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周练5定稿.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6601236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物理周练5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上物理周练5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上物理周练5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上物理周练5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上物理周练5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上物理周练5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物理周练5定稿.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二中广雅中学八年级(上)物理月考(五)(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13.12.111、在2013年芦山地震救灾中,先遣救援人员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发生灾情的位置进行定位,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抗震救灾指挥中心,为救灾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传递信息主要依靠(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到地球的 B.当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为90 C.凸透镜能使平行主光轴的光会聚焦点,对其它光没有会聚作用 D.有时对着墙壁按遥控器键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因

2、为红外线发生了反射3、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1mm B1cm C1dm D1m4、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A2110 B1021 C1051 D15016、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

3、化是(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7、下列记录的物理量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160dm B、居民楼房每层的高度约为1.5m C、人感觉舒适的气温是40 D、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5m/s8、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B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D白色的银幕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9、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

4、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向左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蜡烛向右移动10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蜡烛向右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

5、像D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到70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11、张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2、 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及其它地方都安装上了“电子眼”,其光学原理与下列哪种相同()A平面镜B投影仪C照相机D放大镜13、在图13 所示的四幅小图中, 正确表示远视眼矫正做法是() 14、图2中

6、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15、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到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16、放映幻灯片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那么应采取的措施是:( )A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B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C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D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17、有一种称为“七仙女”的玻璃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

7、显现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面是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可能是酒在液面处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像D可能是斟酒后使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18、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 )A. 将延后 B将提前 C不变 D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19、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伸一

8、些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20、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 C. 检验仪表是否水平。 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21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_的_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_(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22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实像”和“虚像”,请写出二者的一项区别: ;在我们学过的光学

9、元件中,能使物体成“虚像”的有: (写出一种即可)。23“如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是 (近视眼或远视眼)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是 。24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 进入了水中。 25在某些地区,由于空气质量下降导致大雾天气越来越多,对当地的交通造成了很大影响,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看到漫天的雾是由于光的_造成的。26小峰身高170cm,眼睛距头顶8c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照镜子。如果他想从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脚,这面镜子的底边离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_m。GHC27某人站在离湖

10、岸边6m的C处,刚好能看见湖对岸的一棵树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为1.5m,湖两岸均高出湖水面1m,湖宽40m,则该树HG的高度为_ m. 28晴天,在茂密的树林下面,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会在地上留下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 的原理。如果是在发生日偏食的短暂时间里,则地上的光斑 是圆形的光斑(填“仍然”或“不再”)。29(1)显微镜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经过两次成像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 放大的虚像。 (2)望远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 缩小的虚像。(3)视角: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它在视网

11、膜上所成的像就越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30某同学利用两支同样的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 ,作为平面镜。然后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可以看到它在镜后的像。再拿一支 的蜡烛,竖立着在镜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 。31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明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1)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反射能量 ,当入射角i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

12、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请猜想:若光从空气射向玻璃,(选 填“能”、“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32. 如图28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 ;(2)记录 ;(3)量出 的距离 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 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 3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

13、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1)当发光物体在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点移动到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_为止。.(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_.(3)如图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 S2.(选填“”、“=”或“”)(4)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发光体位置不变,取下光屏,当眼睛在原光屏处会看到发光体的像吗?,眼睛靠近凸透镜,是否能看到像?.(填“能看到”或是“不能看到”)四、作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