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课改中的“新气象”.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6621849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脉课改中的“新气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把脉课改中的“新气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把脉课改中的“新气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脉课改中的“新气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脉课改中的“新气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脉课改中的“新气象”唐大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为语文课堂吹来了徐徐春风。然而,在令人欣喜,让人振奋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新课程理念“貌合神离”的现象。一些语文课上,太多资料的补充,太多媒体的演示,太多的“小组讨论”,太多的片面追求形式的做法,大大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果。课堂中的“新气象”一、新课程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而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就有走向一个极端的趋势: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轻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一味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片面追求所谓的人文性,文本没有完全读懂便天马行空地倾谈、发散、拓展,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二、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培养学

2、生的问题意识。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课堂上读了一遍课文后,教师专门给学生一段时间质疑,等学生一个个问完后,都是要么说:“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课文”,但学着学着便;忘记了学生的问题;要么教师就按事先准备奸的话总结一番,不管学生质疑的具体情况,生硬地出示几个预先设计好的问题,仍按既定方针教学。这样的教学,把质疑当成了一种点缀和摆设,仅仅是过场而已,课堂质疑成了“有名无实”。三、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提出教育者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于是,老师们便不敢批评学生,甚至学生拖腔拿调地读课文时,教师还说:“你读得真棒!”放弃了身为教师应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引领的

3、责任。四、现在所有的教改课几乎无一例外地要用课件,在感情升华处还附以音乐、影像,否则便被认为不足以体现“教改”的特征。一些教育管理者甚至把是否使用课件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优劣的一项标准。铺天盖地的课伺:替代了学生对文本的口味、咀嚼。五、新课程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倡学生用多种学习方式体验学习过程,于是,五花八门的表演充斥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端。课堂上不见了写字、读书、不见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取而代之的是滑稽的表演、无休止的倾谈。我理想中的课堂如此种种,教改课异彩纷呈,却也喜忧参半。我们应如何看待教改课,如何正确的评价教改课呢?或许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很多不

4、同的说法。但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一、是否体现了学科的本质。语文课不能离开“学语习文”,要有语文味。要动情朗读、静心默读,要圈点批注、品味词句,要动笔:口写,积累感悟。要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浑然天成。笔者曾听过浙江的王自文老师执教的古诗两首,他在指导学生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一句时,随着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感慨地说:“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金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都不存在了,那些酒囊饭袋丧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他们不能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看到、想到这一切,你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权贵!”于是,学生情不自禁的齐声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中充满了心急如焚的

5、焦虑。王老师又说:“你们担忧吗?再问!”于是学生们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忧虑。紧接着,王老师又说:“你们愤怒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孩子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愤,分明白己就是那位爱国诗人,借这简沾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尽的愤慨。在这令人心动的“三问”中,孩子们每一次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这一环节的教学,我们可以说王老师是在教朗读,也可以说是在培养孩子们的一种人文精神,因为在反复的朗读中,一方面,孩子们的朗读水平逐渐提高一一这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在老师的引导下,朗读中渗透了浓烈的情感:孩子们由心急到担忧到对当权者纸醉金迷的愤怒,爱国的情感在

6、迅速积聚毫无疑问,这又是人文精神的熏陶。两者是如此和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润物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只有在反复咀嚼、品味语言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锤炼能力、体验情感、升华认识,方能绽放异彩。二、是否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语文课就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让学生学有所获。或获得知识、习得方法,或触动情感、提升人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而非以学科知识为本位的课程观。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一扇窗户,而更多更美的风景需要学生在大量的积累、感悟、体验中去领略、观赏。如窦桂梅老师在执教晏子使楚一课的教学中,不受课本、课堂的局限,重视大量阅读,先后补充了几个与

7、教材紧密相关的内容,如补充了古文,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补充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通过利教材白话文的对照,学生悟出了文言文的简炼、精确,白话文的生动、形象。对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很自然地让孩子得到了发展。三、教学手段是否有效。教学手段的运用应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常规教学手段各有所长,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恰当选用。教学中应处理奸手段与目标,手段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一位教师在一次观摩课上教飞夺泸定桥一课时,她充满激情地带领学生朗读“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

