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论文写在绿色的原野上-绿色的原野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6668614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她把论文写在绿色的原野上-绿色的原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她把论文写在绿色的原野上-绿色的原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她把论文写在绿色的原野上-绿色的原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她把论文写在绿色的原野上-绿色的原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她把论文写在绿色的原野上-绿色的原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她把论文写在绿色的原野上-绿色的原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她把论文写在绿色的原野上-绿色的原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她把论文写在绿色的原野上|绿色的原野 “流火”的七月,在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吉林市东福米业企业绿色原野里,昌邑区人大代表刘延峰总经理接收了笔者的采访。打造神农庄园:“让乡亲们的钱袋愈加鼓溜充实”神农庄园宽广的停车场上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汽车。庄园里,红灯高挂,乐声悠扬,人头攒动。这边的热带植物园里,观光游客络绎不绝,逶迤前行;那边餐厅里欢声笑语,喜气洋洋,一对新人正在举行婚礼。身材苗条、穿着唐装的礼仪小姐热情欢迎每一位客人到来,庄园内洋溢着节日般喜庆气氛。温泉洗浴区领班王女士告诉我:“庄园的生意天天全部这么红火,像过年一样。”谈话中得悉,她是从外地嫁到大荒地村的。现在,她的公公、婆婆、丈夫和她

2、全部在企业上班,日子过得很幸福。身旁的刘延峰接着说:“党的惠农政策让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现在,大多数村民全部把土地租给了企业,企业发给土地租让金,国家还给农民发种粮补助。假如一家有三四口人在企业上班,整年收入十万、八万是日常的事。前些年,村里不少姑娘往外地嫁,现在外地姑娘争相嫁给村里的小伙,村里姑娘也娶了不少倒插门的外地小伙子。我粗略算了一下,这些年有100多外地人来到大荒地村。”2021年,东福米业成立后,实施水稻种植“五统一”,结束了一家一户粗放型种植模式,“大荒地”牌优质大米走向了全国四面八方。然而,单一的水稻种植、加工,乡亲们受益有限。“区政府要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区,区人大常委会号召

3、人大代表为发展经济做贡献。我要响应人大常委会的号召,发挥企业农字号优势,率领农民致富增收,立即让乡亲们的钱袋愈加鼓溜充实。”于是,企业从2021年开始,利用两年的时间,前后投入亿元,利用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在东福米业所在地大荒地村开发建设了集休闲娱乐、温泉体验、青少年教育、日光温室采摘和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神农温泉度假村,带动了420名农民成为企业工人,年增加农民收入500多万元。我们跟着刘延峰出了庄园,继续向前,边走边看,忽听远方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声响。“前面是和庄园配套的神农酒庄,外部建筑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我们循声顺着刘延峰手指的方向望去,远处绿色原野

4、中耸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修建污水处理厂:“让故乡的河水更清澈明亮”村头污水处理厂施工现场,机声隆隆,人声鼎沸,热火朝天。伴随指挥员一声声号令,一台台挖掘机挥舞巨臂,把泥土从地上挖起,慢慢转动,“轰隆”一声,装上了卡车。这辆卡车刚刚装满开走,那辆卡车接着开了过来刘延峰指着工程揭示牌对我说:“这个污水处理厂是治理奉土河的一期工程,由省、市环境保护教授根据现在我国优秀技术设计施工的项目,总投资500万元,估计年底前完工。”刘延峰高度关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2021年,她提出在大荒地村建设垃圾中转站的提议,得到了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落实,有效地改进了大荒地村的卫生环境。今后,她把眼光投向流经大荒地村

