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复习题.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667736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0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复习题.doc(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复习题第一节 绪论1、简述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现象分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又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人格又称为个性,包括人格的倾向性,即需要、动机等;人格的特征,即能力,气质和性格。2、简述人的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从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

2、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综上,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只有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才能揭示心理的实质和规律。3、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是什么?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5、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3、,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认知心理学用模拟计算机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并以此作为提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途径。同时,计算机科学也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改进计算机的设计。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1、简述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我们把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2、简述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根据自主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

4、神经。它们两者的活动具有拮抗作用。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则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经特殊训练,意识或意念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主神经的活动。3、简述大脑的主要结构。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的。4、简述脑干网状结构的作用。脑干网状结构由许多散在于纵横交错的神经网中的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神经元构成,贯穿于脑干的大部分区域。其神经纤维弥散性的投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5、简

5、述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和生活中用手的习惯有关,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和言语有关的,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这些活动左半球也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不需要语言参加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像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表达和识别能力等。左利手的人,有的和右利手的人相反,有的则没有单侧化的现象。左右手的分工形成以后,右利手的人如果左半球受损伤,言语功能便会发生障碍,而且难以在右半球再建立起言语的中枢。6、简述布洛卡的发现。1860年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发现,大脑左半球额叶受损伤导致了运动性失语症,即患者虽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却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但患者仍保留了

6、听懂别人说话,以及写字和阅读的能力。布洛卡的发现已经证明了左半球的言语优势,为纪念布洛卡的发现,人们把左半球主管言语的区域叫做布洛卡区。7、简述Spery,R.W的割裂脑实验。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Spery,R.W)做了“割裂脑”的实验。割裂脑手术就是切断病人联结左右两个半球的神经纤维束-胼胝体,把两个半球分裂开来。做割裂脑手术的两个病人是右利手,他们在手术前都能用左手和右手写字和画画,但在手术后,他们只保留了右手写字,左手画画的能力;右手不再会画画,左手不再会写字了。因为这时右手只受左半球支配,左手只受右半球支配,所以这一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

7、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8、巴甫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几个基本规律是什么?(一)条件反射的抑制。条件反射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出现的,有时条件反射也会受到抑制。神经细胞长时间的工作,或者受到强烈刺激的作用,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叫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叫消退抑制。(二)扩散和集中。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三)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相互诱导。(四)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

8、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1、简述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我们把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觉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觉性高,阈限值高感觉性低。2、简述韦伯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用公式来表示,就是I/I=K(其中,I为原刺激量,I为差别阈限,K为常数,又称为韦伯率)。3、简述费希纳定律。是以德国物理学家、心理物理学创始人G.T.费希纳名字命名的用于揭示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定律。费希纳定律是一个表达简单的定律,其公式为SKlgR,其中S是感觉强度,

9、R是刺激强度,K是常数。简单来说,这个定律说明了人的一切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肤觉(含痛、痒、触、温度)、味觉、嗅觉、电击觉等等,都遵从感觉不是与对应物理量的强度成正比,而是与对应物理量的的强度的常用对数成正比的。4、简述视觉的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视觉的适应分明适应和暗适应。当人们从明亮的地方进入黑暗的环境,最初任何物体都看不清楚,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才能逐渐看清暗处的物体,这一过程称为暗适应。相反,人们从黑暗处初来到强光下时,起初感到一片耀眼光亮,不能看清物体,稍待片刻后才恢复视觉,这一过程称为明适应。明适应的过程大约在1分钟内即可完成。5、简述色觉异

10、常及其成因。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可把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色弱者能分辨颜色,但其感受性差。部分色盲又分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红绿色盲的人看不见光谱上的红和绿,但能看见黄和蓝。光谱上红和绿的地方他们看到的是不同明度的灰;黄蓝色盲的人相反,能看到光谱上的红和绿却看不到黄和蓝。光谱上的黄和蓝的地方他看到的是不同明度的灰。全色盲的人什么颜色都看不见,他们看世界只能看到明度不同的灰。就象正常视觉的人看黑白电视一样。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遗传的途径是,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的。外祖父是色盲,妈妈仅仅是遗传基因的携带者,她自己能分辨颜色,是隐性的色盲而不是色盲,好能分辨颜色。

11、如果外祖父是色盲,而且爸爸也是色盲,这时女孩才会是色盲。所以,色盲中男性色盲的人数大大高于女性色盲的人数。6、简述人类听觉感受性的特点。人类听觉的感受性和年龄有关,20岁以前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提高;6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降低。但老年人听觉感受性的降低的特点是,他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丧失的范围逐渐向低频方向发展,当扩展到中频的范围时就影响了言语的听觉。7、简述生理零度的含义。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8、简述内脏感觉的主要内容。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它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秘,性以及痛的感觉等等。当各种内脏器官的工作处于正常状

12、态时,引不起内脏的感觉。只有某个内脏器官发生异常或病变的时候,才会引起明显的内脏感觉。9、简述痛觉的生物学意义。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痛觉的产生告诉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受到了伤害,发生了病变,给我们一个信号,让我们加以保护。所以,痛觉具有生物学的意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痛觉最难于适应。有人没有痛觉,这是很危险的。10、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知觉是对物体整体的反映,它已经把对这一物体的各种感觉结合在一起了。2)选择性:在每一时刻人们知觉外部物体的范围是有限的,但每一时刻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物体又是很多的,人不可能把作用于他感觉器官的所有物体都纳入自己的意识范围,注意到它们。这样,人们

13、就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作知觉的对象,知觉得格外清晰,而把其他对象当作背景,知觉得比较模糊,也就是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物体。3)恒常性:当我们在不同距离看同一个人时,他在我们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象的大小是不同的,离我们近时视像大,远时视像小。但是,我们都会把他知觉为同样的高矮。4)理解性:在我们知觉某个物体的时候,总想知道它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想用一个词把这个物体标示出来。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11、简述双眼视差的概念。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做双眼视差。12、简述似动现象的概念。有时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能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

14、象,又叫动景现象、?现象。13、简述错觉的种类。通常,我们既可以按照感觉通道来进行划分,如视错觉、听错觉等,也可以按照按知觉对象划分为平面几何、空间、时间、运动等错觉现象。巴赫(Bach,2006)等人将错觉主要分为六大类:(1)亮度和对比度错觉;(2)运动和时间错觉;(3)几何或角度错觉;(4)空间、大小恒常性和不可能图形错觉;(5)认知和格式塔效应错觉,如大家熟知的主观轮廓效应;(6)颜色错觉。第四节 记忆1、记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什么?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又叫再现;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

15、在它重现时却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记忆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记忆都不可能实现。2、简述遗忘进程的规律。对识记过的鞋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叫遗忘。遗忘就是记忆的反面。在识忆后的最初阶段里遗忘的速度很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一两天后保存量的变化就不大了。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从遗忘进程的规律我们应该得到启示,为了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要做到及时的复习。3、简述三个记忆系统的特点。一)瞬时记忆。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即瞬时记忆记住

16、信息的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瞬时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但保留的时间很短;如果说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或者说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了。二)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即59个项目,这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记忆广度。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多为听觉编码,且容量有限,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短时记忆经过复述,可能转入长时以及系统。三)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数量都是无限的;长时记忆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类;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们是不会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