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养殖水面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研究报告3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6662764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4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养殖水面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研究报告3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广东省养殖水面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研究报告3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广东省养殖水面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研究报告3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广东省养殖水面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研究报告3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广东省养殖水面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研究报告3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养殖水面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研究报告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养殖水面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研究报告3(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2006年度研究广东省养殖水面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研究报告 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课题组2008年1月1 研究目的12 基本原则13 引用标准名称及标准相关内容规定13.1水面工程23.1.1场址的选择23.1.2水质要求43.1.3鱼池设计153.1.4场内渠道设计203.2土坝枢纽工程243.3 渠系水工建筑工程263.3.1 渠系建筑物一般规定263.3.2 渡槽283.3.3 倒虹吸管383.3.4 跌水与陡坡503.3.5 水闸563.3.6 涵洞614 标准内容研究分析694.1水面工程704.1.1 场址的选择703.1.2水质要求724.1.3 鱼池

2、设计744.1.4 场内渠道设计774.2土坝枢纽工程794.3 渠系水工建筑工程814.3.1 渠系建筑物一般规定814.3.2 渡槽824.3.3 倒虹吸管824.3.4 跌水与陡坡834.3.5 水闸834.3.6 涵洞855 应用成果855.1 一般规定855.2 自然养殖水面865.2.1 池塘养殖865.2.2 水库养殖865.2.3 江河、湖泊养殖865.3 人工养殖水面865.3.1 场地设置865.3.2 鱼池规格875.3.3 鱼池布局885.3.4 鱼池结构885.3.5 渠道设计881 研究目的为规范养殖水面整理工程的建设行为,统一工程等级建设标准,确保养殖水面的建设质

3、量,依据土地管理法及国家、广东省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程等要求,通过对国家跟试点省份养殖水面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以及相关规定的分析,在充分研究不同养殖水面用地配置要求的基础上,从广东省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建立一套适宜广东省当地的,科学、完善的养殖水面整理工程建设标准。2 基本原则1 全局性、长远性在充分考虑养殖水面整理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通过工程建设,改善水面环境,做到养殖水面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 整体性、系统性养殖水面整理工程作为一

4、个系统性工程,涉面广,内容丰富,与相关行业关系密切,建立的体系要充分考虑到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工程体系,尽量避免与其它农副业发生矛盾。3 目的性养殖水面整理工程是以增加养殖水面面积和提高养殖水面质量为目的,各项内容有其非常明确的服务对象,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养殖水面生产效能这一中心,进行体系研究和建立工程体系,为标准编制服务。4 合法性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标准以及相关的技术规定,使其与现行的相关技术标准相衔接,符合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程等要求。3 引用标准名称及标准相关内容规定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

5、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灌溉与排水技术规范(GB50288-99);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堤防工程技术规范(SL 51-9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小型蓄排引水技术;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由于养殖水面整理工程建设标准须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地域、不同的养殖水面类型对养殖水面整理工作的要求是不同的。加之国内有关养殖水面整理方面的标准和设计规范不多,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重点加入江苏省园地、养殖水面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等省标准成果和养殖

6、土木工程(湛江水产学院主编)等广东当地的参考材料,求分析成果更客观、全面。3.1水面工程3.1.1场址的选择池塘养鱼新技术(金盾出版社)池塘养鱼新技术包括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池塘主要水质因子及其对鱼类的影响,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鱼苗苗种的培育和运输 ,成鱼饲养,着重介绍了养殖场的位置选择依据、水质要求及养殖场内各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内容丰富,技术先进。相关内容规定第十章 养鱼池塘的建设养鱼池塘是池塘养鱼的场所和基地。它要为所养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鱼类正常生活、生长、发育、繁殖各阶段的需要;还要有利于生产管理、综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慎重选址、科学设计、严格施工。一、

7、 养鱼场址的选择水源丰足与水质适用,土质适宜和地势适当是建场的三大要素。此外,还需要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和饲料、肥料、来源,这样才能建造成理想的养殖场。(1)水源丰足,水质适用养鱼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水。在养鱼期内用水量比较大,水源一定要丰足,天旱也不能断流,不论丰水期、枯水期都要能够满足池塘的最大用水量。江河、湖泊、水库、涌泉、或地下水,只要水质适合养鱼,水量丰足,均可用为水源。最好能在河流、湖泊、水库的附近开挖鱼池,建设养鱼场。水质要求对鱼无毒、无害。要对拟建鱼塘的地区进行实地勘测,详细了解当地的情况,是否有工业污水、有毒污水排放的工矿等。对当地的水文、气象、地形、土质等有关资料,要充分搜集。

8、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标准(表10-1),氢离子浓度要在3.16316.3纳摩/升(PH6.58.5)之间。表10-1 国家规定养鱼池水中有害物质的允许值项目标准项目标准项目标准汞0.0005毫克/升以下铜0.01毫克/升以下氰化物0.02毫克/升以下镉0.005毫克/升以下锌0.1毫克/升以下硫化物0.2毫克/升以下铅0.1毫克/升以下镍0.1毫克/升以下氟化物1.0毫克/升以下铬1.0毫克/升以下砷0.1毫克/升以下挥发性酚0.005毫克/升以下(二)土质适宜建场地点的土质要求是能保证所建鱼池不漏水,挖池所取用的土应适于建造堤岸、堤坝,不渗漏塌陷。壤土建池最好,其透水性和保

