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高原红优质枸杞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6596645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亩高原红优质枸杞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万亩高原红优质枸杞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万亩高原红优质枸杞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万亩高原红优质枸杞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万亩高原红优质枸杞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亩高原红优质枸杞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亩高原红优质枸杞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概要11.2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3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5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必要性62.1 项目背景6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103.1 项目区概况103.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11第四章 市场需求与营销方案154.1 市场需求分析154.2 营销方案与风险防范17第五章 建设方案195.1枸杞林建设195.2农田防护林建设235.3水利工程275.4田间工程325.5辅助工程345.6进度安排35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366.1 环境影响366.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366.3评价与审批36第七章 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377.1 组织

2、管理377.2 运行机制377.3 经营模式38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388.1 投资估算依据388.2 投资估算388.3 资金来源398.4 资金使用和管理40第九章 财务评价419.1 财务评价依据419.2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41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429.4 财务效益分析429.5财务评价结论43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4310.1社会评价基本结论4310.2农业产业化经营4410.3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44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附表:附表1:可研报告编写人员基本情况表附表2: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2-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附表2-2:设备投资明细表附表2-3:

3、科技投资明细表附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4: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附表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5-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附表6: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7-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9:借款(含财政有偿资金)还本付息计算表二、附图:1、场(厂)址地理位置图2、总平面布置图三、附件:附件1:项目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附件2:由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项目单位近两年财务审计报告附件3:企业信用等级证明和龙头企业级别认定材料附件4:新技术、新工艺证明材料(如新技术认定证书、技术鉴定与推广意见、中试报告等)附件5:

4、加工、流通项目的土地使用证,种养项目的土地使用证或租赁合同附件6:环保部门审批意见附件7:自筹资金来源证明材料附件8:资产抵押(质押)或担保证明材料其它附件3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柴达木盆地万亩高原红优质枸杞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主管单位*林业局1.1.3项目建设单位*有限公司1.1.4项目建设地点*海西州德令哈市怀头他拉地区1.1.5项目建设期限2008年7月-2009年12月1.1.6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枸杞林生产基地10000亩,农田防护林1000亩。1.1.7项目组织管理与经营机制项目成立由州林业局牵头,公司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协调

5、和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同时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等有关项目管理制度,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实行监督管理。基地建设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采用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由基地负责按GAP规范进行生产,由公司负责产品收购,由农户负责枸杞种植、田间管理和采摘等生产活动。1.1.8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估算,项目总投资3424.2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575.28万元,流动资金770.81万元,建设期利息78.18万元。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226.3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无偿资金367.90万元,有偿资金858.43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490.53万元,项

6、目单位自筹资金858.43万元,银行贷款资金848.99万元。1.1.9项目综合效益与评价结论项目建成后,达产年,1万亩枸杞基地年可生产枸杞干果50万kg,实现销售收入1800.00万元,年净利润815.69万元。项目财务净现值(8%)=39597.80万元,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IRR)=34.13%,静态投资回收期(Pt)=4.4年,可用于清偿借款的资金来源充足,项目建设六年内就可偿还全部财政有偿资金。因此,按照有关项目经济评价标准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务指标的要求,本项目主要财务指标均符合要求,说明项目具有较好有盈利能力和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经济上可行。1.2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2.

7、1 企业概况*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初,是*中藏药生产的主要厂家之一。2002年在全省首家通过国家药监局GMP认证,下设西宁分公司制药厂、*通天河藏药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柴达木*药业销售有限公司、*柴达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柴达木中藏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GAP)等五个分支机构,是集中藏药材种植、中藏成药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型企业。2001年被*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命名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省科技厅命名为“*科技型企业”,2004年被省国税局命名为“全省A级模范纳税户”。2005年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为*首批GAP种植基地。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经济林产业化龙头企业

