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整理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663052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整理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整理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整理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整理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整理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整理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整理课后习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般特点.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思想?谈谈你对这一结构模式的看法。 P11答:我们不但不应该和不能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而且也不应和不能把技术和工程混为一谈,它们各有其特殊的本质或本性。应该在承认三者存在本质区别的前提下认识和把握科学、技术与工程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互动关系和转化过程。 科学、技术与工程三元论由李伯聪教授提出,第一,技术是进行工程活动的前提,它深刻影响工程过程和成效,没有无技术的工程;另外在工程活动中,除了技术之外,还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伦理、心理等方面的要素和内容。第二,技术应用于工程,对工程有引导和限定作用;工程则对技术进行选择和综合。

2、第三,从哲学上看,技术是一个可能性的条件和可能性的空间,工程则是现实过程和现实存在。科学、技术与工程是三个不同的对象,三种不同的社会活动,它们有本质的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他将这种观点称为“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如何理解科学的特征?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区分科学、非科学与伪科学? P14答:解释: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科学是一种知识,但并非所有的知识都是科学。)从六点理解科学的特征:1.科学的解释性和预见性:科学不仅仅是对事实的简单判断和描述,而且要解释事实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即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科学还应该能够预见目前尚未观察到的、但却能够被以后

3、的科学实践证明的自然现象。)2.科学的精确性: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数学方法和实验方法相结合,数学在科学中的应用使科学的各门学科都有了精确性的特征。3.科学的可检验性:科学作为对事实的解释并非笼统的、一般性的陈述,而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这些命题在可控的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4.科学的可错性或可变性:科学的精确性使其具备了可检验性的特征,因而也就使其具有了可错性或可变性。5.科学的系统性:科学活动是通过对科学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来获取知识的过程,根据自然界的有机联系,对事实的有组织的、系统的阐明与理。6.科学的主体际性:科学知识具有客观真理性,它的基本概念反映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它

4、的基本定律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知识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一些特征,可以为区分科学与伪科学、非科学提供一定的依据。)在科学的可检验性中蕴涵着批判性,即对于不管是用什么科学方法得出的科学理论,或从理论推演出的结论,以及用来检验理论的证据,甚至方法本身,都必须进行批判性的评价。正是在这一点上,科学不仅与常识,而且与无数、宗教、伪科学区别开了。(科学划界问题指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及其他非科学的界限问题。此问题由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其核心是科学划界标准。关于科学划界问题大致形成以下四种观点,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批判理性主义观点、科学历史主义观点与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逻辑经验主义认为有意义的命题

5、才是科学的命题,否则便是非科学的问题。 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理论或者命题具有普遍性,不可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证伪,因为经验总是个别的,所以他主张可被证伪的理论或者命题才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和伪科学,非科学是有本质区别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于伪科学的根本标准。伪科学是伪装成科学形式的非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内容不具有客观真理性。不可检验性和伪装是伪科学的基本特征。一般的非科学是指不满足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的命题问题或者理论,无法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进行检验或者评价。3.如何理解技术的特征?你是如何认识技术的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的? P22答:解释:技术是人类

6、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特征:1.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类利用技术,生产物质财富并改变原始自然面貌以创造适合于人类生存发展的人工环境,技术表现为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2.技术是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技术的主体要素是指人类的技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题活动能力,包括经验、技能、技术和知识理论。技术的客体要素主要是指以工具、及其设备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技术咋i本质上反应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是人对自然界有目的性的变革。)3.技术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作为活动范式的技术手段,出了物质因素外,

7、还有精神因素,它是二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统一。4.技术本身有一个从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发展过程:从技术的生产和发展看,技术本身存在一个从无形技术向有形技术,从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的过程。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革和利用自然过程中依赖大自然、受制于大自然的方面。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革天然自然以及依靠技术实现对社会的调控过程中,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从技术的双重属性可以认识到:一定的社会需要只有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相结合,产生了既符合人的技术目的,又符合自然规律性的技术原理,转化成现实的具体的工程技术要求时,才会出现有生命力的技术创造发明。4.如何理解工程的特征?工程