8、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着对岸冲去。”随后,课件打出了18勇士强渡大渡河的画面,教师声情并茂地说:“让我们再回到这幅画面,面对这些英勇的红军战士,你想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伴着学生的写作,教师播响了长征组歌,雄浑高亢的男高音响彻整个礼堂。我不禁一阵心悸,在这样的乐声中,孩子们能够青翠思考,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吗?这让我想起薛法根老师在教学爱如茉莉一文时,没有音乐,没有画面,没有那些强大的视觉、听觉的冲激,却让听课的老师感觉就像在品闻着茉莉淡淡的幽香,第一缕中都散发着教师的智慧,体现着教师的水平,学生在无声的细雨滋润中学会了,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课堂。所以教学手段的应用不在于先进与否,而是能

9、否有效地为课堂服务。四、是否拥有较强的资源意识。充满活力的教改课,应是灵活应变,因势利导,充满智慧与创新的。语文老师应有较强的资源意识,能够随时抓住教育的资源,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让我们来看一看贾志敏老师教学生认识“郊”字的教学片断:师:“郊”字是什么结构?生:“郊”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交通”的“交”,右边是“匡”。师:对,但是这个字写起来左边和“”交通的“交”不一样,你看(师板书“郊”字,把左边的“交”的最后一笔写成捺)出现什么情况了?生:左右两边打架了。师:对,所以左边的“交”字在“郊”字里最后一笔要写成“点”,就避免打架了(师涂掉右耳旁,重新写成“交”字)谁能把这个字加个偏旁组成新字,再

10、组词?生:加木字旁就是“学校”的“校”。生:加反文旁就是“效果”的“效”。生:加车字旁就是“比较”的“较”。生:加单人旁就是“佼”。师:是什么“佼”?(生一时说不出)师:(竖起大拇指)这个“佼”就指的是你,知道吗?生:佼佼者师:对呀!就是最出色的人,就像你一样。简单的一个字,贾老师却两次在不知不觉中利用现场生成的资源,教会学生记住“郊”的字形,教会学生理解“佼”的字义,既教会了知识,又学习了做人。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是稍纵即逝,只有心中始终装着学生的人才能够捕捉到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

11、动。”这种巧妙的变动,正是开发教学资源的最佳策略。五、教学是否充满个性。语文教改课应该是个性化的,有特色的。由于教师的性格、习惯、阅历不同,学生的班情、学情不同,教改课应因地制宜,彰显师生个性和优势,不求完美,但求有所突破。我们说,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语文教师。即使年龄、学历相同,但是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才情、特长等总是有千差万别的,所以不同教师的语文课也该是千差万别的,不能按照一个模式去套用,每个教师该找出自己的个人特色,凸显在语文教学中。如笔者听过有两个语文教师一男一女执教同一篇文章朱自清的春。在授课过程中,男教师加强了教读的力度,男教师本身声

12、音比较浑厚纯熟,授课富于激情,于是课堂上表现出“凝练硬朗”即“阳刚”的特点。而女教师则由于突出了情感教育利语感训练这两个环节,故教得回肠荡气而又丝丝入扣,表现出“醇厚细密”即“阴柔”的个人味。教无定论,教师就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课堂凸显个人语文特色。能创新的创新,能幽默的幽默,能煽情的煽情,什么都不能的尽量真诚,也一样可以打动人。总之,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川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各方面都应尽量显示出其个人审美风貌。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影响和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每个教师都照本宣科的教,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的说这样的语文是缺乏“语文味”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更不必说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需求。后记教改课是语文老师生命力的再现,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对教育理想的追求,闪烁着教师智慧与创造的火花。随着进一步的!举习、实践与反思,随着我们在理想与现实中间不断地探寻,它必将愈来愈趋近语文教育的真谛。(唐大智 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