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北民间民俗.doc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9.50KB
约6页
文档ID:546608979
东北民间民俗.doc_第1页
1/6

东北民间民俗 ---有趣的东北四大怪东北: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古称辽东、关东、关外、满洲,是中国东北方向国土的统称节日:和全国都一样,过年吃饺子,放鞭炮,贴春联,串门什么的晚上守岁之后还要吃一次饺子 饮食:特色—-酸菜这个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就是在入冬的时候买许多白菜(也有大头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干净,放进缸里,撒上盐,密封一直到一个月左右东北人爱吃炖菜这是特色因为天气冷东北菜量大,味道重东北人喜欢吃面条,生蔬菜蘸大酱最喜欢吃饺子各种馅的还有杀猪菜比如血肠杀猪菜都要用刚刚杀死的猪做生活:用芴噜草做铺盖既暖和,又可以用来防潮在晚饭后,老年人喜欢聚集在一起,扭秧歌还看二人转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东北人性格豪爽,重感情最有趣的事东北四大怪,是什么呢?人们都知道东北有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最后一怪:加一个“反穿皮袄毛朝外” 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是东北气候环境使然东北风大雪多,冬天室内外温差大,如果将纸糊在窗棂里侧,呼啸的大风就会将纸“推”离窗棂,窗户纸被吹破且窗棂在外,下雪时容易积雪,外面气温低了容易结霜,室内火盆一烤,融化的水就会流到窗户纸和窗棂的结合处,将窗户纸浸透脱离窗棂,造成窗户纸的破损。

而将窗户纸糊在外侧,遇风时有窗棂做撑架,不至于将窗户纸吹离窗棂遇雪时雪花打在窗户纸上也会滑落,融化的雪水也不至于浸透窗户纸,可以延长窗户纸的寿命这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人们还用麻油、苏籽油等涂在窗户纸上,以增加室内亮度,增强窗户纸的防水防潮性能,延长窗户纸的寿命现在已经没有人再糊窗户纸了第二怪“姑娘叼个大烟袋”:应该是来自满人的风俗满族人是非常讲究礼节的,新媳妇过门,得给婆家长辈及客人一个个敬烟大姑娘为了过结婚这一关,早点学会也正常只是学会了吸烟就很容易上瘾,叨个烟袋也就不奇怪了又因为过去生活单调,农闲时,人们无所事事,就凑在一块唠嗑抽烟到了冬季,东北农民开始“猫冬”,没事时就互相串门到了谁家,打招呼的话就是“来,抽着” 在过去的东北农家炕上,都有两个“笸箩”:一个是妇女做针线活用的“针线笸箩”,一个便是装旱烟的“烟笸箩”现在除少数乡村的个别姑娘会抽烟外,已经没有这种习俗了但抽的都是烟卷,已经不用烟袋了如今东北的婚宴上,新娘子照例向每个成年客人敬烟,不论客人平时抽不抽烟,这是喜烟,一定要抽,为的是沾点喜气很多新娘子都曾被这样为难过点烟时他们不吸,而是向外吹,有的都急出汗,当然,小舅子、小姨子们也会为难新郎。

外人到了关东地区,看到大姑娘嘴上叼个大烟袋时,都会感到很惊奇在关东,大姑娘一般指没过门的女孩大姑娘为什么会叼上了大烟袋呢?还是让我们看一看关东人的生活吧每到春夏时节,关东的黑土地上一片翠绿,那就是家家种的“关东烟”的烟苗每到深秋,关东农家小院里一片金黄,那是家家在晒烟叶这时,风中飘荡着阵阵烟草的奇香到了严冬,温暖的关东人家的炕头上,老人们笑咪咪地坐在一起,抽着关东烟儿据民间传说,烟草别名叫“相思草”传说很早以前,在关东松花江上游的漂河北岸,住着两户人家,一家姓董,一家姓黄董老汉有个儿子叫董强,黄老汉有个女儿叫黄燕两家处得和和睦睦,两个孩子也很要好转眼几年过去,两个孩子都长大了黄燕长得十分俊俏,心里只有董强哥哥一天,黄燕上山去采药,一去就不见回来,这可急坏了黄老爹和董强董强告别两位老人,上山去找黄燕董强走啊走,找啊找,后来碰上个打猎的告诉他,黄燕被一伙强人抢去,逼她做小,她不从,跳了漂河董强急忙赶到漂河岸,可哪里有黄燕的影子呢?董强只在岸边捡到一只黄燕的鞋董强含泪修了一座坟,把鞋埋在里边,坐在坟边想着过去的那些岁月……渐渐地董强睡着了膝胧中,董强见黄燕来了,说:“如果思念我,就到山里的四方台去。

