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明湖居听书教案-鄂教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6664091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明湖居听书教案-鄂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明湖居听书教案-鄂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明湖居听书教案-鄂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明湖居听书教案-鄂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明湖居听书教案-鄂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明湖居听书教案-鄂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明湖居听书【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感受说书场面和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2、 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领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 揣摩课文特殊比喻在描摹声音上的作用。【教学重点】1、 从正面和侧面描写两方面烘托人物形象;2、 品味特殊的比喻在描摹声音上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并能简单运用特殊的比喻描摹生活中的声音。【学前准备】1、 熟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要求:查字典或运用课文下面的注解解释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鹗 气味 铮铮鏦鏦 羯鼓 遽 俱 煞 熨 伏贴 恍如 骋 余音绕梁 戚戚 2、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络和书籍查阅搜集刘鹗和老残游

2、记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闻名全国。有一年,韩国突然爆发狂风暴雨,洪水决堤,巨浪冲天,把田园、房屋都冲毁了,百姓们纷纷逃命。韩娥在乡亲的帮助下幸免遇难,投奔齐国。途中盘缠用尽,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她便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的歌声美妙而婉转,可谓登峰造极,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弦。以至韩娥走后三天,人们依然能够听到她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于是,便有了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说。今天,让我们跟随刘鹗走入明湖居,欣赏一段与韩娥之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大鼓书,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2、昨天让大家

3、回家搜集了一些刘鹗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简单交流下。(用PPT显示重点文学常识。)刘鹗 (18571909),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丹徒(江苏镇江)人。老残游记共20回。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士,他奔走江湖替人治病。在老残的游历中,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涂炭人民的丑恶社会现实。特别是比较真实地揭露了貌以“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的面目。它和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思考:文章描写了几处表演?你能用简单的话概括出来吗?哪处是重点?(琴师演奏、黑妞演唱和白妞表演,其中,白妞

4、的表演是文章的重点。)2、既然白妞的表演是重点,为什么还要写琴师和黑妞的表演呢?你能结合文章中具体描写他们的语句谈谈吗?琴师:外貌丑陋 轮指弹奏抑扬顿挫,不同凡响黑妞:外貌装束朴实 演唱叹为观止,精彩动人作用:为白妞的出场作铺垫,侧面衬托白妞演唱的精彩绝伦。3、 除了琴师和黑妞还有没有写别人?怎样描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观众:开场戏园挤满了各种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慕名来看白妞演唱 白妞出场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静 演唱后的评价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作用:从侧面渲染白妞演唱技艺的精湛。正因为如此才让这么多人为之沉迷。4、总结:文章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描写,为的就是在白妞出场前后形成鲜明对

5、比,从而更加渲染出白妞的风采。三、品读课文,揣摩语言。“千呼万唤始出来”,读到这里,大家肯定迫不及待想揭开那层神秘面纱,看看白妞究竟是何许人也?别着急,白妞出场了!1、听老师范读白妞出场、演唱两段(第四、五段),圈划最能打动你的语句,谈谈感受。2、交流与朗读。(要求:发言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语句,重点语句采用带读、分男女生轮流读和全班齐读的方式反复体会比喻的妙处。)重点语句:“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外貌描写),写出了白妞虽貌不惊人,却有着非同凡人的风度和神韵。“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神态描写

6、)写出了白妞未曾出声,光是眼神就已摄人心魄。以比喻突出了她眼神的清澈纯净、明亮光泽、圆润灵动,闪烁着惊人的气质。“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运用比喻,从感觉上写出了白妞演唱初段的酣畅淋漓。“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这些把白妞的高音部分声音的魅力渲染到了极点,转瞬即逝、过而难留的音乐整体化,构成了一幅一层高过一层的山峰立体图;“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写出声音轻快、曲折、宛转、回环往复的特点;“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

7、天,随化作千百道无色火光,纵横散乱。”写出演唱纷闹繁多,形色兼备的美妙特点。这四个比喻都从视觉的角度展现了白妞演唱过程中声音的跌宕起伏,突出了白妞的卓绝的技艺。“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从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声音设喻,写出歌声的和谐悦耳、活泼热闹,和其它乐器相配的效果。3、总结:如此参差错落、美妙动人的演唱在刘鹗的笔下被显现得淋漓尽致,一个接一个的比喻让我们应接不暇,为文章增添了色彩。可见比喻有化枯涩为灵动,化平淡为神奇的功效。它将丰富的联想与人的各种感官结合,把人体的不同感觉从不同角度展现听觉之美。如果说王小玉演唱精彩绝伦,那么刘鹗的文采则将这种精彩推上了无可攀比的颠峰!四、深层体验,学以致用

8、。1、既然比喻能使我们的文字变得灵动,富有生命活力,那么,不妨让我们当场实践实践,试着自己创作。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腾格尔的歌曲天堂,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一两句比喻句描摹这段曲子。(PPT播放多媒体音乐)2、创作与交流。(选择一两个同学的作品点评。)五、总结全文。1、学生总结,谈课堂收获。2、教师总结:这堂课我们不但又一次感受了中国古代民间艺人技艺的高超。同时,也欣赏了和民间技艺同样富有魅力的中国古典名著的语言艺术。希望同学们能在自己的课外阅读中多关注中国古典艺术瑰宝,让它们开启我们的智慧,美化我们的心灵!六、作业设计。(PPT出示,全班齐读)1、积累语言:将今天课堂上划出的运用比喻描写白妞的的语句抄写在积累本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背诵(每人至少背诵三句)。2、片段写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音乐、表演扣人心弦,请你发挥想象,运用比喻的手法,描摹你最印象深刻的一段,展现它的迷人魅力。要求:运用比喻;从不同的感官角度(至少两种);字数:不少于180字。附:板书外貌:“秀而不媚,清而不寒”明湖居听书琴师演奏(不同凡响)黑妞演唱(叹为观止)观众(满座俱寂轰然雷动)神态:一顾一盼出场侧面烘托感觉:熨 伏贴 吃(人参果) 畅快白妞(正面描写)铺垫视觉:抛钢丝 登泰山 飞蛇穿梭 东洋烟花听觉:百鸟齐鸣表演(比喻)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