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思路思考与实践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6602159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思路思考与实践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思路思考与实践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思路思考与实践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思路思考与实践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思路思考与实践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思路思考与实践研究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思路作业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数学作业,才能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是每一名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做好“控量增效”就成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解决的急切问题。一、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数学是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关于数和形以及逻辑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没有具体的实物,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具有抽象的特点。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数学学习相比语文学科而言,略显枯燥。但数学学科的学习也有其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成就感的最主要体现就是作业以及学业成绩

2、。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特点,在作业布置中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想当然地去布置一些单纯的计算题,或者应用题,让学生去做,而且这种作业布置的习惯从不改变,这种单一的作业布置形式缺乏趣味性,久而久之,学生渐渐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有的教师,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每到周末,都会给学生印发试卷,让学生去填写,教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教师忽略了学生周末除了数学学习之外,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还需要和父母休闲娱乐,大量的数学试卷占据了学生周末的大量时间,从而弱化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思路(一)做好合理分层,设计有梯度的作业每一个小学

3、生的成长环境不相同,在知识积累、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雙减”背景下,设计作业要考虑学生的个体特征,做好合理的分层,让不同层级的学生在能力上都得到提升,这就需要数学教师精心设计有梯度的作业。比如,针对“鸡兔同笼”数学问题,可做如下的分层设计:A组:作业1:鸡和兔同处一个笼子,其中头共有33个,脚共有106只,那么,鸡和兔分别是多少只?作业2:小明家共有40只乌龟和白鸭子,两种动物的腿合计共有112条,那么小明家的乌龟和白鸭子各是多少只?B组:作业1:鸡和兔同处一个笼子,其中鸡比兔子多了4只,它们的脚共有136只,那么,鸡和兔分别是多少只?作业2:三年级一班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共有

4、20个人,他们的数学平均分是79分,知道女生的均分是85分,男生的均分比女生少了10分,那么,参加竞赛的男、女生各是多少人?C组:作业1:奥运会上一个射击运动员射击了20发子弹,其中规定每击中一次加20分,如果脱靶一次扣除12分,结果该运动员一共得到了240分,那么,这名射击运动员一共打中了多少发子弹呢?作业2:学校里100名学生共吃了100个馒头,男生一人吃了3个,3名女生吃一个,那么,男、女生各是多少人?这个作业的设计就很好地做到了合理分层,体现了数学作业的梯度,题目的设计从显性到隐性,逐层递进。A组注重了基础,B组体现了能力强化,C组注重了作业的挑战性。每一层级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

5、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作业。整个作业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特征,促进了每一层级学生能力的提高。(二)转变观念,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在作业布置方面没有相关的规定,或者很少对教师作业的布置方面有具体的要求,教师在学生的作业布置中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做哪些作业,做多少作业,都是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能服从教师的要求,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在作业布置过程中随意性、盲目性问题的出现,甚至在作业布置中,为了达到惩罚的目的,让个别学生机械性地去做几十甚至上百道计算题,以此来达到所谓的“教育”目的,这种作业的布置和作业设计的初衷是相悖的。当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双减”政策为作业设计的指导方

6、针,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业负担,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探究意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作为小学数学的培养目标,弱化学生成绩的评价手段,让学生能够保持对数学学习应有的热情和好奇心。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作业设计的必要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布置个性化的弹性作业,通过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设计,达到强化和巩固所学数学知识的目的。(三)重视探究性,设计有深度的作业新课标倡导数学作业要突显学生的探究意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通过设计有深度的探究性作业,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

7、的数学思维向高阶发展。比如,学习“体积与容积”一节内容时,教师可设计如下作业:请各小组同学把自己手中土豆的体积测量出来,要求完成一份测量报告,其中有测量工具、原理、步骤、过程、结果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这是一个比较有深度的探究性作业,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群策群力,经过思考分析、动手制作,最终得到了测量结果,并完成了一份测量报告。这本身也是一个开放性的作业,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多样化的,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最终实现了解决问题的目标。三、结语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相关要求,充分认识到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科教研中注重作业设计的相关研究,及时了解学生数学作业的相关需求,转变观念,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作业指导的实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