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知识解答.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6641846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接种知识解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预防接种知识解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预防接种知识解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预防接种知识解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预防接种知识解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接种知识解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接种知识解答.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接种知识解答疫苗如何分类?哪些疫苗是免费? 2005年我们国家颁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这个管理条例规定将目前在国内上市的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众也应该按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这里面包括了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另外,有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增加一部分的疫苗。另外还有一些像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当地的传染病的发病疫情组织的一些应急或者是群体性接种,这都属于政府免费向公众提供的疫苗。还有第二类疫苗,这是公众自费和自愿的基础上接种的疫苗。第一类疫苗是免费接种的。第二类疫苗的费用,因为是自愿和自费的原则,是由受种者或者

2、是监护人自己承担的。一类、二类疫苗的划分是国家或者当地的政府根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的监测,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因素确定,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加,有可能将原来的一些二类疫苗逐步的划到一类疫苗里面去,免费给大家接种,这是可能的。 至于哪些疫苗是一类,哪些疫苗是二类呢?我们国家从2007年底开始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范围,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儿童使用的疫苗,由原来的5种疫苗预防7种传染病,扩大到现在的11种疫苗预防12种传染病。这11种疫苗包括了卡介苗、脊灰糖丸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二联疫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

3、,其中新增的疫苗包括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5种,另外,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预防12种疾病包括:结核、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肝、麻疹、脊髓灰质炎、乙脑、流脑、甲肝、风疹、腮腺炎。 这里面需要说明的就是,刚刚纳入到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里面,刚开始的时候,甲肝疫苗和麻腮风疫苗,因为产能的问题没有马上覆盖到全国的范围,我们采取了逐步扩大的原则,这是扩大免疫规划里面的儿童使用的疫苗。还有三种使用的疫苗是作为在特定的环境下,比如说当发生特定的疫情之后,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接种。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这三种疫苗也是由国家免费向公众提供。以

4、上是一类疫苗,是国家免费向公众提供。 接种疫苗后,是不是就不会得相应的传染病了呢?疫苗的作用都是终身的吗? 对于绝大多数的个体来讲,接种疫苗后,会对相应的疾病产生保护性的作用。但是也有个别的免疫失败的现象。分析起来有几个原因,一个是疫苗接种的时机,比如说有些人可能在接种疫苗之前就已经处在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疫苗之后还是发病。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家长们会认为怎么这个疫苗没有起作用,为什么我的孩子打了预防针还得这种病,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我们针对的传染病都是发病率流行强度比较高的人群,如果不接种疫苗会出现广泛的流行。可能就有一部分的受种者,正好处在潜伏期之内,但是打了疫苗以后没有起到作用。这种情况是

5、有的。这是其中一个方面。 另外,我们疫苗的研发是针对普通人群、健康个体,他对大部分人群来说,会产生有效的保护作用。但是,还有一些个体差异,即使以同样的方法接种疫苗,每个人体内产生的反应却不相同,有的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有的免疫应答较弱或无,因此应答能力弱的个体就缺乏免疫力。 因为疫苗对机体有一个免疫反应,才会对病原产生抵抗作用。他本身免疫低下或者是缺陷的话,打了疫苗,不能产生很好的免疫功能,一旦病原体再侵入,还会有发病的风险性。 疫苗是不是适用终身,我们目前对每一种疫苗都进行了观察,不一样,各种疫苗的持久性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长的,有一些疫苗可以管到三十年还具有很好的作用,短的可能需要,比如

6、有说一些疫苗变异得比较快的疫苗,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接种,他有可能只对今年预测的产生作用,明年还要接种。各种疫苗是不一样的。 例如乙肝疫苗,我们目前是三针的接种,小孩在出生二十四小时以内打第一针,一个月以后打第二针,六个月以后打第三针,它的持久性二十年、三十年的都有。有一部分的受种者产生的抗体很低,或者是不产生抗体。这就是低应答和无应答。对这部分人群,可以通过加大疫苗的剂量,或者是增加接种剂次来提高这部分人群的有效率。 现在有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是不是打得越多越好?是不是都应该接种,这样才能对孩子有好的作用?才能抵御各种疾病?是多多益善吗? 有一些家长担心,我以前打过麻疹了,最近又打麻疹,家长担心

