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6617569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也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求知品质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自传中传递了信息:他所取得的成就和他在学校时有强烈浓厚的兴趣是根本分不开的。这是因为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渴望主动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获取无穷科学文化知识,所以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这样就能极

2、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最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大大激发了求知探索的兴趣,这种良好的循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呢?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力争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教学目标。比如我在教学美丽的武夷山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挑选了我去武夷山旅游的许多照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精美的真实照片,然后一张一张展示,让每一位学生近距离观看欣赏,学34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求知学习之

3、门。 二、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因为兴趣是创造动机的表现形式之一,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思考,而且使知、情、意等整个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无数成功者的事例证明:兴趣是引发创新的先导,他们的成果、成就无不由兴趣而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无论是课堂上的训练题,还是课后的巩固;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教师都应在“兴趣”上做文章,都应该始

4、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他们在听说读写思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利用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新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的评价不应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而更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每个方面,师生共同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以激励为主,要尽力为学生铺设学习成功的阶梯,提供学习成功和探索创新的机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在

5、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中,如果能注意运用激励性的手段,对学生每一点一滴的进步给以支持和鼓励,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教师务必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针对不同层次的评价对象,灵活采用各项评价指标,通过激励性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潜能,长处及不足,及时把握自己的发展态势,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四、鼓励质疑,增强创新信心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要从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开始。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发问家。对小学生而言,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问号构成的,所以他的问题很多。为什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少,很多孩子最后不会问问题,提不出问

6、题来,这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是相联系的。对于孩子的很多荒诞不经的问题,我们常常采取的方式是呵斥制止,不予理睬。这样时间长了后,孩子的质疑问难的精神就会被窒息掉。所以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另一方面,要保持学生始终有一种比较强的问题意识。要使学生能够不断的提出问题来,教师还应该有正确的应对发问的策略。在课堂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发表的意见,教师应该冷静地对待和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跟教科书、跟老师设定的不一致的意见,教师更应该慎重地给予解答,在不明确的情况下,最好延迟做出判断。而不象我们现在所形成的习惯,教师马上要给一个反馈,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习惯性的、条件反射式的给予否定。这样,学生独立思

7、考的积极性在老师不经意间就可能受到伤害。 学生需要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和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表现、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外,还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 语文教学的独特作用,不仅在于它承传着直接孕育创造精神的民族文化,而且是养成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个性的主要源泉。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需要我们教师联系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各种方法,多种形式,进行创造性地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