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6657136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可编辑关于种植业构造调整情况调研报告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构造,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整体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政协于六月十九日组织局部常委、委员,在政协领导带着下,先后深化到东湾镇、五合乡、北滩乡、三滩乡、刘川乡进展调研。通过实地观察、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县种植业构造调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开展的思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种植业根本情况我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黄河上游,黄河流经11个乡镇、15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开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辖18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国土

2、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4.9万亩,其中水地50.05万亩,人均水耕地1.18亩。目前,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8.9万亩,其中小麦23.26万亩,水稻3.56万亩,玉米18.42万亩,糜谷2.83万亩,其它谷物2.61万亩,夏收豆类7.74万亩,大豆0.72万亩,棉花0.15万亩,油料4.21万亩,枸杞4.88万亩,籽瓜10.5万亩,蔬菜25.8万亩(含洋芋),瓜类4.35万亩。2022年粮食总产170477吨,均产220公斤/亩,蔬菜总产658925吨,蔬菜产值80786.84万元。农业总产值171291.68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33533.49万元,占77.96%

3、,农业增加值102051.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9元。种植业仍是我县农民最根本的收入来。根据县情,积极推动种植业构造调整、进步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开展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二、种植业构造调整的特点近年来,全县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快两翻三进步的总体目的,竭力推动三大产业、六大基地建立,及时调整农业开展策略,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开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拟优势产业和产品,全面推进农业构造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构造新思路、新格局,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安康开展。(一)种植业构造不断优化,经作种植逐渐扩大。一是农作物种

4、植面积扩大。2022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4.69万亩,较2022年增加16.38万亩,增幅18.55%,年均增加2.34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77.46万亩,较2022年增加了10.48万亩,增幅15.6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1.29万亩,较2022年增加2.57万亩,增幅29.47%;园林水果面积4.71万亩,较2022年增加1.48万亩,增幅45.82%。二是粮、经、饲三元种植构造渐趋合理。2022年粮食、经作(含蔬菜、水果、瓜类)、饲草面积比和夏秋作物比由2022年的74.11:25.02:0.87和49.73:50.27调整为70.39:27.61:2.00和26.16:

5、73.84。粮食比重略有下降,经作、饲草比重增幅较快,分别到达34.41%和178.48%,夏秋作物调整中,秋粮增幅较大,压夏扩秋效果显著。三是经作内部构造变化大。通过经作构造的调整,初步形成了蔬菜(含地膜早熟洋芋)、籽瓜、枸杞、瓜类等四大特色产业格局。其中:蔬菜、籽瓜、枸杞、瓜类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2022年的18.1:4.5:0.2:1.6进步到2022年的23.7:7.2:4.4:3.9,增幅分别为31.25%、57.74%、1846.23%和140.48%。调整力度最大的是蔬菜,2022年蔬菜面积较2022年增加了10.12万亩,开展速度最快的是枸杞,增幅1846%。(二)

6、特色农业产业壮大,优势农产品向区域化经济开展。一是全县蔬菜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全县蔬菜(含洋芋、复种等)种植面积达30.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到达5.18万亩,新开展蔬菜1.5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9.13%,万亩以上的蔬菜种植乡镇到达7个,形成了以东湾、三滩为主的万亩茄子消费基地,以北湾为主的5千亩密刺黄瓜消费基地,以平堡为主的千亩反季节西甜瓜消费基地,以刘川为主的千亩洋葱消费基地,以东湾、乌兰为主的万亩辣椒消费基地,以及高扬程灌区10万亩早熟洋芋消费基地,乌兰河靖两千亩绿头萝卜基地和永新千亩大蒜基地等一乡一品和数乡一品的瓜菜专业化基地消费格局。二是施行和完成农业建立工程。20

7、22年以来,我县申报施行农业工程31个,工程总投资3718.6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185.9万元,地方配套195.4万元,自筹1325.28万元。通过工程带动,温室蔬菜种植、枸杞栽培、旱作农业等一系列优势高效栽培形式得到快速开展。三是围绕主导产业开展,不断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才能。已建成长河食品、神农米业、白塔精淀粉、三农脱水蔬菜、阳光蔬菜保鲜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9个,其中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从业人员2300多人,投资规模1.8亿元,完成订单农业13.5万亩,带动农户4.45万户。目前枸杞、籽瓜深加工消费线工程正在积极申请立项。四是不断加快无公害农业消费基地建立进程,向标准化开展

8、。已建成东湾大坝和刘川张滩两个无公害蔬菜消费中心示范区和北湾、平堡、乌兰、糜滩、五合、北滩等10个示范点。同时积极施行农产品品牌战略,突出抓好地方特色蔬菜产品的绿色食品资格和品牌的申报认定。我县消费的茄子、辣椒、洋葱、青刀豆、双孢菇等14种农产品先后获得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今年我县又被农业部列为蔬菜标准化消费示范县。(三)基地建立逐步加快,规模化整体程度有所进步。一是搞好30万亩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建立。2022蔬菜面积到达31万亩,其中无公害优质蔬菜消费面积到达28万亩。二是进展10万亩籽瓜基地建立。示范推广籽瓜栽培10.5万亩,完成高湾无公害籽瓜产地认定工作。三是狠抓5万亩枸杞基地建立。

