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移情与象征》教案[4].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6580259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移情与象征》教案[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移情与象征》教案[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移情与象征》教案[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移情与象征》教案[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移情与象征》教案[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移情与象征》教案[4].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移情与象征教案【教学目标】1、对移情、象征两种表现手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及总结。2、写作方面,引导学生品味美文或诗作,讲述及交流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表达。3、表达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文雅语言和日常口头语言之间的差异的敏感性,让学生领悟到两者之间的差别。【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学。在作家笔下,树是有感觉,感情,生命的,是可以倾心交谈的朋友,或者代表着某一种精神。草木本无情,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草木上,这叫“移情”。在所描述的对象上寄寓自我的某种精神,叫做“象征”。今天,我们这节活动课就围绕这两种表现手法开展一些活动。二、复习本单元课文,

2、导入对移情与象征这两种表现手法的进一步学习。学情预测此环节可由学生自己总结讲述,既达到复习的目的,又恰当地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三、关于“移情”的活动设计。1、教师讲解“移情”作用:“移情”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自己欢喜时,大地山河也在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也能点头。从这几个例子,我们看出疫情作用是和美感体验联系在一起的。這是一個極普遍的經驗。2、“大千世界总关情”活动设计:大千世界中,物本身并没有感情色彩,一旦走进人的感情世界,物便“皆着我之色彩”。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臆于海”,“感时

3、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这样。有时候形象的语言既能概括事物的特点,同时也能饱涵着无尽的韵味和哲理。或褒或贬,或讥或讽,或劝或戒,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与反思。请从大千世界中选取一事物,仿照下面例句写一条。举例:眼睛只能看到别人的一切,唯独看不到自己。连沙子都不容的地方,才是最圣洁的地方。苹果寻找千年,发现真正的知己是牛顿。牙膏每一次成功都是在别人的挤压下完成。自行车最徒有虚名的交通工具。水刚正不阿,天越冷,你越硬。羽毛球自己的方向,全靠别人来改变。学情预测比赛题目自拟,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又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思维的逻辑和缜密性得到提高。可供选择的比赛题目如下,答案不统一,教师可补充讲解。

4、太阳,小草,飞鸟,蜗牛,胶水,茶杯,大海,棉被,十字路口,照片四、举例讲解象征的作用。第一,主题升华。只有主题深刻,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引导读者领略美的旨趣。象征手法就是通过相似联想,把写作内容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生活中来,用原先所写的那些特点来象征某种精神品质或性格,从而把主题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刚学过的茅盾的文章白杨礼赞就是很好的一例。文章先极力表现白杨树“正直”、“朴质”、“倔强挺立”、“努力向上”的特点,然后通过相似联想,把对白杨树的描写赞扬引申到北方农民身上,进而用白杨树来象征我们民族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和意志”。这样,就通过象征的手法,把对白杨树的赞美变成了对一种民族“

5、精神和意志”的赞美,至此,主题也就升华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再如灯。巴金先生在这篇文章里,先写半夜起来看见别人家中射出的灯光,心中一亮,回忆起灯光曾经给“我”指路;再回到现实,写今晚灯光给“我”的安慰和鼓舞;再联想到灯塔、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和古希腊的火炬,它们给人指路,之后又回到现实,写自己从灯光中吸收了无穷的力量;最后回忆一位友人被救活的故事,回到现实,坚信灯光不灭。欣赏这篇散文的写作,从头至尾,我们分明可以感到它的主题有一个升华的过程:随着作者思绪的展开,灯已从具体逐渐转变为抽象,从开始时所见的实际的灯转变为心目中的灯。灯这一具体的物像也就升华为具有哲理含义的意象,它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温暖

6、,象征着不断进取的生活信念。联系这篇散文的写作年代,我们很自然地会联系到当年民族不屈的精魂,抗日必胜的信念,以及那些默默无闻地为抗战而献身的志士。这就是象征手法收到的艺术效果。第二,含蓄表现美感体验。象征和含蓄是分不开的。象征给予人们的启示意义,不在于形象本身,而在于形象所暗示是意义,即黑格尔所说的“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比如描写和平鸽,作者用意不在鸽子本身,而在于它所暗示的和平的意义。含蓄,富有暗示性、朦胧性和多义性,意在言外,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含蓄之美,许多抒情类文学作品的共同特质。仍以巴金散文灯为例。一看题目

7、,就让人联想起它的暗示的意义。作者写“灯”,用意不在照明的灯本身,而在于它给予人们所暗示的光明,给予人希望的普遍意义。这就显得含蓄了。具体分析起来,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看文章含蓄表达的是什么。一个是政治层面。联系1941年、1942年的写作背景,我们就可以明白,作者以“灯”为象征物,以此给人们点燃心中希望之灯,从中表达对抗战必胜的信念。一个是哲理层面。任何时代的人读到这篇文章都会从中受到启迪,思考人生问题。由此可以看到,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人类向往光明、坚定信念、正义必胜的愿望,抒发了生命需要精神支柱的感想。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适宜用象征手法呢?一种情况是,生活里有些事情比较复杂而又有深

8、刻的意义,但一时又不易讲清楚,这时不妨用象征手法。比如,陶铸的松树的风格,作者以松树为象征,通过它要求于人的甚少而贡献给人的很多这一特点,生动地阐明了共产主义的高尚风格。文章深入浅出,寄意深远。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意思不便明说,于是便采用象征手法。如鲁迅的小说药,结尾处写到夏瑜坟上的花圈,就是作者当时不直说的内容:虽然夏瑜死了,但自有怀念他的同志会接替他把斗争继续下去。夏瑜坟上添个花圈,象征革命的力量是扼杀不了的。由此可见,作文构思技巧中的象征能深入浅出地表达精深的意蕴,常常能收到饶有意味的审美效果。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能使你的文章意味深长。五、写作训练。1阅读书上的例文秋树和文字

9、材料小草,交流阅读的感受。2模仿书上对秋树的点评,试着对小草进行点评。附录: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个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 ,从不烦恼 ,你看我的朋友遍及天涯海角”朋友,你可曾注意每当春天来到时,这些小草就悄悄地破土而出,舒展出幼嫩的叶子微风吹过,你仿佛看到小草在向你鞠躬致意,小草,用它那翠绿的衣裳打扮着大地四夜,使春天更加美丽,迷人,现在正是春天,你能感觉得到吗? 然而到了酷热的夏天,太阳炙热着大地那些在春天里被人们观赏的鲜花,都耷拉着脑袋,显得没有精神的时候,这些小草却仍然顽强地昂着头,顶着炎热;当暴风雨袭来的时候,虽然小草被风雨吹打得东倒西歪,但它们没有屈服,仍然牢固地扎根在泥土里,任凭风吹雨打。从电视上,你一定看过生长在草原上例如地毯的青草生长在柔软草坪里的风草,但是,你见过被压在石块下的小草吗!为了生长,它不管上面的石块多么重,石块之间的缝隙多么窄,总是曲曲折折地,威武不屈地挺出地面来,这时,你一定会被小草那顽强的精神所感动。小草是那么渺小,在百花争艳之前,在万木爆青之际,小草无声无息地从泥土中冒出来,吐出一点不为人注意的春天的绿色,小草是那样绿,似乎要把积了一年的绿色全部献出来。“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正是小草的真实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