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6631427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要的是葫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要的是葫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要的是葫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要的是葫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要的是葫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要的是葫芦.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要的是葫芦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4、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习内容分析: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样故事性很强的文章,“抓住要点、明确顺序、理清思路”非常重要,而运用提要式阅读策略是抓住文章要点的好方法;运用树状结构图更是理清文章思路行之有效的策略。本节教学设计,将摆脱“内容分析”的传统学习方式,鼓励、帮助、推动学生运用提要式阅读和构建树状结构图的阅读策略,由内容分析式阅读转向策略性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

2、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学生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极富童心童趣。虽然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但是,他们刚进入中年级的阅读学习,在理解文章揭示的道理上还存在困难。所以,教学时,我注重在字词教学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引导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环节:一、激趣导入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小葫芦(生答)(课件:葫芦跳出)2、咦,小葫芦怎么不高兴啦?(课件:葫芦不高兴)原来你们把它的名字叫

3、错了。它叫葫芦hu lu (生答)相机指导芦的读音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课件:我要的是葫芦)4、齐读“我要的是葫芦”; 大声地读 “我要的是葫芦”; 小声读 “我要的是葫芦”边读边想;你想到些什么问题?生:“我”是谁?生:为什么说我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是什么?生:那要到葫芦了吗?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1、答案藏在课文里。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2、“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大家尝”,我们用开小火车的方式来摘葫芦吧。(课件)hu lu teng xie zhi 葫芦藤花谢了治一治ya ding sa

4、i lin 2、调皮的汉字宝宝摘掉了拼音小帽,着急地跑出来和大家交朋友。仔细看看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请能干的小老师提个醒。课件:葫芦藤谢哇蚜盯邻治赛 3、词语宝宝也等不及了,想要和大家打招呼,我们男生扮演打老虎,女生扮演小花猫来和词语宝宝打招呼吧!课件出示三、图文结合,自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孩子们,让我们带着生字词,走进课文,走进葫芦园! 听课文朗读(板书:画葫芦图)2.喜欢吗?你特别喜欢哪一句?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3、来,我们把心中的喜爱读出来。(配乐朗读) 4、比我们更喜爱葫芦的人是(种葫芦的人)。你从哪句体会到?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

5、越喜欢。强调看几次。生再读5、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你盯着小葫芦会说什么?6、你还想怎样表达你对小葫芦的喜爱?7、让我们带着心中的喜爱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让葫芦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开花、结果。(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听出来了同学们太喜欢小葫芦了。可是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那些可爱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课件:小葫芦变黄,落了)你有什么感受?2、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3、是呀,看着小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来,我们再来读读这句。(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我们学到这儿,你的脑海里一定出现

6、了几个问号,你有什么问题?(课件:)2、孩子们,不光是我们关心这个问题,有一个“葫芦剧团”听到这个消息也很关心这个问题。你看,剧团寄来了一封信具体目标:本篇课文较长,为了便于理解故事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品质,我帮助学生采用给课文做摘要的方法来理清课文的脉络,建构课文的结构树。因为是四年级上学期的孩子,对课文进行摘要还是有难度,所以我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借助学习卡片对西门豹的言行进行了摘要。让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直奔主题。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孩子多读多思多交流,体会课文内容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语文教学承担着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读写能力的训练,也承担着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任务。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做了较多的尝试,如部分倒置分析、集中研读重点词句和场景、揭示几个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指导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将讲读延伸到写作等。要克服时空差距、解决教学容量大幅扩大的问题,唯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设计评价方式与工具: 课堂提问 评价量表内容:“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说明那个古代人( )。通过这课文的学习,我懂得了( )。 备注这节课主要引用学生闯关游戏法自学、合作、探究结合来学习。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应正确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