那里有一种小草,挖回来,栽上……我就能回来……”董强醒了,原来是一场梦董强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挖回了黄燕说的那种草董强栽上草后,每天给小草浇三瓢漂河水,七天施一回栖油饼到了白露时节,董强割下这种草的叶子,用草绳扎着晾好,搓成碎末装在粗苇子管里用火点着,轻轻抽一口,可等烟散尽了,董强什么也没看见……董强又抽第二口这回抽猛了点,烟呛到肚子里了,顿觉得浑身一阵舒服,十分解乏…… 董强又抽第三口渐渐地黄燕出现了,董强忙用手一摸,黄燕不见了从此,董强只要一想黄燕,就抽这种草末董强把这事告诉了乡亲们大家觉得新奇,都种开了这种草,并起名叫“相思草”,也叫“黄叶”或“黄烟”因这种小草长在漂河边,人们还叫它“漂河烟”一年冬天,乾隆皇帝来关东巡视他到集市上私访,见老百姓们在买“相思草”,就向当地人打听:“那是什么?”“相思草”“怎么叫这个名呢?”老百姓一五一十地把故事讲了一遍,又加了一句“可好抽了!”“是吗?”“嗯哪乾隆非常好奇,就买了一点儿,一卷一抽,果然味儿奇香抽完了,感到解乏又解困乾隆随后加封此物为“关东烟”,并列为朝廷贡品从此,关东大地普遍种上了这种烟草,关东烟的名字传遍了各地传说终归是传说,烟在关东人的生活中确实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关东人的亲密伙伴。

抽烟的作用:首先,烟有防蛇、防蚊虫的作用早期的长白山区,为开发而来的各族先民及在大山里淘金、放排、挖参、狩猎的人们,劳作歇息时抽烟,吐出的烟雾能使毒蛇惧怕,不敢靠近人同时,烟袋油子一一种积存在烟杆和烟锅里的“膏”,也能放出强烈的气味,使毒蛇闻而生畏这就大大帮了山里人的忙,无形中要求入山的人必须会抽烟在“入草”前(进入老林子里作业),人们还要在腿布带于上抹点儿烟袋油子,以防蛇咬同时,烟灰还是一种民间常用的止血药在老林于里作业,万一受了外伤,人们就顺手捏一点儿烟灰抹上,既杀菌又止血挖参的人,更离不开烟每当发现了人参,把头就喊“打火堆”、“点蚊烟”这时,小打 (小伙计)要给把头点上一支烟,让把头叼着,边挖边抽小打在一旁给把头扇扇子风把烟一刮,烟味飘散在把头的周围,蚊子就不敢来叮咬,把头就会专心地去“抬参”(挖人参)了大山里的花脚蚊子很多又很厉害,用手哄赶都哄不过来,只有用烟来驱赶关东的孩子从小就和烟“打交道”有的人家没有老人,两口子要下地干活或上山干“山利落”(打山货),没人看孩子怎么办?于是关东的百姓就让“烟”来“看”孩子方法是这样:新下来的烟,很有劲儿大人抽一口,照准孩子的小脸猛地吹一口,孩子渐渐地就熏醉了,很快人睡了。

这时大人要赶紧上山下地干活等烟劲儿一过,孩子醒来时,大人也从地里或山里回来了抽烟,还可保存火种在老林子里挖参、狩猎,常常需要长时间的呆在山上,火种就显得十分宝贵当年,在没有火柴时,人们往往是把火绳点燃后放在窝棚里,避免风吹雨淋有人抽烟便得经常注意留心火种的情况,抽烟使火种不灭不断在东北,冬天的雪很大,天气很冷行帮之人常常呆在大车店、把头屋、工棚大房子、地窖子、花子房、跑腿子窝棚等地方“猫冬”冬夜寒冷又漫长,人们于什么呢?抽烟抽烟是一种“营生”大伙边抽边唠,消磨那漫漫的长夜、寂寞的光阴……这样,烟和关东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行帮外出,狩猎钻山,赶大车的在外,抽烟又可以解除一点寒冷,顺便烤烤手、暖暖嘴烟在关东,已遍布家家户户每年给朝廷的贡品中,包括上等的“黄烟”,这是促使关东黄烟大量种植的原因关东早年的特产,主要是大豆、木材、烟叶和麻关东烟叶有独特的香味,很受内地老百姓的喜爱明清时关东烟叶就运销内地,年运量有百万斤左右在关东,因为有了烟,因而也就产生了丰富有趣的“烟文化”奇妙的烟具:抽烟要用烟具,关东的烟具具有自己的独特形态首先是烟袋杆与别处的不同,比较长东北最长的烟袋杆有“一掏”(五尺)长这种长烟杆,实际上起到了过滤烟毒的作用,可使烟油子沾附在长长的烟杆中,在短期内不至于给人造成危害。

