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情感教学的渗透(何美霞).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6676114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情感教学的渗透(何美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情感教学的渗透(何美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情感教学的渗透(何美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情感教学的渗透(何美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情感教学的渗透(何美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情感教学的渗透(何美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情感教学的渗透(何美霞).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感教育在数学课堂的渗透 外海中心小学 何美霞学生的感知、联想、思维等心理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并受其影响。当学生对学习有了迫切的需要,有良好的动机,有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情感,他们的学习才有创造性,他们的身心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他们的身心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数学在教学中可以以情传情,以趣生情,明理动情,以用激情,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一、 交融,以情传情。师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更应有情感方面的互动。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心理及学习环境、学习模式转折点,他们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微妙的心理变化

2、,以细心的体察,耐心的指导,真诚、热情的鼓励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感染作用和激励作用。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从而支持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导致师生情感的同起同伏、有机交融,达到以“情”传“情”的目的。如教学“千克、克、吨”,学生觉得比较枯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上课时,我除了让学生实际的掂一掂,称一称外,还设计了这样一首儿歌:一般重量用千克,轻用克,重用吨,慎用重量单位,不会错。我选用语言来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认知情绪,去主动学习。二、激趣,以趣生情。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可有意造成学生

3、的认知矛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诱发学生情感的孕育。例如:在“分桃子”一课的教学中,我打破了课本原有的引入模式,以学生喜爱的故事与图画的形式创设情境巧妙地导入:两只猴子要分48个桃子,谁都想多要一些,结果吵来吵去,怎样也分不好。你能帮它们公平的分一分吗?学生通过观察,有的说:“平均分”。有的说:“每人一样多。”还有的说:“每人两篮,再另分4个”。这们的设计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如戏剧的“序幕”,酝酿了情绪,集中了学生注意力。在这一节课中,不仅课的开始通过情境设计导入新课,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情境设计,使问题不断深化,让学生经常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4、的各种矛盾之中。教师以势利导,引导学生如何把这个意见转化成算式解决。第二幅图,怎么原来的两只猴子又增加了一只,三只猴子又该怎样去分呢?学生带着疑问看图画想办法,通过小组讨论:先每人一篮桃子(10个),再把剩下的一篮和8个合起来,是18个,再去平均分给三只猴子,每只猴子可得3个桃子,转化到算式的计算也是先试除十位上的数,商“1”,十位余1,把个位上的8落下来,合起来是18,再用3去除,问题就解决了。课前的多方设计,课内的步步引导,学生始终处于热烈的寻求知识奥秘的情绪中。这个过程,既是一次认知的训练,又是一次情感的陶冶。孩子们从中感受到了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同时也受到了惜时、守时的思想教育。三

5、、尝试,明理动情。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动脑思维的实践探究活动,可使学生明理动情。例如在“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两人一组观察带来的叶子和各种图形,摸一摸叶子一周的边长,再让学生看一看数学书的封面是一个什么图形,摸一摸它的封面的一周的长,再让学生拿出三角形摸一摸它的周长。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你还发现什么?有的学生直观发现三角形一周的周长是三条边的和,有的学生发现长方形的周长就是4条边长的和。通过动手比画发现物体的周长就是物体一周的长度。学生在讨论中

6、、操作中愉快地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本领。同时学生在自信与意识态度与习惯等情感体验方面也获的了很好的发展。教师选取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讨论:你是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周长呢?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交流合作,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甲说:“把它的几条边的长度合起来就是了。”学生乙一边演示一边说:“长方形的长有两条,宽也有两条,两条长加两宽就是它的周长。”学生丙和学生丁互相合作,一人演示,一人讲解,正方形的四条都是一样长,可以用边长4就成了。“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当学生视自己为学习的主人,就有了探索和创新的热情。教师让学生自由地描出各种图形的周长,想办法算出图形的周长,学生

7、们有的描三边形,有描四边形、描五边形、六边形,都非常具有创意。学生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探究活动,不断完善和重组认知结构时,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才有了生动的感知,深刻地理解,达到理性和感性的融合。四、应用,以用激情。数学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例如:教学“买矿泉水”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富有儿童情趣且贴近儿童生活的教学情境: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响起,学校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同学们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咦!服务小组的同学们正在干什么呢?噢!原来他们正在准备给运动

8、员买矿泉水,那么需要多少钱?教师边说边演示:“我们班共有12个运动员,每人2支矿泉水,每瓶矿泉水3元。”学生甲说:“23=6(元),612=72(元)。”学生乙马上举手说:“我的方法和他不一样。”原来他是122=24(瓶),324=72(元)。学生丙呢,更是得意地认为他的办法最好:3212=72(元)。小朋友们是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妙着。在这充满情感与智慧的数学课堂里,学生获得了多方的满足与发展。教师随时随地尊重并引导孩子抒发他们内心的感悟,则会给课堂增添许多的意外惊喜和乐趣。教师出示接力赛的比赛图让学生说:全校每班有4个同学参加比赛,我们学校有6个级,每个级有5个班,共有多少人参加接力赛呢?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由于融入了数学的含义,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连乘应用题的理解,而且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同时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当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联系生活,显露生机,滋润情趣,充满智慧,数学学习必将成为每一个孩子乐在其中的美差。 二一三一月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