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 第三单元第10课 想和做.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6590537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 第三单元第10课 想和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二语文 第三单元第10课 想和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二语文 第三单元第10课 想和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二语文 第三单元第10课 想和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二语文 第三单元第10课 想和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 第三单元第10课 想和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 第三单元第10课 想和做.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语文 第三单元第10课 想和做 一、基础知识 1 . 下面标题能表明文章中心论点是: A . 论雷峰塔倒掉 B . 想和做 C .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D . 从三到万 2 . 判断正误。 A . 想和做的作者是胡绳,当代哲学家,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新哲学的人生观、思想方法、怎样搞通思想方法等。 ( ) B . 议论文要议得好,应该注意三点:一是态度要鲜明,二是找准论点,三是叙议不要脱节。 ( ) C .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立论。 ( ) D . 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 ) 二、阅读部分 ( 一 ) 除了学习功课以外

2、,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例如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能把这事情做的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1 . 这段议论的中心句是 _。 2 . 第句与第句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3 . “一腔热情”中的“一”应理解为 A . 全 B . 满 C . 都 D . 一种 4 . “劳而无功”的“功”应解释为 A . 战功 B . 功夫 C . 功名 D . 成效 5 . 本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A . 摆事实 B . 讲道理 C . 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6 . 这一段是从 ( ) A

3、 . 正面论述 B . 从反面论述 C . 正反结合论述 ( 二 ) 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 说得不客气一点 跟牛马一样。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人在劳动中不断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益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难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

4、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1 . 第一段中“埋头苦干”用引号的作用是:_ 2 . 第二段开头两个破折号改用 _ 号而用法相同。 3 . 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 A . 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 ) B . 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办法。 ( ) 4 . “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的原因是 ( ) A . 人类不断地埋头苦干 B . 人类能够创造财富 C . 人类不断

5、想办法提高效率 D . 人类能够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 三 ) 阅读下面这篇题为“窗”的小小说,完成1 6题。 ( 1 )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得下他们两人。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 2 )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 3 ) 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卧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噢,两

6、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户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容了。 ( 4 )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 ( ) 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 _ () 湖水,湖面上照例慢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谰、争奇斗妍 ( ) 的牡丹花和金盏草。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

7、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是,有得看总比没有强。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漆木球的草坪。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 5 ) 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这 _ ( ) 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 6 ) 一天下午,当听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生产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

8、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到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 7 ) 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而知。 ( 8 )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 ( 9 )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 10 ) 痛苦的咳嗽声

9、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的呼吸声也停止了。 ( 11 ) 另一位病人仍然继续盯着天花板。 ( 12 ) 第二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 ( 13 ) 稍过了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是否让他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儿。 ( 14 )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支起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 15 )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1 . 给文中的加点字注意 俯瞰 ( ) 争奇斗妍 ( ) 2 . 根据注音

10、填上汉字 _ ( ) 清水,_ ( ) 如生 3 . 靠近窗户的病人为同伴描述的“窗外景色”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答:_ 4 .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支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其中“刚一离开”表现了这位病人怎样的心态? 答:_ 5 . 这篇小说以“窗”为题,你认为它有哪些含义? 6 . “他看到的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根据人物性格和小说情节,发挥想象,从两三句话读写“他”的内心活动。 【 同步题库 】答案: 一、1 . C 2 . A B C D 现代阅读 ( 一 ) 1 . 第句 2 . 不能,因为第句是对第句的举例说明。 3

11、. B 4 . D 5 . A 6 . B ( 二 ) 1 . 强调 2 . 括号 3 . A“固然”表示不完全否定,“只”突出这种现象走向极端。B“不断说明动脑筋是人在劳动中持续行为,“渐渐”说明办法是逐步想出来的。 ( 三 ) 1 . 2 . 泓、栩栩 3 . 靠近窗户的病人为病友讲述的“窗外景色”完全是凭想象编出来的,他所以这样做是想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用对美好生活的描述鼓舞病友的意志,表现了临终前仍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4 . 表现了这位病人急不可待想临窗观景的心态。 5 . 窗,是贯串整个故事情节的线索,由“窗”引起的故事恰如洞悉人们内心世界的“窗口”。 6 . 答案

12、略第11课 哨 子 1 . 根据注音写出汉字并解释。 ( ) ( ) 管 其子 ( ) 曰 ( ) 欣欣然 ( ) 请 2 .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 。 A . 刻薄 ( ) 殷 ( ) 红 伺 ( ) 候 B . 积累 ( ) 渺 ( ) 小 缥缈 ( ) C . 歧 ( ) 途 燕 ( ) 山 空 ( ) 想 D . 趣 ( ) 之 逾 ( ) 时 效率 (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 A . 缘故 家俱 遗撼 B . 序慕 终久 妄人 C . 费寝忘食 投机取巧 滔滔不决 D . 浅尝辄止 贪图享乐 慷慨无私 4 . 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 A . 妄 ( 狂妄 ) 人 殷 ( 富足 ) 盛 B . 拟 ( 打算 ) 召 谢 ( 感谢 ) 遣 C . 循 ( 依照 ) 序渐进 举一反 ( 推及、类推 ) 三 D . 如释 ( 放下 ) 重负 投机 ( 钻空子 ) 取巧 5 . 给下列每组形近字注音组词。 躁 ( ) 燥 ( ) 澡 ( ) 噪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