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2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661712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eud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八年级第二学期数学质检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三大题,2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18分,请把答案写在下表中)1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3 B、3 C、3 D、一32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B C D00000000618=6183甲、乙两个样本的容量相同,甲样本的方差为0102,乙样本的方差是006,那么( )A甲的波动比乙的波动大B乙的波动比甲的波动大C、甲、乙的波

2、动大小一样D、甲、乙的波动大小无法确定4、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如图那样折起,使顶点C落在C处,其中AB=4,若CED=30,则折痕ED的长为( ) A4 B4 C5 D85已知:在ABCD中,对角线AC交BD于点O,E为四边形ABCD外一点,且DE/OA,AE/OD,如图则图中存在的不包括ABCD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6已知关于x的函数和,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30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7若,则以、z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_三角形8已知与(2+1)成反比例,且当=l时,=2,则当=0时,=_。9如

3、果关于x的方程无解,则m=_。10若,则=_11如图,OPQ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个分支过点P,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12在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周长为_。13、将的结果写成只含有正整数指数幂的形式为_14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和DCB的平分线相交于梯形中位线EF上的一点P,若EF=3cm,则梯形ABCD的周长为_15在菱形ABCD中,BAD=70,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于点E,交AB于点F,连结DE,则CDE= _度16观察下列等式:3+4=5,5+12=13,7+24=25,9+40=41请根据规律写出下一个等式_三、

4、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17题5分;18题6分;19、20、 21每题7分;22、23每题10分,共52分)17先化简,再选择你喜欢的一个x的值代入求值 18、已知:如图点E在ABCD的边CD的延长线上,且AE/BD,EFBC,点F是垂足。 求证:DE=CE19如图,已知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作直线,过点A作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作CF/AE,交直线于点F,试探索线段CF、AE、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0玉树发生地震后,一部分存活下来的“爱心中学”的八年级的同学要去距他们学校10千米的“希望医院”慰问同学,一部分同学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分钟后,其余同学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

5、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同学速度的3倍,求骑车同学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21某学校举行演讲比赛,选出了10名同学担任评委,并事先拟定从如下4个方案中选择合理的方案来确定每个演讲者的最后得分(满分为10分):方案l 所有评委所给分的平均数方案2 在所有评委所给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其余给分的平均数方案3 所有评委所给分的中位数方案4 所有评委所给分的众数 为了探究上述方案的合理性,先对某个同学的演讲成绩进行了统计实验下面是这个同学的得分统计图: (1)分别按上述4个方案计算这个同学演讲的最后得分;(2)根据(1)中的结果,请用统计的知识说明哪些方案不适合作为这个同学演讲的最后

6、得分22如图,已知ABC和DEF是两个边长都为lcm的等边三角形,且B、D、C、E都在同一直线上,连接AD及CF。 (1)求证:四边形ADFC是平行四边形; (2)若BD=03cm,ABC沿着BE的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设ABC运动时间为t秒, 当t为何值时,ADFC是菱形?请说明你的理由; ADFC有可能是矩形吗?若可能,求出t的值及此矩形的面积;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23如图: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C,CD垂直于x轴,垂足为D,若OA=OB=OD=l。 (1)直接写出点A、B、D的坐标 (2)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在第一象限中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的工的取值范围 (3)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各个分支上是否存在点E使以点A、B、O、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梯形,若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eud教育网 http:/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