人平等、互敬互爱、亲如一家的社会画卷。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这是多么吸引人的理想啊!难怪千百年来,从孔子孟子到陶渊明,从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视之为最高理想。它也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也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八、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像,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板书设计: 根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大道之行也 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总括全文,折射现实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