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整理书包(胡卫萍).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6592654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整理书包(胡卫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03整理书包(胡卫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03整理书包(胡卫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03整理书包(胡卫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03整理书包(胡卫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3整理书包(胡卫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整理书包(胡卫萍).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 理 小 书 包-大班综合活动萍乡市实验幼儿园:胡卫萍设计意图:幼小衔接一直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大班下学期我们开展了“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要求孩子每天都和小学生一样带书包来幼儿园。一周过去了我发现有些孩子书包里的物品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把危险品也带来了;有些孩子书包里的文具数量很多并且摆放杂乱,丢失文具的事情时有发生;还有些幼儿书包用完后到处乱放不会收拾。让幼儿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文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恰逢数学活动中正好在学习分类、统计,幼儿对分类学习很感兴趣,每天自发分图形、分玩具,并会画标记进行记录。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要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

2、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我想:何不将幼儿的兴趣与当前需要结合起来,利用幼儿的数学经验来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呢!于是就生成了这次活动,旨在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幼儿的科学计数能力,并通过与文具、书包等材料的交互活动学会整理书包,增强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激发孩子向往小学生活的一种积极情感,从而在心理和物质上为幼儿上小学做好准备。活动目标:一、引导幼儿用标记和数字记录文具数量,提升有关分类、统计、记录的经验,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趣味性及重要性。二、通过操作活动学会有条理的整理小书包,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欲望。活动重点:将已有的分类统计等数学知

3、识运用到统计文具的过程中活动难点:初步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活动准备:一、知识准备:幼儿已有分类、统计、记录的经验。二、物质准备:1、自己的小书包(内装各种文具)2、每人一张统计表(教师事先画好统计表格)活动课时:一课时活动过程:一、说说我的小书包1、以“我要上小学了”的话题导入活动:请幼儿拿出自己的书包,和同伴相互说说书包的外形和内部结构;自己的书包里面都装了些什么东西等。2、引导幼儿小结:书包是我们上小学必要的用具,所有的学习用品都可以装在书包里面,我们要爱护书包并学会整理书包。二、分类统计文具数量1. 激发幼儿统计文具的兴趣启发提问:如果我想知道你书包里面每一种物品的数量是多少,你有什么好办

4、法让我一看就明白吗?幼儿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说出用分类统计的方法统计文具的数量。2、引导幼儿掌握统计的程序请幼儿思考:那些文具是属于同一类的。通过讨论使幼儿明确属性相同的文具为一类,如铅笔分可分为一类,课本可分为一类、作业本分为一类等。学习统计文具出示“统计表”请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根据经验说出怎样填写表格才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你的统计结果。(第一行画出物品的标记,再在第二行填上相应的数字)简单小结:统计首先要先将物品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统计,最后填写表格。3、幼儿操作活动请幼儿拿出自己书包里的物品,进行分类统计,并将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上。(大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分类、统计、记录的经验

5、,在此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设计简单明了的标记,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分类统计。仔细观察幼儿,对每个幼儿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相互检查:分类统计后,让幼儿与旁边的同伴相互检查,看看统计出的数量是否与书包里物品数量相符合。4、展示统计结果教师:有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统计结果?(教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幼儿展示统计结果:文具数量适中、统计速度快的幼儿;文具又多又杂乱的幼儿;无关用品多,带有危险品的幼儿)教师和幼儿一起对照物品依次检查这几张统计表,通过对比使幼儿明白:文具用品的数量要合适;危险的用品不能带到学校去。三、整理小书包 1请幼儿尝试整理自己的小书包,并要求将物品分类摆放整齐。 2. 教师巡

6、回检查,请书包整理有序的幼儿来向大家介绍自己整理书包的经验。 3小结:我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每天都要整理好我们的小书包,铅笔、橡皮、尺子放在文具盒里,文具盒、卷笔刀可以放在一起,练习本、垫板、书本要整齐叠放,平整地放进书包里,一定要爱护好我们的小书包,做个合格的小学生。4、请幼儿将小书包送回“家”(要求幼儿将书包放到指定的地点)活动延伸:指导幼儿分类统计的方法整理班上的玩具和区角内的物品家园合作,请家长督促幼儿在家里用分类统计的方法整理自己的房间。活动反思: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将幼儿在生活中零散的数学经验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的、具有严密逻辑的数学知识,并将它运用到

7、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本次活动将幼儿的数学经验和整理书包这一生活活动相结合,让孩子们体验到数学的有趣和重要,并促进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本活动的进行,我得到以下反思:一、选材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因为活动符合幼儿的实际需求,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为了幼儿生活问题的解决方式,让幼儿在尝试、交流、探索中快乐地学习,从中体验到了数学的有趣和重要性。二、在本次活动中,我还特别注重发挥幼儿的作用。开始幼儿对于书包里到底要放些什么、放多少、怎么放是不清晰的,在分类统计文具和整理书包这两个过程中,我把握活动的方向,将问题抛给孩子,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及同伴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获取新经验。这也正符合陈鹤琴老先生的教育观,即“儿童也可以成为传授者”,就是“让儿童教儿童”,因为是孩子讨论得来的结果,所以孩子们的印象深刻,远比教师生硬的传授来得生动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