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2012年就业状况分析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6610692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程学院2012年就业状况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械工程学院2012年就业状况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械工程学院2012年就业状况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机械工程学院2012年就业状况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机械工程学院2012年就业状况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学院2012年就业状况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学院2012年就业状况分析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机械工程学院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报告一、 学院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根据学校有关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原则,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为工作起点,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水平、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毕业生推荐、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为工作重点,以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为工作动力,以提高就业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与水平、规范就业管理制度为工作保障,以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为工作目标,努力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就业工作品牌。二、 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及特点分析(一)生源基本情况我院有毕业生498名,其中男生 440名(占88.35%),女生58名(占11.65%);安徽省

2、生源396名(占79.52%),外省生源102名(占20.48%)。我院2012年共计5个专业,其中车辆工程专业有毕业生75名;工业设计专业有毕业生50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有毕业生98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有毕业生225名;艺术设计有毕业生50名。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系首届毕业生。(二)生源特点分析 1、专业结构特点我院2012年共计五个专业,分别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 2、生源结构特点我院有毕业生498名,安徽省生源396名(占79.52%),外省生源102名(占20.48%). 3、生源素质特点 我院2012届毕

3、业生共发展党员143名,获得各类校级奖学金400余人次,获得各类国家级、省级奖学金100余人次,获得各类先进个人近200人次,有担任社会工作经验的100余人。(三)就业状况分析 1、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统计表专业去往各就业单位的人数毕业生总数国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校等三资企业考取研究生考取公务员出国参军国家就业项目其他车辆工程7521051105033工业设计50210701039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983404110204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25500156813088艺术设计50011102144合计498107225981131251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的特点分析: 从表中可以

4、看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就业比例为21.49%,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为19.68%,这两类相对较高,而科研院校、参军出国的比例相对较低,参与国家就业项目和考取公务员的分别只有1人,比例最低。2、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分析(1)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地区统计表就业地区就业人数比例(占本专业总人数比例)安徽省3749.33%福建省11.30%广东省21.30%河北省22.60%江苏省33.90%上海市36.49%四川省11.30%重庆市22.60%浙江省53.90%研究生1114.28%参军33.90%出国22.60%(2)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地区统计表就业地区就业人数比例(占本专业总人数比例)

5、安徽省1224%北京市12%广东省36%江苏省48%上海市36%四川省12%天津市12%浙江省714%研究生714%参军12%(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地区统计表就业地区就业人数比例(占本专业总人数比例)安徽省3333.33%北京市11.01%福建省11.01%河北省11.01%上海市99.09%河南省22.02%湖北省44.04%江西省11.01%山东省22.02%江苏省1919.19%浙江省22.02%重庆市22.02%研究生1111.11%参军22.02%(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地区统计表就业地区就业人数比例(占本专业总人数比例)安徽省7031.11%北

6、京市20.89%福建省31.33%广东省41.78%河北市10.44%河南省10.44%湖北省31.33%江苏省3415.11%江西省20.89%山东省20.89%山西省20.89%上海市114.89%重庆市20.89%研究生6814%参军32%(5)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地区统计表就业地区就业人数比例(占本专业总人数比例)安徽省714%江苏省2754%山东省48%研究生12%参军24%总体而言,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区域流向(除去研究生与参军)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安徽地区,占签约总数的35.25%,在江苏就业占签约总数的19.29%,江浙沪的长三角地区是除安徽省外,我院就业最广的区域。3、

7、学院考研情况分析(1)各专业考研情况统计表专业总人数报考数达线数录取数报考率达线率录取率车辆工程7711工业设计507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991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2568艺术设计501(2)本院毕业生考研的特点分析以及促进毕业生考研的举措:我院高度重视学生考研工作,把引导学生考研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风建设的有力举措、提高就业质量的有效办法来抓,鼓励学生积极报考研究生,并给学生提供政策指导和专业辅导。2010届学生有105人报考研究生,89人达到国家分数线,72人被录取,达线人数占报考人数比例为84.76%,考研录取率由07年的2.82%,提高到20.05%,考研工作初见成效三、 学