9、从宁夏农科院等地引进、繁育宁杞1、2、3号等优良品种,在北滩、五合、东升、靖安等乡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全县枸杞栽培到达4.88万亩。四是高产高效形式化栽培示范面积稳中有升。2022年到达13.56万亩,其中洋芋种植8.5万亩。完成地膜覆盖14.28万亩,示范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013万亩,2022年到达6.1万亩。三、种植业构造调整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县的种植业构造调整工作思路明晰,种植业构造逐步优化,特色产业不断培育壮大,种植业构造调整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和规模,并获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应看到目前我县的种植业构造调整工作与其它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归纳起来主要有:(一)观念制约,市场竞

10、争意识不强。多年来,我们在调整种植业构造中做了许多工作,如开展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已经搞了十几年,但工作力度与其它先进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邻近省、县区也在逐步超越我们。加之受主观或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县种植业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方案经济的束缚,大市场、大流通、高效益的产业开展观念更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展意识不强,仍然停留在自产自销的经营状态。(二)农作物品种不优,产品不能平衡上市。目前,我县种植业中以小麦、玉米、水稻、蔬菜、枸杞、瓜类为主,虽初具规模,但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种优势,品种过多和分散经营使我县无法形成农业(种植业)品牌,大大限制了有优势的特色产品的开展。各业务部门对

11、各乡(镇)的区位、气候、温差等方面的特点研究还不够系统科学,栽培品种的搭配不尽合理,因地引种的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从而造成了产品季节性断档、农产品跟不上市场需求的现象。(三)品牌意识淡薄,产品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一是我县消费的14种蔬菜产品先后获得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但是至今没有在市场上打出一个响亮的品牌,产品知名度不高。二是种植业主要以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为主,经营单位小,产业化程度低,在规模实力、经营素质、资本运作以及对风险承当等方面处于优势。三是分类、分散、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工作简单落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没有完全发挥出蔬菜产品的质量优势。(四)重消费轻加工,种植业难以形成产业

12、化。一是有些产业可以说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没有配套的加工企业消化,只能出售原材料,形不成产业链,产业链的消费、加工、销售等内部环节之连续档。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偏小,中介效劳组织薄弱,不能有效吞吐当地的产品资,对种植业带动不强,产销矛盾比拟突出。三是对蔬菜的保鲜、贮藏等环节缺乏科学标准,开展滞后。(五)农业根底不牢,产业投入严重缺乏。一是有些产业由于配套设施跟不上,影响规模化消费,尤其是产业带的水、电、路等根底设施条件差,影响消费、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二是没有充分的资金作产业投入,群众在产业开展中的自发投入差。三是由于政府财政吃紧,没有更多的资金作产业投入,工程建立滞后,要实现科学化管理、规

13、模化开展、标准化消费、信息化引导、市场化经营,有很大的困难和制约。(六)流通效劳滞后,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一是蔬菜运销根底设施不够完善,效劳功能不够健全,市场信息不灵,直接影响种植业的开展。二是优势不优,特色不特,没有品牌效应,产品粗糙、档次低,很难抢占市场。三是在产业构造调整上没有充分地发挥我县的地缘优势,更没有走出省外找市场和看准市场调构造的超前意识,因此很难找到合作商家,订单产业也难以形成。四、种植业构造调整的建议通过对种植业构造调整情况深化调研,针对全县种植业构造调整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开展农业产业思路。各级政府要结合农业消费实际,及时调整农业开展策

14、略,进一步拓宽开展种植业产业的新思路。一是政府要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制定鼓励和奖励措施。同时还要从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二是积极争取农产品开发工程,以工程建立推动产业快速开展。三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正确引导农民进一步解放思路,更新观念,学习兴旺地区的先进经历。四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试验与推广应用力度,扩大消费经营领域,全面进步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开拓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二)发挥区域优势,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一是在沿黄自流灌区,大力推广日光温室等反季节蔬菜瓜类种植、优质水稻旱育稀植、小麦玉米带田等高产高效形式;在高扬程灌区,重点推广地膜早熟洋芋、枸杞栽培为

15、主的高产高效特色形式化栽培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山区,重点普及抗旱品种,扩大中药材、砂坝地膜瓜类种植,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等抗旱形式。二是要在现有消费及产品优势的根底上,通过调整产品布局,确立主导产品,引导群众规模化开展、标准化消费、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尽快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三是结合农业工程的施行,加大对种植业构造调整重点产业区域的水、电、路等根底设施配套建立,解决好枸杞产业灌水的问题,为重点产业区提供良好的根底保障。(三)加大构造调整力度,寻求蔬菜产业新的开展。要紧紧依靠科技支撑,调整优化蔬菜的区域布局和品种构造,以品种调新、质量调高、构造调优、产业调整、产业链调长为重点,全面提升蔬菜产

16、业的质量和效益。各乡镇要根据区位特征进展科学论证,有方案、有步骤地引进产销对路的蔬菜品种,大面积推广多茬种植技术,下大气力研究解决区域性、季节性供求不平衡的问题,重点要研究找准反季节蔬菜种植时间差的问题。要在稳固目前蔬菜消费成效的根底上,逐步向优势领域延伸,加大无公害蔬菜消费的技术推广力度,引进科学的无公害蔬菜消费技术和设备仪器,标准农药、种子经营市场。同时在蔬菜消费中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和检测,实现蔬菜消费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拓展蔬菜产业新的开展空间。(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培育和壮大一批市场开拓、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筹资融资才能强的龙头企业,不断进步技术装备程度,扩大消费经营规模,使之形成完好的产业链条。二是大力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有效解决农产品出路,拉动订单农业的规模消费,增加产品附加值,进步种植业的整体效益。三是加快农产品流通业的快速开展,尽快培育有较大才能的购销、贮运、保鲜才能的流通企业,以流通促消费。四是加快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建立,积极探究农农专业合作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