7、小孩子小时候服过糖丸了,现在为什么每年还要服?我先讲讲一般情况下疫苗如果是处于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按照我们正常的程序完成的话,就够了。但是考虑到一部分孩子,比如说刚才讲的免疫失败的情况,可能对某一个疾病没有产生足够的保护作用。另外,在我们整个工作实施中,可能有漏种的现象。还有我们政府在针对某一种传染病的特定目标,比如说像我们原来消灭的脊髓灰质炎。我们国家最后一例的脊髓灰质炎病例是在1994年,从94年以后就再没有发生过本土的病例。为什么我们国家每年小孩还要服糖丸?就是因为我们周边的国家,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这些国家一直有这些疾病的流行,正好我们国家与他们接壤,有输入的危险。这些脊髓灰质炎的

8、病毒在全球已经出现了多起的输入性病毒造成的高发的案例,比如说印度尼西亚2005年出现了,就是因为当地没有了脊髓灰质炎病例以后,他们就把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给停了,后来从国外输入的脊髓灰质炎病毒造成了暴发,导致几百例麻痹患者。我们为了防止病毒的输入,我们在接壤的地区,或者是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的地区,每年进行糖丸服用。正是因为我们每年在做强化免疫,在我们国家建立了很好的一个免疫屏障,虽然我们周边的国家每年都有这样的病例流行,但是我们国家从94年到现在一直是保持着没有野病毒流行。这和我们国家强化接种疫苗是密不可分的。对整个传染病的控制,多服疫苗应该是好一些的。 传染病的预防和其他的疾病不一样,什么叫传染

9、病呢?你可以传染给别人,别人也可以传染给你。所以我们采取的措施不能只针对个体,我们要针对群体进行一些措施。脊灰疫苗的强化免疫就是针对群体来控制疾病。 根据分类方法不同,疫苗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简单说,我们按照病原体的不同来分类,可以分成细菌性疫苗(如百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疫苗)、病毒性疫苗(如麻疹疫苗、乙脑疫苗、乙肝疫苗)和其他病原类疫苗(如钩端螺旋体疫苗)。根据成分不同,我们可以分为单价(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多价(如23价肺炎疫苗)、联合疫苗(如麻腮风疫苗、百白破疫苗)。按照可预防疾病的种类来说,目前我们国内已经上市了针对29种疾病的疫苗。大家觉得现在疫苗种类比较多,接种起来不方便,对

10、于我们现在的疫苗产业来说,我们也是在积极的研发更多的联合疫苗如四联苗、五联苗、六联苗等,让我们的孩子接种比较方便。中国是疫苗生产大国,是生产疫苗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中国的疫苗产业为保护我国儿童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疫苗种类增多了,是不是会增加异常反应发生的频率?目前在国内上市的疫苗是经过非常严格的质量控制、多年的观察上市的生物制剂,它的安全性是经过严格的测试,是安全的。但它是生物制剂,它的作用就是进入人体以后使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因为个体差异的原因,极少部分的个体有可能在接种之后发生不良反应。从理论上讲,打的疫苗种类越多、次数越多,出现反应的概率是增加的。但是针对某一个

11、个体,这个概率是非常低的。每一种疫苗国际国内都做过很严格的测算,反应率都是按万分之一,甚至是百万分之一的发生率计算的。只要是严格的按照规范去操作,按照程序去打,到有资质的预防接种门诊,由具有资质的接种人员按规范接种合格疫苗,应该是安全的。不良反应一般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一般反应指的是,他本身是因为疫苗本身固有的成分引起的反应,是非常轻微的,比如说轻微的接种疫苗的时候引起的发烧,或者是局部的疼痛,这也不用经过特殊的治疗,很快就会恢复。另外一种我们比较关注的就是疫苗的异常反应,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我的疫苗是合格的,我们的接种也是规范的,在接种过程中或者是接种过程之后使受种者机