8、院开拓就业市场工作的情况 (一)学院开拓就业市场的成果 2012年,学院走访10余个用人单位,建立3个就业基地,参加了60余场专业就业市场,提供1000余个岗位需求。 (二)学院开拓就业市场的经验与特色邀请院友回校和访问公司等形式,加大专业宣传力度。制作专业介绍,通过传单、网络、邮箱等多渠道宣传学院5个本科专业,通过培养计划、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环节的介绍,加深用人单位对学院专业的认可度,提高学生就业可能性。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实习基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了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广泛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在宝钢、马钢、安庆柴油机厂、合肥昌河汽车、滁州扬子汽车、黄山金马股份公司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学

9、院高度重视,又拓展了与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杭州和昇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巢湖同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高特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的实习就业合作。同时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为大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平台。四、 学院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状况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方式是将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通过对一线辅导员工作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对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性的把握。1、举办职业规划相关活动5项,分别从就业外部环境认知、自我认识、工作世界认识、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质、职场礼仪等方面,通过培训、讲座、感悟交流会等形式,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

10、业竞争力。2、组织学院1名辅导员参加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师资培训,为辅导员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3、学院辅导员积极申报就业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良好。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报名人数上百人次。五、 学院开展就业帮扶工作情况辅导员通过走访学生宿舍、谈心、书信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组织班级优秀学生代表和党员同学参与就业帮扶工作。1、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一帮一”活动,由学生党员带动班级困难学生就业积极性,动员他们参加单位宣讲会。2、申请就业困难补助,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经费支持,鼓励他们重拾信心,走出校外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3

11、、9月,举办“就业动员座谈会”,了解未就业学生真实想法和就业困难,并邀请求职经验丰富的学生做介绍,通过讲解求职经历,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4、学生自荐和领导推荐的方式相结合,在各个企业的招聘会上,学院党政领导主动走进招聘现场,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帮助学生就业,顺利推荐5名女生就业。5、辅导员通过介绍信、与用人单位电话沟通、与学生一同参加招聘会等方式,如实介绍学生情况,适时向用人单位推荐。六、 学院开展就业调研、研究以及就业与培养招生联动工作的情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居安思危,主动出击,积极培育就业市场,不断拓宽就业渠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联系。学院党政领导利用暑期

12、进行就业调研,走访上海、江苏等地的就业单位,对学院优势专业学科和学校情况进行宣传介绍,同时了解用人单位当地的就业信息、就业政策、人员流向,以及对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要求,有助于学院有针对性的实施实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毕业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七、 学院就业工作的创新点以及做好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机械工程学院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工作理念,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目标,强化指导和服务为宗旨,以“十到位”领导重视到位、培养体制到位、专业宣传到位、信息公布到位、咨询服务到位、岗位提供到位、就业培训到位、就业帮扶到位、信息管理到位、思想教育到位,构建立体

13、化就业工作体系,系统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2010届毕业生工作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凭借领导缜密部署,经过全院师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已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1、落实就业工作三化理念就业指导全员化。整合教师队伍、导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和社会资源力量,不断完善教育引导工作体系,形成全院上下齐抓共管、共同关心和支持就业工作的局面。建立“学院推动,三级联动,全员参与”的多维就业工作机制体制,整合各类资源,优化专职教师与兼职学生相结合、网上网下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老师重点引导与学生自主服务相结合,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确保学院整体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就业工作专业化。学院注重对就业工作群体的工作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每星期专门开会讨论就业的方针、政策,加深就业工作人员对就业政策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就业工作个性化。为了应对就业工作的新形势,加强新形势下学生就业的质量,学院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特别是就业特殊群体的帮扶和推荐工作。每年通过动态摸排,建立就业学生的信息库,以座谈会、团训、咨询等各种形式,加大就业的针对性,努力做大“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切实解决学生的求职问题。2、建立就业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明确细则,全员动员力促就业。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制度。每年7月份,制定就业工作计划,内容包含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措施等,定期总结毕业生就业情况、取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