长烟杆还可使上了岁数的老婆婆可以坐在炕头去够炕梢的烟懂箩烟杆的作用,本来是防止烟锅燎了嘴、烫了手,后来发展成这样长的用具,可见人们是把这种用具按照生活需求来加以发展,并决定其长度的,真是又实用又有趣东北民间的大秧歌里,总有一个老婆婆舞动着大烟袋在跳舞那个大烟袋简直可以当武器,给人的印象是火爆有趣一般说来,关东的烟杆分三寸长、五寸长、半尺长、一尺长、二尺长的不等,这主要是根据抽烟人的行业和习惯来决定炕头上的烟筐箩:烟笸箩,就是装烟叶的用具在关东百姓家,家家炕上都放着一个烟值箩值萝本来是农家用柳条编的,用来盛米面粮豆的一种用具,要比烟笸箩大得多烟值箩的取材是各式各样的,有纸糊的、柳条编的、泥旋的、石抠的、木刻的,大小不一,千奇百怪,是关东民间的一种生活工艺烟笸箩只有碗大小,放在炕上和火盆摆在一块,来了客人都用得着,就像现代家庭中的烟灰缸或烟盒一样,是必备的家庭用具巧手的主人还要在烟笸箩上涂上色,刷上漆,抹上油还有的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画,有“王小捕鱼”、“四郎探母”、“吉祥有余”、“长命百岁”等各种图案抽烟人的姿态:烟使抽烟人的姿态成为一种交际文化,并形成一种规范对尊贵的客人,要让其拿着烟,坐炕头上抽去。

炕头的位置,属于老人、师傅、长辈、把头、掌柜的等尊贵的人晚辈抽烟只能在地上或炕梢的位置坐如果到谁家去串门,进门后先间好,然后要主动把放在炕上的烟值箩拉过来,给主人的烟锅里紧紧地按上一锅烟 (也有随身带着烟的),然后用自己的帽子或小手中擦擦烟嘴,再把嘴这头递过去,说声“请——!”如果主人接了,你才能划火给主人点上对方笑了,点点头,你才能坐下如客人来到家里,给客人卷纸烟时要注意,即把烟卷弄好后,千万不能用嘴舔折口,而要捏着烟卷递给客人,说:“来,抽着!”如果对方说:“我有这时,你不能把烟强给客人,而要把这支客人不要的烟点着,亲自抽掉吐烟雾时,不能直对着客人的脸吹这些规矩,体现在点烟的程序和抽烟的姿态上与其说是烟文化,不如说是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美德在烟文化中的体现据说,老丈人相女婿时,如果毛脚女婿不懂这一套规矩,老丈人就会一气之下拒绝这门亲事定情信物——烟口袋:烟口袋一般是用狗皮、鹿皮、兔子皮、猫皮、老耗子皮、驴皮、狼皮、松鼠皮等制作巧手的姑娘常常把烟口袋做得十分精美,送给自己的心上人烟口袋用什么皮料,这要看情人是干哪一行的烟口袋,又叫烟荷包巧手姑娘像江南姑娘给情人绣荷包一样,装点和打扮着烟口袋。

有的在上面绣上鸳鸯、凤凰、荷花、兰草;有的写上福寿、画上财宝等;更有手艺精巧的姑娘还要给烟口袋绣上花包、抽上穗、镶上边、拿上褶烟口袋有做成圆形的,象征团圆;有的成心形的,象征心心相印;有做成灯笼形的,表示奔向光明的前程;有做成莲花形的,表示双方恩恩爱爱,永结并蒂莲……小伙于们把姑娘送的烟袋常年带在身边,进山干活时,用它来增添战胜艰险的力量小伙于平常谈论的话题也多是烟口袋在民间有许多关于烟口袋的故事和传说,歌颂的是男女爱情的坚贞和忠诚在关东,男人们抽烟,女人呢?关东的妇女很勤劳的,她们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男人们抽烟,女人们包括大姑娘,小媳妇也抽烟,这是关东的地方风情所在,人在其中,也就随其俗了关东的姑娘,十七、八岁的叼个大烟袋,说明她们从小就参加生产和劳动,是勤劳的姑娘另外,姑娘或媳妇还要给老人点烟袋,点好后,要先抽一口,试试烟杆通不通气,这也是“姑娘叼个大烟袋”的由来其实这是姑娘、媳妇对老人的尊敬和孝顺在关外,一般人认为抽烟的女人太粗鲁,没有女人味;还有人认为,女人抽烟不符规矩、不好交;抽烟的女人老了后就会成为刁婆婆其实,关东姑娘不但具有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女人的多情善良,而且具备火烈和粗犷的性格。

关东姑娘对自己的意中人敢爱、敢恋,就像关东烟一样辛辣、火烈热情火爆正是能抽烟的关东姑娘性格的最大特色第三怪“养活孩子吊起来”: “养活孩子吊起来”就是关东的独特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