12、体产生组织器官或者是功能的异常,这个事出来以后,我们调查以后发现和事件相关的各方都没有差错。比如说受种者是严格按照通知进行去接种,接种单位和接种工作人员也是严格按照程序规范去做的,但是确实出现了这个反应。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是极低的,但是确实存在。为了避免或者是减少异常反应的发生,双方,受种者和接种者都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比如说受种者或者是他们的监护人,有这个义务向接种人员提供他孩子的健康信息。比如说以前接种疫苗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反应,现在孩子是处在一个什么疾病期,孩子是不是过敏,有无免疫缺陷,这些信息家长应该提供。接种单位也有义务把疫苗的情况、相关的知识给受种者和监护人进行解释和说明。比如说这

13、个疫苗有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反应,这个疫苗有哪些禁忌症,类似的情况要给家长说清楚。目的就是两方在互相信息交换知情的情况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一些孩子暂时处在疾病发病期,可以暂缓接种。 疫苗接种有哪些禁忌? 每种疫苗说明书都详细注明了主意事项和禁忌症。我们一般分为几类。 一般禁忌症适用于各种生物制品的预防接种禁忌,如患各种急性传染病、发热、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疾病,活动性结核、活动性风湿症,哮喘、荨麻疹等病人,不能接种生物制品或待症状缓解、恢复健康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预防接种。 特殊禁忌症是指对某一种生物制品所特有的,不是所有的生物制品都不能接种。如怀孕初期不能接种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

14、等。 绝对禁忌症是指任何生物制品都有不能接种,包括有明显的过敏史、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精神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皮肤病等。 接种疫苗会产生一些反应,哪些反应是正常的,哪些反应是不正常的。比如说接种以后出现一些局部红肿或者是出现一些发热的症状。 预防接种可使接种对象接种后能获得抗感染的免疫力。但是,作为免疫预防制剂,对机体来说,是一种异种或异体大分子物质,少部分接种对象在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这就称为预防接种反应。有时,疫苗接种中也可能发生一些与疫苗反应无关的偶合病症,那么这些就不属于接种反应。疫苗都是比较安全的,一般接种疫苗后可能有两种,一个是正常反应,还有一个是异常反应,是罕见的不

15、良反应。 预防接种的正常反应或者叫一般反应,是指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不会造成生理和功能障碍。这类反应是由于疫苗本身含有的物质造成的局部红肿、浸润,引起发热及伴随发热而致的全身症状,一般经过适当处理,可以恢复。 异常反应一般是指合格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所发生的概率极低的,对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等造成损害的,与事件相关的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这类反应的发生率通常是极低的。 一般反应通常不需要需特殊处理,只需适当休息,如孩子接种后不要剧烈活动等,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就可以了。对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清洁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可帮助消肿,减少疼痛。但卡

16、介苗的局部反应不能热敷。对较重的全身反应,可采取对症治疗,如有高热、头痛,可适当给予退热药,根据情况要及时就诊,比如出现38.5以上的高热等。 我们有时看到一些孩子或者一些成人在注射疫苗后,出现了一些不良的事件,在注射疫苗时有哪些安全事项需要提醒大家? 疫苗接种反应历来就有。从疫苗使用那一天就有疫苗反应的存在。主要是近年来随着家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对孩子健康的关心,也是随着我们媒体对相关话题的不断关注,目前大家了解的信息感觉是增多了。实际上疫苗反应,在任何开展疫苗接种的国家都是存在的,有一些是一般反应,异常反应也是合格疫苗实施规范,双方都无过错的情况下,对很个别的个体产生的反应,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作为普通的民众,应该冷静分析和看待这个问题。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