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堂生成_把握课堂走向.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6583168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课堂生成_把握课堂走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利用课堂生成_把握课堂走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利用课堂生成_把握课堂走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用课堂生成_把握课堂走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课堂生成_把握课堂走向.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课堂生成 把握课堂走向酒仙桥第二小学 李娟一、教学案例描述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统计一课时,我把左侧不标数字的统计图给学生,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完成统计图。学生的方法有:方法一:一个小格表示一个人。方法二:往旁边的那列格中涂色。方法三:用一格表示两人的方法,半个格表示1个人。这几种方法都得到了学生的初步认可。就在我要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时,生4说出还有第四种方法:标1、3、5、7、9并涂色。这是在我预设之外的声音。我追问:你为什么这么标?生4:因为有三种小动物的票数都是单数。我引导全班学生观察了小动物的票数。并夸奖他:你观察得真仔细,真善于思考。(生4笑了)我接着问:仔细看看这张统计图,你们

2、有什么疑问吗?(教室里静静地,学生都仔细观察)生5:要是喜欢某个小动物的人数只有一人,你怎么表示?生4:画一条线。我让他在图上亲自画一画。他刚画完,马上就有学生说:不行,下面一条线表示一个人,上面的小格都是一格表示2人,半个格表示一人。一会儿一条线表示一个人,一会儿半个格表示一人,这样不对。生4:那我就从0开始标,标0、1、3、5、7、9。我让其亲自操作,此时其他同学都看得非常仔细。生4刚操作完,生6举起了手。生6:这样也不行,最下面一行一个小格表示1人,上面是一格表示2人。我追问:这样怎么不好?生7:麻烦,不方便看数字,还得特别仔细地看。我小结:在同一张统计图中,标准要统一,一个小格要表示相

3、同的人数。(生4对大家的话点头认可)我接着问:那左侧的数字可以怎样标?生8:标0、3、6、9我让其把统计图涂完。其间遇到了7人怎样涂这个问题。生9:两个小格表示6人,上面的小格再涂比一半少一点。我问:为什么涂比一半少一点?生9:一个小格表示3人,一半是一人多,所以要比一半少一点。我让其把统计图接着涂完,并引导学生先肯定这种方法。最后,我同时展示学生的四种方法,引导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讨论结果:方法一虽然很清楚,但这种方法利用的纸张最大。在纸有限大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存在不足。方法二如果喜欢一种小动物人数超过统计图中一列的最多人数,拐弯涂是可以的。但如果另外一种小动物的人数恰巧是统计图

4、中一列的最多人数时,就不方便观察了。体现不出条形统计图的最大优势。方法三和方法四都是可以的,相比较还是方法三好,因为把一个小格分成两半比分成三部分更容易,也方便看。问:那你们以后打算用什么方法?生10:一格表示两个人的方法,因为我们这节课比较过了,这种方法是最好的。(众生表示赞同)二、教学案例分析在检核标准中教学实施能力这个维度课堂调控能力这个领域第12个能力要点中指出:教师要能够准确把握教学设计的思路,灵活处理课堂生成性问题,控制课堂教学的走向。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涌现出许多新的想法,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暴露许多新的思维。有的超常合理,有的则古怪荒谬,教师要随机应变善于选取和利用。而在上述案例

5、中教师发现生5这一生成性问题,大胆放手,让他到前面来说自己的想法,引发讨论。这样一做,使他的想法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展示,同时也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了后续知识的学习。 积极的赏识评价是课堂生成的促进点。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有激起无穷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师要善于分享学生自我表现后的成功体验。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学生持续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在这节课中,生5的想法很有道理,是教学中生成的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对他的肯定,送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后续表述想法的信心。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预设不充分,生成的东西有错误,一点儿也不可怕。教师完全可以利用“错误” 资源,调整预设。对于课堂上新生成的资源,教师不是简单的“裁决者”,而要巧用学生好胜的心理有意识地引领正反双方进入辩论的情境中去(哪怕是“错例”),有效地开发新的生成资源,使辩论双方个体的注意力能有效地集中在辩论的“焦点”上,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找错、议错、辨错这一动态的过程,生成的知识、技能就更牢固。在案例中的最后一个讨论环节中,学生的发言有赖于对生5的“错误”想法的分析,学生的讨论反映出本节课的走向是准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