8、。2007年在中国林业产业协会大会上,荣获“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先进企业”荣誉称号。2000年,企业与青岛海洋大学联合,引进生产技术,开始了沙产业发展之路。主要致力于用柴达木盆地丰富的药材资源生产藏药,加工提炼白刺精华素、枸杞多糖等产品。2002年,经国家药监局GMP整体认证后,至今已审批了18个“国药准字号”药品,主要生产“*”系列药品和枸杞、青稞等土特食品。目前,企业已建起了*最大的枸杞生产基地,生产的枸杞品质优于宁夏枸杞,被人们誉为柴达木盆地的“红宝”。同时还试种了板兰根、藏木香、亚大黄、甘草等20余种药材,建起了柴达木盆地有名的中藏药生产基地,生产的“*”中藏药达30多个系列产品,销

9、往全国26个省、市、区,实现年产值2200万元,每年上缴利税260多万元。公司位于海西州德令哈市天峻西路2号,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186平方米。采用董事会+经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共设置董事会、总经理、副总经理三级管理层,并按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设置了研究开发部、生产制造部、销售部、质量保证部和工程建设部等五个核心部门,以及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物资计划部、行政后勤部等必要的生产服务部门。现有职工160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管理和技术人员29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13人),技术员工52人,另外聘请中藏药专家9人。1.2.2 财务状况根据*保信会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10、出具的审计报告(青保西审字2008010)号,*有限公司2007 年 12 月31 日的资产负债表和2007年度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主要数据如下: 2007年度,公司期末资产总额6177.2万元;负债总额3693.6万元,其中流动负债2415.4万元,长期负债1278.2万元;股东权益6177.2万元。2007年度,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932.17万元,主营业务利润456.83万元,净利润402.26 万元。以上数据说明,公司在2007年度财务运行状况良好。1.2.3 法人情况*,蒙古族,*湟源人,1957年出生,学历大专,于2000年投资注册*有限公司,公司董事会成员,现任公司总

11、经理。2003年4月投资成立*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2004年4月投资成立*柴达木*药业销售有限公司,同年8月26日通过GSP认证;2004年4月投资收购*通天河藏药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同年11月通过GMP认证;2004年9月投资成立*柴达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无破产、银行欠资等财务问题,社会信誉良好。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建设“十一五”规划和国家林业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计开函200887号文);(2)*中藏药资源开发及产业发展纲要、*枸杞资源开发及产业发展纲要(*经委、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8月)等有

12、关产业发展规划;(3)海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海西州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有关地方社会经济和生态建设规划;(4)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等有关标准和规范;(5)项目区实地调查资料。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必要性2.1 项目背景林业产业是涉及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的复合产业群体,具有基础性、多样性、生态性、战略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迅速,为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林业产业基础薄弱、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效益不好、市场发育不全等问题还相当突出,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物质产

13、品、生态产品和文化产品的需求。为了加快和规范林业产业发展,充分挖掘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潜力,发展现代林业,推动生态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要求,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关于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建设“十一五”规划、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等一系列规划文件。这些规划文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以生态建设和名优经济林花卉为重点,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优质林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提升林业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仍将是我国林业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今年8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林业产业大会再次强调了发展现代林业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

14、性,根据此次会议精神,按照国家林业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计开函200887号文)的通知要求,省林业局安排部署了2009年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的申报工作。本项目就是围绕我省名优经济林花卉建设目标,按照全省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地方资源特色和企业建设基础而提出的。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是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现代林业的需要*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地位重要,80年代、尤其是国家西部开发政策实施以来,按照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我省一直把生态林建设作为我省林业工作的重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

15、林业产业结构单一、功能薄弱、效益低下等问题突出,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需求。因此,为充分挖掘我省林业产业发展潜力,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构建特色优势林业主导产业,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实现林业生态功能和产业发展双赢,是提升我省林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枸杞产业是我省重点扶持的特色优势林业产业之一,*的枸杞供应地以柴达木盆地为主,柴达木盆地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由于海拔高、温差大、无污染等特点,种植出的枸杞具有颗粒大、肉质肥厚饱满,色泽艳丽,味道甘甜的特点,品质与名扬国内外的宁夏枸杞不相上下,其中,枸杞糖分和氨基酸含量还高于宁夏枸杞。柴达木枸杞主要分布在海西州格尔木、德令哈、都兰、乌兰等地。据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