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的意义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6584506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算的意义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运算的意义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运算的意义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运算的意义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运算的意义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算的意义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算的意义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运算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现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和联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方法指导:交流指导、点拨指导、示范指导教学过程:一、复习再现(通过做这几道计算题,让学生在脑海里重现加、减、乘、除的运算)。2768 910540 1840 910706.30.1 3625 486.25 1.020.43二、情景导入

2、(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境提出问题,并解答。在这个环节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1、请同学们打开数学课本49页,找到第一题。主题是什么呢?“庆祝六一”。这个班的同学们在以什么形式庆祝六一呢?我们来看一看。 2、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比较重要,学生要在这个环节中提问题并解决,还要说出自己选择这种运算的理由,在说和听的过程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根据这四副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一幅图: 两个同学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还要折多少只纸鹤? 求和:39+2665(只) 120-39-2655(只) 120-(39+2

3、6)55(只) 求剩余数可以用连减的方法,也可以用减去两数之和的方法。 第二幅图: 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1.55278.5(元)求52个1.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三幅图: 捆扎礼品盒用多少米彩带? 扎蝴蝶结用多少米彩带? 181/3=6(米) 181/2=9(米) 一共用去多少米彩带? 还剩下多少米彩带? 18(1/3+1/2)=15(米) 18-18(1/3+1/2)=3(米)或者18(1-1/3-1/2)=3(米) 这几种方法基本上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四幅图: 每个小组有多少人?484=12(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一份是多少? 这幅图上没有要求平均分,但是要想一想做游戏

4、时怎么分最公平?还是平均分最公平。 3、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图提问题并解答,做的非常好。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用这些知识来解决。 三、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让学生对于所学过的运算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是总结性的) (一)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加、减、乘、除这几种运算,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够用到乘法呢?(集体完成) 学生举例后总结:例子省略 1、乘法:求几个几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长方形面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2、除法: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3、加法:求和;

5、减法逆运算。 4、减法:求剩余;比较;加法逆运算。 那么这些运算的意义是否也适用于小数和分数情况呢?请同学们交流探讨,把结果展示到下面的表格里.整数小数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二)、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是对于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互逆关系的回顾) 1、12+20=32,根据这个算式写出两个减法算式。32-12=20,32-20=12。 根据这3个算式编写有联系的实际问题。例如:校园里有12棵杨树,20棵桐树,这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用加法,而学校里杨树和桐树一共有32棵,其中杨树有12棵,桐树有多少棵?和学校里杨树和桐树一共有32棵,其中桐树有20棵,杨树有多少棵?这两个问题要用减法

6、。 感受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互为逆运算。) 通过追问,加深对“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认识。 2、那么48个学生做游戏可以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用除法)可是“每个小组有12个人,4个小组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呢?(用乘法) 乘法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也就是说,加减法之间有逆运算的关系,乘除法也是如此。 (三)、总结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使学生对四则运算有更深刻的认识) 12+20=32,加法算式中各部分叫什么名称呢?我们还可以把这个算式写成:加数+加数=和,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

7、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 四、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课本上的习题设计的很不错,我们就利用这些习题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 1、看第4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根据算式来提出问题,是为了鼓励学生找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加深理解各种运算的意义) 2、集体交流。尽可能全面的提出各种运算的例子。3、独立完成第13题。五、扩展练习(1)、30.54( )=38 ( ) 1.3+3.5=13.25 (2)、试着写一写哪些数量关系能用除法运算? 六、教学反思: 这节知识是六年级复习课中比较简单的知识,所以复习起来导致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太简单,而基础薄弱的学生时而又跟不上,所以在上课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采取小组讨论和交流的方式,目的是让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优生帮助学困生,学困生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让他们逐渐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