9、水性都适度,用于筑堤时,其凝聚力及抗剪强度也都适合,这种土最适于建鱼池。其次是粘土,粘土也可建池,但透气性比壤土差,其最大的优点是保水力强,可作池底土料,但毛细作用严重,干燥后形成龟裂,冰冻时膨胀甚大,融冰后变的松软,抗剪强度甚小。沙土最差,不保水,如不经改造不能建鱼池。3种土的保水力、透气性状见表10-2。土壤中所含化学成分对池塘水质和鱼类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含铁过多的土壤,对养鱼有较大的危害,土中含铁过多时,释入水中成胶体氢氧化铁或者是氧化铁的赤褐色沉淀,对鱼类呼吸不利,对鱼卵孵化及鱼苗危害更大,不宜于建池。表10-2 土质分类名称粘土含量(%)含沙量保水力透气性壤土25.037.575.0

10、62.560.1适中粘土50.0最小沙土12.5以下87.5以上45.4最大(三)地势适当养鱼场的地势、地形对养鱼及各种操作的影响较大,地势较低的低洼地容易被洪水淹没,高坡地在天旱时又会产生断水源的危险,凹凸不平的台阶地建鱼池的投资较大,建阶梯鱼池则道路不平,交通、操作均不方便。适当的地势显得很重要。比较理想的地势是高度适中、地势平坦开阔,如在江河、湖泊的附近、水库大坝下的平坦地区建池,进排水都可自流,既节省动力,操作又方便。但也不应片面地追求平坦开阔而占用良田,如贫瘠的土地、山谷荒丘、湖湾库岔、地基不平的梯级台地必要时也可用来建鱼池。这些地形,建造时虽费时、费工,投资较大,但不占良田,又改造

11、了荒废的土地,增加了受益面积,而且对于种植饲料、绿肥、开展多种经营也带来了有力的自然条件。坡度较大的地势,如利用得当,做到自流自排,还可以节省动力、设备和能源,引排水的管理也较方便和省力。(四)交通方便,饲料、肥料来源较好养鱼场每年、甚至每月都有大量的养鱼物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因此,建造地点不能选交通条件不好、距供销地区过远的地方。此外,电源和饵料来源的问题也一定要考虑进去。养鱼场一般都有水泵,饲料机等动力设备,必须用电。饲料来源要有保障,如能就地取材,获得江河、湖泊、水库等一切水体中天然繁殖生长的各种饲料,则对养鱼生产的发展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3.1.2水质要求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

12、-1999)水资源评价导则是在总结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调查评价以来实践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总则:对标准的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及技术原则作了说明。一般规定:对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和精度、分区原则、资料收集及评价方法等作了说明。水资源数量评价:对水汽输送、降水、蒸发、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总水资源的评价内容及要求作了说明。水资源质量评价:对河流泥沙、天然水化学特征、水污染状况的评价内容及要求作了说明。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对现状水资源供用水情况调查分析、存在问题、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水资源综合评价、水资源价值量评价等内容及要求作了说明。相关内容规定1总 则1.0.

13、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为查明水资源状况,必须进行水资源评价。为适应水资源评价工作的需要,统一技术标准,保证成果质量,特制定本导则。1.0.2本导则适用于全国及区域水资源评价和专项工作中的水资源评价。1.0.3水资源评价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评价及综合评价。1.0.4水资源评价工作要求客观、科学、系统、实用,并遵循以下技术原则:1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2水量水质并重。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4全面评价与重点区域评价相结合。1.0.5在水资源评价工作中,除执行本导则外,涉及其他专业时,还应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2 一般规定2.0.1全国

14、及区域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和精度应满足国家及相应区域社会经济宏观决策的需要;为专项工作开展的水资源评价的内容和精度应满足专项工作的需要。2.0.2水资源评价应分区进行。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和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影响评价均应使用统一分区。各单项评价工作在统一分区的基础上,可根据该项评价的特点与具体要求,再划分计算区或评价单元。2.0.3水资源评价应按江河水系的地域分布进行流域分区。全国性水资源评价要求进行一级流域分区和二级流域分区;区域性水资源评价可在二级流域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出三级流域分区和四级流域分区。2.0.4水资源评价还应按行政区划进行行政分区。全国性水资源评价的行政分区要求按省

15、(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区(市、自治州、盟)两级划分;区域性水资源评价的行政分区可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自治州、盟)和县(市、自治县、旗、区)三级划分。2.0.5水资源评价应以调查、搜集、整理、分析利用已有资料为主,辅以必要的观测和试验工作。分析评价中应注意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水资源利用评价及综合评价之间的资料衔接。2.0.6水资源评价使用的各项基础资料应具有可靠性、合理性与一致性。3 水资源数量评价3.2.1应采用雨量观测站的观测资料进行降水量评价。3.2.2测站和资料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选用的雨量观测站,其资料质量较好、系列较长、面上分布较均匀。在降水量变化梯度大的地区,选用的站要适当加密,同时应满足分区计算的要求。2采用的降水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