5、的季节河奉土河治理。多年来,伴随村里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大量的居民生活污水排入河中,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浑变黑,带有异味,经教授检测,结果为污染物超标,环境污染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越发显得不协调。“我是人大代表,又是企业家,有责任率领乡亲治理污染,美化环境,让故乡的河水变得更清澈明亮。”刘延峰数次和省、市环境保护部门协调,邀请教授考察论证,研究处理措施。最终,确定了奉土河治理方案,列入了全省新农村环境整改试点,争取到了省、市政策和资金扶持。在一期工程基础上,我们将实施二期工程,对奉土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和美化:清除淤泥,拓宽河道,修建河堤和林荫路;在下游修筑堤坝,提升水位,在河里添置游船。

6、到那时,河中碧波荡漾,游船如梭;岸上绿柳成行,行人徜徉,清水绿带让整个村子灵动起来。”她的眼神充满了对新农村美好未来的期待。建筑农民新房:“让农民的房子越住越宽大”村中繁忙的建筑工地上,一座座高耸的塔吊,忽而缓缓升起,忽而渐渐降落;一辆辆装满混凝土的商砼汽车,出出进进,钢筋工、瓦工、木工,担心地忙碌着,一座座楼房不停升高。“这是我们建筑的农民新房,每幢5层,组成一个四合院,共23幢,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刘延峰说。多年来,农村分散的居住方法不仅房屋简陋,而且浪费耕地。伴随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住房问题成为制约提升生活水平的瓶颈,大家对改进住房的呼声越来越高。“建设农民新房,让农民的房子越住

7、越宽大。农民上楼后,倒出的大量土地,能够建设更多的产业化项目。”我担心问:“农民不愿被上楼怎么办?”刘延峰说:“农民是最讲实惠的,只要让她们得利,不用动员,自己就会去做的。你想,一个100平方米的平房只能卖10万、8万,换一样大的楼房后,就能卖30万元,她们能不争着抢着去吗?”多么朴实,多么实在,又多么睿智。“企业要勇于负担社会责任,让利于农民。”是刘延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大荒地村,让我感受最多的是友好气氛:企业和村民友好,村民和村民友好,人和自然友好。村民们全部说:“党的政策让我们富裕起来,东福米业给我们带来了实惠。延东、延峰哥俩为人仁义,处事仗义,是难得的大好人。”拓宽红旗路:“让新农村

8、的道路越走越宽广”眼前,大荒地村通往孤店子镇红旗路一片繁忙景象。公路两侧,堆放着沙土、石块,工大家运灰铺石,正在进行施工作业,伴随推土机、轧路机轰鸣前行,路基不停向两旁拓展、向前方延伸这条10公里水泥路是大荒地村通往孤店子镇的唯一一条道路,修筑于二十一世纪初。多年来,伴随农村经济的发展,车辆增加,红旗路已不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拓宽红旗路,让新农村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东福米业投入亿元,加固路基,拓宽道路,将路面由6米扩展为10米,可供4车并排通行。“刘总经理性格沉稳,办事严谨,思维灵敏,是东福米业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东福集团办公室工作人员如此说。2021年,刘延峰辞去了孤店子镇水利所的工作,和

9、兄长刘延东一起,创办了吉林市东福米业企业。10多年来,她们相互配合,亲密协作,率领企业由最初的单一水稻种植加工企业,发展成为现在集农业科研开发、水稻种植加工、农机修理、畜禽养殖、小额贷款、建材加工、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有11个子企业。展望未来,刘延峰满怀信心地说:“很快的未来,我们将打造高标准的国际农业论坛,还要建设全市一流的中小学校,大力兴办教育和卫生事业。那时,大荒地村将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人面前。”临别时,刘延峰自豪地告诉我,她正在读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明天将飞赴北京,参与毕业仪式,论文的题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践探索”。汽车缓缓上路了,我的思绪还留在大荒地这块热土上,透过车窗,看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蓦然,一个漂亮的想像在心中油然而生:这阡陌交错的原野多么像一个个方格,星罗棋布的建筑多么像一个个优美的文字。刘延峰,这位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优异人大代表、新一代农民企业家,正用智慧、勤劳和汗水,浓墨重彩,把农业产业化这篇大论文写在绿色的原野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