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猴子种果树17.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6652116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 猴子种果树1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2 猴子种果树1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2 猴子种果树1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2 猴子种果树1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2 猴子种果树1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 猴子种果树1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 猴子种果树17.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届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观摩展示活动周小学教学设计猴子种果树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第22课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黄田镇中心小学 练艳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识记“耐”字,并正确书写。理解3句农谚。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故事。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本课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

2、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猴子种下梨树苗,就等着吃梨子。第二至八自然段,写猴子轻信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第九自然段写猴子总是拔了种,种了拔,结果什么树也没有种成。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所以,在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品读二、三自然段,然后由扶到放,让学生自学四到八自然段,汇报自学成果。并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指名学生读、男女生读、分组读、自由读、默读、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让学生画一画,演一演,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最后识记“耐”字,并正确书写。三、教学对象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养成了一些良

3、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听、说、读的训练。但是学生的专注力比较差,喜欢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所以在本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多种形式的读,看动画片,演一演这个故事这些教学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并由扶到放,先重点指导课文的二、三自然段,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四到八自然段,学完了再汇报,让学生尝试自学成功的喜悦。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进行简单语言实践活动,内化文本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具体的教学策略:学法渗透法,突出学生自动,先是指导学法,再让学生运用学法自学课文。扶放结合法,突出学生自动,先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然后扶学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4、,再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的四到八自然段。情境表演法,激发创造,趣味性强,学生根据教材自编自排自演,既培养了学生表演的能力,也进一步领会了课文内容。电教辅助法,形象、动态、快捷、趣味,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恰当、适时运用电教媒体突破重难点。学生评读法,学生主动,全程参与,学生朗读师生评读学生展示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分组学习法,突出学生互动,按教学要求分组,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五、教学媒体设计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运用了多媒体的课件。如:在复习词语的时候、在指导学生朗读好小动物说的话的时候、在表演故事的时候、在书写生字的时候,我都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专注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写

5、完字后,我把学生的作业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让好的作业起到榜样的作用,并把学生容易范的毛病做整体的改正。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第一课时一、 激趣导入。二、 初读课文。三、 认读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四、 逐段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五、 识记生字,学习生字。六、 书写生字。七、 总结。 第二课时一、 复习词语导入1.贴图导入2.复习词语(认读大屏幕上的词语)二、 品读课文(一)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范读第一自然段2.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课件出示猴子种果树图)(二)精读2、3自然段1.自由读读2、3自然段2.在猴子种梨树时,乌鸦是怎么说的,猴子是怎么想的,又是

6、怎么做的?用横线画出乌鸦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猴子想的句子(课件出示乌鸦和猴子对话图文)3.读一读画出的句子,并指导读好4.知道农谚“梨五杏四”的意思5.男、女生分角色读(三)由扶到放,自学48自然段1.运用上面的学法,自学48自然段2.展示自学成果:在猴子种树的过程中,还有谁飞来了?它们说了些什么?猴子听了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师生评价。(课件出示小鸟的话与猴子的想法,图文结合)3.分角色读一读(四)积累象声词。(课件出示本课出现的象声词)(五)引导学生复述课文28自然段,理解“就这样”(六)设置情景,表演故事1.看动画片(播放猴子种果树的视频动画)2.学生四人小组分角色读小鸟的话和猴子的想法

7、,把词记住。3.请学生上来演一演三、结合口语交际,感悟寓意1.讨论:这只猴子为什么什么树也没有种成?2.思想渗透:你想对这只猴子说些什么?如果你是这只小猴子你会怎么办?四、回归整体五、识记“耐”字,析字理,知字义,并正确书写。(课件出示“耐”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1.分析“耐”字的字理2.给“耐”字找词语朋友3.师范写,生书空4.学生描红,并写字5.反馈,展示学生作业。(应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六、总结。布置作业。复习词语导入,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温故而知新”。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让学生觉得更加有趣,并获得视觉的享受。教师范读为学生定下了朗读的基调和学习的典范。边看图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

8、,生动形象而具体。指导学生精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悟情。联系上下文理解农谚“梨五杏四”的意思。为下面的自读打下基础。看课件把乌鸦的话和猴子想的句子读好,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由扶到放,让学生自学课文的四到八自然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课件出示小鸟的话与猴子的想法,能更好地进行对全体学生的指导,增强了趣味性,为分角色朗读提供依托。积累是语言内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象声词的积累,增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课件出示小鸟图和相对应的象声词,既增强了趣味性,又有意无意地让

9、学生更好的记住这几只小鸟的叫声。引导学生复述课文,训练了学生复述的能力和概括大意的能力,为后面表演打下基础。播放猴子种果树的视频动画,让学生边看边想学生是怎样种果树的,猴子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动画的播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住这个故事,并为后面的表演和领悟课文的寓意打下基础。情境表演法,激发创造,趣味性强,学生根据教材自编自排自演,既培养了学生表演的能力,也进一步领会了课文内容。把阅读课和口语交际相联系,在轻松愉快中悟出了寓意,既加深了理解课文的深度,又为口语交际提供了话题,提高了学生得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能力。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字理识字让学生更好的领会“耐”字的意思。课件

10、出示“耐”字的田字格中的位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写好这个字。实物投影仪的应用能让学生更加直接地对自己的作业做出评价,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反馈。七、板书设计 猴子种果树 乌鸦图 梨五杏四 猴 喜鹊图 杏四桃三 做事要有耐心 子 杜鹃图 桃三樱二 图八、练习设计1.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猴子 2.照样子说表示声音的词语:例:乌鸦“哇哇” 喜鹊“喳喳” 杜鹃“咕咕”小猫( ) 小鸡( ) 小狗( ) 小羊( )小雨( ) 小河( ) 雷声( ) 马蹄声( )3.演一演这个故事,说说为什么猴子最后什么树也没种成?4.抄写本课的生字。九、教学过程流程图复习导入 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精读课文二、三自然段 由扶到放自学课文四到八自然段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设置情景表演故事 结合口语交际感悟寓意 回归整体 识记“耐”字,析字理,知字义,并正确书写 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