8、的主体和技术的主体有何不同? P28、P32答:解释:工程指人们综合利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方法与手段,有组织、系统化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具体实践活动,以及所取得的实际成果。特征:1.工程所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实现:工程具有更为强烈的社会性特征,工程获得的成果只能在社会中实现。2.工程是按照一定目标和规则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动态整合:工程活动实际上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诸多要素的集成和优化的过程。3.工程互动是一个通过技术集成实现创新的过程:工程活动是创造出世界上原来不曾存在的存在物,因此,工程活动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4.工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照一定目标和规则对科、技术和社会的动态整合和各种

9、要素的有机组合使工程本身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的主体是建造,工程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不是获得新知识,而是获得新物,是要将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形态的东西转化为现实,并以物的形式呈现给人们,其核心在于观念的物化。技术的主体是发明,在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上,技术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实现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利用,它要解决变革自然界“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从而为人类增加物质财富。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没有不依托于工程的技术,也没有不运用技术的工程。5.如何认识发现、发明和建造三者之间的关系? P31、P34表答:发现是指认识和反映自然;发明是指改造和控制自然;建造是指获得新物,将无形化为有形的现实。

10、发现与发明有密切关系,但发现并不直接是发明;发明与建造有密切联系,但发明也不直接是建造。科学的本质是发现、技术的灵魂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第二章: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历史及发展趋势1.通过考察科学、技术、工程的历史发展,比较各自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以及联系特征。 P392.如何认识当代的科学、技术、工程一体化的特征?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机遇和挑战?P65、P67答:解释:当代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三者结合成统一整体的趋势,相互渗透和交融,关系更加密切,建立起一种新的联系,成为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子系统。特征:1.科学活动的技术化和技术活动的科学化:它即在科学活动中包含着技术活

11、动;又指科学研究需要应用技术手段和工具,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依赖于实验技术上的突破。2.工程活动的技术化和技术活动的工程化:指技术活动已经和工程活动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技术活动成为工程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适应,在工程互动中,技术因素也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甚至工程活动的主体就是救赎的研究和开发。3.科学、技术、工程的相互融合:科学、技术、工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综合表现就是科学、技术和工程的一体化。当今社会,人们从事科学、技术和工程活动的动机和目标都非常明确,都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创新就是为了生产应用、促进经济增长,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已成为工程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个体看我们更应全面

12、提升自我,从单方面的专家转向全方位的综合型专家,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行业看,我们应成立实验室和研发中心,适应这种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与推广于一身,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开发出科技成果,并将其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从企业看,知识密集型企业正在取代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企业,企业转型势必将行。第三章:科学、技术、工程与自然地基本理论1.如何理解整体性是自然系统的根本特征? P73答:解释: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各要素一旦组成系统,就失去了其作为独立要素的性质和功能,形成了系统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出系统

13、整体性质和功能大于各要素简单之和的特点。钱学森指出:“系统工程就是从系统的认识出发,设计和实施一个整体,以求达到我们所希望得到的效果。”可以说,整体形势系统最为鲜明、最为基本的特征。2.为什么涨落是系统演化的诱因和动力? P75答:解释:涨落就是刻画系统整体状态的宏观瞬时值对平均值的起伏。即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对宏观状态产生的微小偏离。涨落本来是很微小的,不可能对系统状态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但当系统处在远离平衡态,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时,那么某种微笑的涨落将通过正反馈机制而被放大,使系统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的状态,正因如此,普利高津说:“ 在非平衡过程中涨落决定全

14、局的结果 , 通过涨落达到有序。”3.试述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如何化解? P83答:自然界的演化有两个特定的方向,即进化方向和退化方向。两个方向辩证统一,构成了自然界丰富多彩的演化图景。4.为什么自然界物质系统形成自组织的首要条件必须是开放系统? P85答:解释:1969年首要条件。5.试述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区别? P87、P89答:解释:人化自然就是进入了人的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看,它构成了人类文化或文明的一部分。自在自然亦称“纯自然”,就是原始发生着的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历史地存在的自然界。区别:1.主体性:2.对象性:3.社会性:。(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人

15、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人工自然物。区别:自在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化自然属“第二性客体”;自在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化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自在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化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在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化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人化自然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6说说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 P90、P92答:解释:生态危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生态危机。第四章科学、技术、工程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生态伦理观的形成主要基于哪些问题的思考? P992.试述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核心理念。 P1053.你如何认识和看待“绿色生活方式”?答:绿色生活方式是指: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