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诗走进孩子的心灵.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6667760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儿童诗走进孩子的心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儿童诗走进孩子的心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儿童诗走进孩子的心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儿童诗走进孩子的心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儿童诗走进孩子的心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儿童诗走进孩子的心灵.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儿童诗走进孩子的心灵实践活动方案 李禄容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实意义(一)学生发展的需要台湾教育界的人士认为:“让孩子学写诗,比写文更符合儿童年龄的特点。”事实上,课改后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儿童诗(包括儿歌)和韵文,就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安排的。诗歌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关系,孩子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儿童诗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一首契合心性的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是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美感。世界本质上是诗的,诗让我们的心灵世界充实,让我们的情感生活丰富,让我们的想象天地广阔

2、。学生的发展是童诗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童诗校本课程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因此,只要学生参与到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他们就能按各自的兴趣特长自由发展。(二)课程改革的需要开发童诗校本课程,是我校对课程改革作出的有力回应。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课程改革的目标,这个目标的达成离不开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熏陶。我们发现,人教版的新教材更关注文学作品的人文性和文学性,儿歌、儿童诗占了很大的比重。让孩子多读诗,籍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已成为小学语文课改的共识。童诗是培养儿童人文精神和语言素养的需要,它能充分引导学生求真、从善、爱美,使他们体现最佳的人文状态。人文

3、精神的培养离不开语言素养的提高。语言是思维工具,它能帮助儿童认识世界和发展智力;语言是交际工具,它能帮助儿童交流思想感情。因此在小学阶段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显得犹为重要。而童诗正汇聚了民族语言的精华,它充满着感情、灵性、生气和美。二、研究设计(一)课程基本构成要素童诗教学涉及到语文教学的许多内容,如儿歌童谣、儿童小说、古诗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童诗创作所需具备的想象力、创造力、韵律感、语言的特点等基本要素进行训练和指导。童诗创作需要掌握运用词语、行使语气、创造诗意和内涵的方法,结合授以写诗的技巧,同时指导学生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懂得观察,启发孩子们的智慧,发挥他们的想象

4、力,扩展了孩子的思维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以上提到的关于童诗教学中的某些内容和技巧,都是童诗教学课程的基本构成要素。(二)课程目标本着“习诗育人”的宗旨,通过“熏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的想像能力,促进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 的童诗教学,努力开发童诗课程资源,构建系统、和谐的童诗教学模式,争取把学校办成童诗特色学校。(三)课程教学内容编排我们选择了我国当代儿童诗界享有盛名的诗人和作家的精品荟萃汇编成册,有的诗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儿童的成长。我们还为孩子们介绍了几本非常出色的童诗集,如诗意校园、感动小学生的100首儿童诗、童诗赏读等。这些诗是孩子们欣赏儿童诗的重要读物,也是供他们学习写儿童诗

5、的重要范例。这些诗不仅有助于孩子们赏析诗歌的意境,领悟诗人抒发的感情,而且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诗歌欣赏水平和创作水平,陶冶自己的性情。 (四)课程设置为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接触童诗作品,学习童诗创作、欣赏等技巧,我校专门开设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为童诗教学课,低段20分钟,中段30分钟,高段40分钟。在规定的时间里,要求老师认真完成童诗教学任务,不得占用上其他内容。童诗课上,规定的时间里,可以自由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想象训练、仿写、自由创作、采风、欣赏、诵读等)但是必须保证每堂课的落实都必须扎实,每次课前均需认真填写儿童诗教学方案设计表。(五)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是童话校本课程的支持系统,它能有效

6、推动课程建设。这里的评价主要针对儿童诗、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对教师的6个评价细则:1、懂得鉴赏具有判断儿童诗优劣的能力。2、学会创作具备写出一首优秀儿童诗的水平。3、善于指导善于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指导。4、注重积累具有收集资料,保存诗作的意识。5、讲究宣传必须参与学校特色教学的各项宣传。6、加强实效除了宣传,更应该在童诗培优工作上下工夫。对教师的教学成绩评价直接可以从学生作品的发表和刊出率中衡量,学校有宣传窗和儿童诗社广播站,学校网页也有“优秀诗作”的展出栏目。另外,童诗教学管理组专门有投稿地址公布,定期的投稿和命中率也决定了各位指导老师的成绩。除此之外,每周童诗诵读和欣赏抽查,特别针对高年级的童诗欣赏,能够直接从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中了解指导老师的工作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